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報導 轉譯醫學 醫學

血管吞噬作用不利於血栓清除機制的初期作用,但會藉由排出血栓回復微血管流通

血管中血栓的形成有多種原因,包含常見的外部創傷造成的血管破裂後凝血,血液中由膽固醇堆積而產生的慢性栓塞,或是由敗血症(sepsis)引發全身性微血栓的形成。一般而言,身體主要藉由兩種方式來清除局部的血栓:一是用血液流體力學壓力(hemodynamic pressure)來衝開血栓;另一種則是溶解凝血纖維(fibrinolysis)。然而來自美國耶魯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的研究團隊,在 2010年 於小鼠腦部血管發現,血管壁細胞會逐漸爬行、包覆血栓,之後一邊形成新的血管通路,一邊將血栓排除到血管之外,之後再由吞噬細胞(phagocytes)將其清除。這樣的作用稱之為血管吞噬(angiophagy)。

本篇論文承接了先前的研究,利用人工製成的小血塊,技巧性地從小鼠頸動脈打入血液循環。之後分析小鼠各部位器官的血栓形成及清除狀況,結果發現在血栓形成初期,血管吞噬作用幾乎會出現在身體各部位的微血管,但是這樣包覆的作用卻會阻止血液流體壓力以及血栓溶解酵素的作用。此結果呼應了臨床病人發生血栓時打入抗凝血劑有時效性的現象,可能正是因為此作用使得血栓發生一段時間以後,再施打抗凝血劑就失效了。

研究者們在小鼠微血管中觀察到血栓形成後數日之內,便可以藉由血管吞噬作用再次恢復血液灌流。同時分析視網膜血栓的病人,發現此作用雖在人體內存在,但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來排除血栓與恢復血流。對於這機制的好壞目前尚無定論,研究者們認為血管吞噬會妨礙原本利用血栓溶解酵素系統清除的血塊,但是對於酵素無法清除的膽固醇堆積卻是有正面的效益。儘管此機制仍需要更多的研究證據,但研究者也認為此現象是未來在處理病人血栓發生時必須考慮的因素,之後的研究亦能針對血管吞噬現象開發對應的藥物。

參考資料

  1. Grutzendler, J., Murikinati, S., Hiner, B., Ji, L., Lam, C. K., Yoo, T., … Rodriguez, G. (2014). Angiophagy Prevents Early Embolus Washout But Recanalizes Microvessels Through Embolus Extravasation.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6(226), 226ra31-226ra31. doi:10.1126/scitranslmed.3006585

 

撰文│張捷

編輯、修訂│蔡文豪

 

 

 

 

 

About the author

張捷

張捷

清華大學生資所碩士,Investigator草創成員之一。目前於衛福部疾病管制署服研發替代役,致力於流感病毒防疫。興趣為再生醫學、幹細胞生物學,專長是蛋白質實驗技術。沒事喜歡看看生醫研究資訊,以及對Investigator文章碎碎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