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1 年 9 月,The Invesitgator Taiwan...
分類 -基因與基因體學
#NEWS 回春的希望之鑰:調控表觀遺傳的標記
2022年3月回顧:Circadian biology主題月
生理時鐘是指生物體以 24...
#NEWS 基因調控的神諭? 從卷積模型預測酵母菌的演化旅程
突變可以改變基因表達與生物體的外在表現,進而影響物種在環境變化下的適應度;另一方面,啟動子序列(promotor...
#NEWS 單細胞多體學揭示多發性硬化症易感性基因表現的可能調控機制
多發性硬化症是嚴重的自體免疫疾病,由先前的全基因體關聯分析研究,已經找出兩百多個可增加疾病風險的基因。而瑞典 Karolinska Institutet 為首的團隊,針對多發性硬化症的免疫標的細胞...
#NEWS 利用單細胞基因定序建立人類與老鼠脂肪組織中的細胞圖譜
脂肪組織在過去被認為是只有單一功能且由單種細胞所組成 (monotypic) 的結締組織,如今,被發現也是一種內分泌器官用來調控體內的新陳代謝。因為脂肪細胞很脆弱,所以無法用一般的...
#NEWS Finding the missing pieces:人類完整基因體定序
人類基因體草圖於 2001 年公開 [1],並於三年後進一步修正,完成真染色質區 [2],此後約二十年間經歷了數次校正與增補。參考基因體聯盟(Genome Reference...
#NEWS CRISPR 新紀元:人體內基因編輯,治療 ATTR 蛋白澱粉樣變性疾病
CRISPR-Cas9 的研究熱浪 CRISPR 基因編輯技術自 2012 年問世以來,可說是在科學界掀起了一場全球性的革命,世界各地的紛紛以 CRISPR-Cas9...
失眠與晝夜節律基因關聯性之探討
睡眠─覺醒的行為模式與晝夜節律(circadian rhythm)的關係密不可分。晝夜節律受到相關基因的調控,透過負回饋機制形成生理時鐘。哺乳類生理時鐘的核心是由轉錄因子 CLOCK 與 BMAL1...
抗衰老解密:晝夜週期與粒線體代謝的關聯
細胞中的生物鐘是自主性的,並且與每日晝夜和進食週期相互調節,在數千個基因功能及表現產生大約 24 小時的振盪。實驗動物模型和流行病學數據表明,慢性的晝夜節律紊亂會使代謝疾病的風險增加...
老化影響巨噬細胞晝夜節律的分子機制
近年來,生物內的生理時鐘 (circadian clock) 被廣泛認為與行為及生理有緊密的關聯,並屬於一種內源性的機制,這樣的內源性機制在不同的細胞類型及組織中也普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