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縮性注射系統(Contractile Injection Systems,簡稱...
分類 -生物工程學
#NEWS 新型蛋白質傳遞途徑-仿生細菌收縮性注射系統
細胞牽引機:以肌凝蛋白為基礎建立的細胞脂質奈米管拖動平台
分子馬達 (molecular...
透過 RNA ─ 脂質交互作用調控核酶活性
RNA 在細胞中扮演許多的角色,不僅是作為 DNA 表現成蛋白質之間的橋樑,其中具有酵素活性的 RNA ,又稱為核酶(ribozyme),更能夠催化反應的進行。在 RNA...
#NEWS 微型工廠────應用於 3D 列印技術的微生物水凝膠
隨著製造技術進步而促進 3D...
轉化利用溫室氣體的一線曙光:人造合成嗜甲醇菌
中研院院長廖俊智院士的研究團隊,利用合成生物學的技術將大腸桿菌改造,透過精準調控關鍵酵素表現,成功人造出合成嗜甲醇菌,有助於將溫室氣體轉化而成的甲醇更進一步有效利用,減緩氣候變遷並產出高價值的含碳化...
以電腦運算輔助設計蛋白質開關
蛋白質是自然界的產物,但科學家希望能借鏡天然蛋白質的特性,設計出可調控的全新蛋白質,這就是「從頭蛋白質設計」(de novo protein design)...
工具箱升級! — Blue-OFF 雙重光調控系統
在基因轉錄的層面上,以化學物質誘導或抑制某個基因表現的方法已經非常廣泛地被應用於實驗室中,通常是透過藥物結合到轉錄因子 (Transcription...
MCPH1 基因轉殖猴子的大腦發育更接近人類
人類演化出了與衆不同的大腦。人類大腦相較其他物種,其佔身體質量的比重高且具有許多認知能力。然而,我們對於如何發展出此獨特的大腦所知甚少。從分子生物學觀點,這些差異可能來自於蛋白質轉碼基因(pro...
第三代定序 — Oxford nanopore 技術及原理
提到三代定序,不外乎指 Pacific BioSciences (PacBio) 的單分子即時定序(single-molecule real-time sequencing, SMRT)以及...
第三代定序— Helicos 技術及原理
從 1977 年,Sanger 改進了定序並發明了為人稱道的 Sanger sequencing,到 1990 年代,次世代定序逐漸嶄露頭角,再到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