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病原體(細菌、病毒、寄生蟲)感染人體時,宿主的先天和後天免疫反應和病原體的致病因子抗爭,抗爭的結果會決定宿主預後的好壞。宿主完全康復代表宿主重新達到生理和免疫的恆定,康復的時間則取決於感染的種類和強度,以及是否接受預防性藥物或後續治療。病原體會利用很廣泛的戰略來攻擊細胞並且進入目標組織。這些戰略包括致病機轉和逃脫宿主免疫的機制。逃脫免疫機制主要能分成躲避免疫系統、干擾免疫系統的功能、破壞啟動免疫系統的組成元素等 [1] 。除了病原體之外,腫瘤也可以利用廣泛的逃脫免疫機制來避免免疫監控(immune surveillance),例如吸引傾向免疫抑制的細胞,以及表現抑制性的免疫檢查點蛋白(immune checkpoint proteins) [2]。
這個月探討的論文可以分成三個部分,依序是講述細菌、病毒和腫瘤面對免疫壓力所衍伸出不同的逃脫機制。第一部分以李斯特菌的例子講述身體對病毒的免疫反應 Type I interferon 路徑,可能反而會增加特定細菌的感染。另外研究證實有些細菌可以進入免疫細胞中而被運送通過血腦屏障,或是形成生物膜逃避免疫系統的攻擊。還有細菌會因為感應外在溫度察覺免疫系統啟動,進而產生出致病因子。第二部分探討病毒的免疫逃脫機制,包括促使宿主免疫過度活化,抑制宿主的先天免疫路徑,抑制新生兒 Fc 受體(neonatal fragment crystallizable receptor, FcRn)的組裝生產,或是抑制溶酶小體的降解。第三部分探討癌細胞藉由抑制先天免疫的受器逃避免疫反應。
免疫系統和病原體、腫瘤的軍備競賽持續進行著,了解這些機制或許可以幫助我們研發新的治療方式補強免疫反應或是破壞病原體逃脫免疫的機制,達到幫助免疫系統清除病原體的目的 [3]。
撰文|宋柏緯
審稿|黃文彥
參考文獻:
- Rosbjerg, A., Genster, N., Pilely, K., & Garred, P. (2017). Evasion mechanisms used by pathogens to escape the lectin complement pathway.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8. https://doi.org/10.3389/fmicb.2017.00868
- Menter, T., & Tzankov, A. (2018). Mechanisms of Immune Evasion and Immune Modulation by Lymphoma Cells. Frontiers in oncology, 8, 54. https://doi.org/10.3389/fonc.2018.00054
- Darvin, P., Toor, S.M., Sasidharan Nair, V. et al.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recent progress and potential biomarkers. Exp Mol Med 50, 1–11 (2018). https://doi.org/10.1038/s12276-018-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