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的細胞在正常的情況下會不斷地新增,以補充不斷死亡的細胞,而維持動態的平衡;然而,癌細胞的形成,主要是因為外來致癌因子的刺激,加上內生性基因(oncogene 或是 tumor suppressor gene)的突變,使得細胞的增殖與凋亡失衡,因而產生癌細胞。Hanahan 及 Weinberg 於2015年提出了癌細胞的十大共同特徵(Hallmarks of Cancer),解釋了癌細胞的形成是由於多種變異的累積,而科學家們至今仍極力想解鎖這個謎題。
癌症的可怕之處在於轉移,而且非常快速,往往成為惡化與造成死亡的關鍵;因此控制癌症的發展與預防腫瘤的轉移,為治療癌症的首要目標之一。早於 1976 年,Ashworth 首次提出循環腫瘤細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 CTC)的理念,隨後定義 CTC 為具有入侵組織基質並進入血管的腫瘤細胞,並以各種形態存於外周血中。此外,為了依賴並利用宿主環境,癌細胞除了血管新生(angiogenesis)之外,還可以由上皮細胞轉型成間質細胞(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增加其行動力與侵犯力。癌細胞與其所處的宿主微環境(microenvironment)都有緊密的交互關係,並影響轉移的過程。
這個月的 Investigator 將帶領讀者們一探癌細胞的奮鬥歷程,從其如何發生、生長、轉移以及復發,循序漸進地了解該領域近期的研究方向。首先以斑馬魚觀察黑色素瘤(melanoma)的形成,帶入其如何逃脫各種免疫屏障而生存,並形成免疫抑制型的腫瘤微環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當然也免不了續觀近幾年來持續火紅的免疫療法(Immunotherapy)。另外,我們將探討標靶CTC及EMT對於抗癌的可能性,並且於最後帶出表觀遺傳對於癌症復發的新觀點。想要廣泛性地初步了解癌症的近期重大發展嗎?五月份的Investigator將會逐步地跟著大家一起來探索!
撰文|宋侑倖
審稿|李丞釩
修訂|藍冠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