人物訪談 海外求職 海外留學與實習 青年學者

蔡承翰學長訪問│cytena Bioprocess Solutions

The Investigator Taiwan 這次很榮幸邀請到擔任生德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執行長的蔡承翰學長,他將與我們分享前往德國求學的心路歷程,以及介紹他如何一步一步地朝著夢想中的創業之路前進,期望藉由學長的分享能對學弟妹有所啟發。

富有冒險家精神的蔡承翰學長,從大學時期便熱愛國際交流,他認為「世界那麼大,何不多看看」,年紀輕輕的他也旅居過 50 多個國家。探索未知的精神也成就了承翰學長的學業與創業夢。在德國弗賴堡大學 (University of Freiburg) 取得生物醫學工程博士學位後,先於德國的生物生技公司 cytena 就業,之後替公司開發新型技術,並先後說服德國公司 cytena GmbH 以及瑞典上市公司 Cellink AB 投資到台灣成立生德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並由承翰學長出任生德奈的 CEO,負責相關募資及營運,順利築起台德的生技交流的橋樑。

德國生物科技新創公司 cytena 成立於 2014 年,主要的產品是單一細胞分離機與單一細菌分離 (single-cell/single-bacteria isolation technology),而承翰學長負責的生德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致力於發展微生物反應器 (micro bioreactor),加速挑選最佳的細胞株,並達到高通量篩選 (high throughput screening) 的目的。

學經歷:
德國弗賴堡大學 (University of Freiburg) 微系統工程 (IMTEK) 博士
國立清華大學 動力機械學電子電控所 碩士
國立成功大學 工程科學系 學士

現職:
CEO, cytena Bioprocess Solutions(生德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回顧求學之路:培養跨領域專業,從工程至生技】

 承翰學長大學就讀成功大學工程科學系,在大三時便決定繼續升學,爾後在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學電子電控所完成碩士學位,學長也是在研究所時期開始接觸生醫工程相關的領域。在累積研究領域相關的專業能力之外,學長也不忘探索自己的興趣與積極拓展視野。熱愛影像與電影的學長,曾與友人共同創辦影像公司 Spacebar studio。也在研究所畢業前,把握住前往德國德勒斯登工業大學交換的機會,而這趟一年的交換學習也埋下日後再續德國的種子。

回台服兵役時,學長一邊思索著日後想從事的工作,雖然對於創業相當感興趣,但認為當時的自己能力尚有不足,因此學長選擇先在台灣大學生醫電資所擔任研究助理,同時準備申請去國外攻讀博士學位以累積個人實力。選擇落腳德國來完成博士學位,係因碩士班曾去國際會議開會時認識一些國外教授,當時承翰學長對於德國弗萊堡大學的 Roland Zengerle 教授的實驗室感興趣,也與教授保持聯繫與交流。因此在碩士班畢業後,學長主動聯繫 Zengerle 教授表達想加入此研究團隊的意願,也順利地獲得了教授的同意。

Roland Zengerle 教授的實驗室主要是走科學應用也與業界有緊密的連結,實驗室裡有 30-40 位博士生,加上其他人員則有上百位在一起做研究,就像間公司一樣,而實驗室成熟與豐碩的成果,也相繼 spin-out 成幾間公司(cytena也是其中一間)。學長博士班的研究方向是關於微流體技術的開發,而微流體是一門需要多項學科交集而成,其應用特別在生物科學領域中也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在德國深耕與回台創業的抉擇】

在德國求學的期間,承翰學長不僅將研究做好,也獲得德國生醫科技公司 cytena 的青睞,除了給予研究上的支持外,更希望將學長的論文成果產品化。學長取得博士學位後立即被 cytena 聘為正式員工,擔任 Innovation manager。

承翰學長提到德國相較於美國、英國而言,德國的就業環境對於外國人畢業後居留政策較友善:包括給予具有學位的外國人約一年半的時間找工作,並且只要工作薪資超過一定金額,申請工作簽證就不會有問題。

既然德國的工作狀況很理想,學長又是因為什麼而選擇回台創業呢?

「博士班畢業後進入現有的公司工作,或許在十年後依舊還是在從事研發相關 (R&D) 的工作。況且,即使德國品質很好但依舊不是自己的家,因此我更希望能夠回台灣發展,藉由創業這個機會牽起歐亞的橋樑。」

抱持著這個想建立起台灣與德國連結的想法,學長順利在2018年取得 cytena 負責人的認可,並募得德國/歐洲資金,在台灣創立了 cytena 的子公司 cytena Bioprocess Solutions (生德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創立生德奈生物科技公司想解決的問題?】

德國生物科技新創公司  cytena 主打單細胞分離技術
承翰學長先前任職的德國生物科技新創公司 cytena 成立於 2014 年,主要的產品是單一細胞分離機與單一細菌分離 (single-cell/single-bacteria isolation technology)。

有別於經由相對簡易的化學合成方式製造而成的學名藥,生物相似藥是經過基因工程處理的活細胞產生的治療性蛋白質抑或是單株抗體,因此在生物相似藥的研發與製造過程中,經過基因轉殖後帶有特定 DNA 的宿主細胞需要先進行“分離得到單一的細胞株 (cell line)”,以各細胞株的生長情形作為指標觀察後挑選出最佳的細胞株,接著再將此細胞株放大培養進一步確認生長情形,才能收集目標蛋白質以進行後續研究,此過程通常需耗費半年至一年的時間。為了加速藥廠生產標的蛋白質 (protein of interest) 前期篩選細胞株的過程,同時也因應近年來針對單一細胞 (single-cell) 進行分析的相關研究漸漸成為趨勢,cytena 發展出一系列針對不同細胞進行分離的技術。

cytena 在台灣投資的生德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致力於開發“微生物反應器”技術
儘管有了 cytena 推出的單細胞分離機加速了蛋白質藥物研發與製造流程的第一階段,然而礙於目前生物反應器尺度的限制,使得眾多分佈於 96 孔盤 (96-well plate) 的單一細胞仍須進行放大培養才能確認各自的生長情形。

因此由承翰學長負責的生德奈生物科技公司致力於發展微生物反應器 (micro bioreactor),此儀器可幫助研究人員在 96 孔盤培養的階段就可以提早知道眾多單一細胞的生長狀況,以加速挑選出生長最佳的細胞株進行後續研發或製造流程,達到高通量篩選 (high throughput screening) 的目的。由於目前此微生物反應器 (micro bioreactor) 尚在開發階段,看中台灣相對成熟的電子產業,承翰學長在德國募得足夠的資金後,選擇回台灣設立此間公司。

 

【給學弟妹的話】

  1. 學長是否認同“一日生科,終身ㄎㄎ”的想法?

儘管大家普遍對於生命科學領域相關研究抱持著“一日生科,終身ㄎㄎ”的想法,學長依舊認為生物醫學相關技術的開發會是下一個發展方向,因為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已經相對成熟,台灣是時候可以發展下一個不同的領域。

  1. 學長對於出國留學與創業的想法

雖然學長前往德國進修後選擇回台灣發展,但他依舊十分鼓勵學弟妹把握機會出國看看,視野和想法都會改變很多。而針對想要創業的學弟妹,學長則建議大家在還沒有確定真的是一個很有潛力的機會之前,不要太早就為了創業而創業。

訪問|高唯真、黃翊豪、紀威佑、林映希
撰稿|林映希
審稿|黃翊豪、張彥安、蔡承翰學長

About the author

林映希

林映希

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目前就讀碩士班二年級。研究領域主要利用嗜甲醇酵母菌作為異源蛋白質的生產平台,以生產醫藥用蛋白質並提升其應用性。2014年iGEM合成生物學競賽臺大代表隊一員,並於2015年暑假參與生命科學院海外實習計畫,前往泰國BIOTEC實習。希望能藉由Investigator這個平台認識更多對生醫領域有興趣的朋友,共同努力使台灣生技相關產業更蓬勃。

About the author

黃翊豪

黃翊豪

目前就讀陽明大學,主修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過去畢業於中國醫藥大學,在學間除了對科學研究投予熱忱外,也曾於校內系學會擔任幹部,推廣與營造學術氣息;在校外積極參與公共事務及籌辦各式講座論壇,協助生醫領域人才的培育。未來希望藉Investigator的平台,來與生醫領域的朋友們進行分享、交流、學習與成長,也盼為臺灣生醫領域的發展貢獻一份心力。

About the author

紀威佑

紀威佑

臺大醫學系畢業,曾為臺大iGEM代表隊成員,曾於台大、中研院、AMC實驗室進行實習。對科普推廣與寫作有很大的興趣,希望能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並做為知識的傳播者為科學社群盡一份心力。

About the author

Avatar

高唯真

日本東北大學研究所。目前努力適應日本生活以及學習日文,主要專攻癌症方面基因和蛋白質的表達。對於細胞生物方面充滿的熱情及好奇,希望藉由Investigator 能與各不同領域的朋友一起學習交流。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