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這是范仲淹想像的洞庭湖春景。歷代文人經常描摹山水景物,其中關鍵是光線,生物學家更經常使用光線觀察研究題材。去年春天(2022年4月),我們介紹了生物光學...
分類 -藥物開發與設計
2022年第五屆唐獎系列報導 -實現基因治療的大功臣:脂質運輸系統
全球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肆虐下,mRNA疫苗的問世得以幫助我們的生活慢慢回歸到正軌,然而mRNA疫苗成功地開發除了要歸功於數十年在基因藥物上的研究外;能將mRNA順利送入體內的脂質運輸系統也是功不可沒...
#NEWS 金雀異黃酮—能抑制大麻誘導血管發炎的大麻素 CB1 受體拮抗劑
* 本篇特別邀請原文第一作者魏子堂老師審稿...
身段柔軟的微脂體與腫瘤選擇性藥物遞送
微脂體(liposome)等利用脂質膜包覆的奈米劑型是近年熱門的藥物遞送方式之一,其主要特點在於優秀的生物相容性、減低藥物毒性、可改變藥物在體內的分布等。然而不加修飾的奈米顆粒容易被網狀內皮系統(r...
2021 年 10 月回顧:小分子藥物主題月
藥物是疾病治療的主力之一,然而,新藥開發曠日費時、失敗率高,如何精準找出最有潛力的化合物,以提高後續臨床試驗成功機率並降低開發成本、加速開發,一直是研究的一大重點。隨著研究方法的創新,已有不同的方法...
質譜儀也能解蛋白質結構?——交聯質譜儀輔助結構藥物開發
在疾病的分子機制、訊息傳導路徑中存在著許多蛋白互相影響調控,彼此間的蛋白交互作用(PPI,protein-protein...
貼上、銷毀!蒐集新分子膠水降解劑
靶向蛋白質降解(targeted protein...
利用高通量方法尋找小分子化合物作為免疫檢查點配體
近年來,免疫檢查點(immune checkpoint)成為熱門的議題,許多科學家競相展開研究,希望能開發相關療法用以治療癌症...
解構神經系統疾病之謎:利用 iPSCs 作為藥物篩選系統
2012 年諾貝爾生理與醫學獎頒予山中伸彌教授與 Sir John Gurdon,表彰對於成體細胞可透過細胞編碼改寫(cell...
具有促進糖尿病患者傷口癒合潛力之金屬錯合物
全世界罹患糖尿病的人數逐年增加,而糖尿病患者因傷口內縮(w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