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報導

#NEWS 幸福的實驗動物可以促進科研嗎?

過去對於動物試驗研究上的看法,總覺得越少的外在變因,越能夠精確的掌控實驗條件,而得到更好的實驗結果。因此,現今的實驗動物飼養條件,往往是僅只是狹小的籠架、稀少的同伴和單調的環境。然而這樣的非自然的管控環境,是否真的適合這些本應有自然的生存環境、生活行為的生物,這樣單調的人為環境是否顯得過度,而反倒會產生不利的影響?

近年來,除了大眾對動物福祉的意識日漸提升之外,一些科學家們開始思考並研究起實驗動物生存環境對於科研成果的影響。過去的藥物臨床研究統計顯示,僅有約九分之一的藥物研究在經過動物試驗後,真的也在人體臨床上試驗成功。同時在實驗室的研究試驗上,每一次所得的動物實驗結果,往往也很難以被成功的重覆試驗。不經讓人思考起,在這樣人為控制的單一生存環境下生存的實驗動物所得的試驗結果,是否真的能夠和自由生活於多元環境的人類所進行的臨床試驗能產生有效的連結?而生存環境的因素是否在這些動物試驗的科研研究裡扮演重要角色?

以過往的實驗經驗來看,許多在較單一封閉環境生存的實驗動物,往往即便在試驗開始之前,就容易有肥胖、免疫弱化和較高的罹癌風險。在 2000 年澳洲墨爾本大學的神經科學家 Anthony Hannan,在 Nature 雜誌發表了老鼠飼養環境豐富化 (Enrichment) 在神經學上影響的研究 [2]。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在較豐富環境下生存的實驗動物相較一般飼養環境的同種動物而言,對於發生類似於亨丁頓舞蹈症 (Huntington-like disease) 的症狀竟有了減緩的跡象;大大打破了過去認為亨丁頓舞蹈症是百分之百受到基因因素影響的觀念。除了亨丁頓舞蹈症外,研究團隊在自閉症 (Autism)、阿茲海默症 (Alzheimer’s disease) 和憂鬱症 (Depression) 等研究上也得到了相同的結果。這一個研究成果首度證明了環境豐富化對於神經性疾病的影響。而為了要找出更多環境豐富化對於實驗動物影響的科學證據,美國密西根大學開啟了一個特殊的研究計畫 ”REAL” (Refinement & Enrichment Advances Laboratory),以期找出不同的環境豐富化方式對於不同的實驗動物是否有明顯的效應,並且探討對科研成果的影響 [3]。

雖然因著成本資源上的考量,對於這樣效應的顯著性對比於額外的花費可能仍讓研究學著們遲疑;但科學家們仍期望在不遠的將來,豐富化的飼養環境會是一個大家公認的準則而非特例。對於動物福祉的議題需要你我一起關心與投入,在感念許多實驗動物的犧牲為生活帶來的種種進展之外,也期望因著人人對動物福祉的概念提升,而讓尊重生命可以成為普世實踐的價值。

圖片說明:美國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的實驗室人員正採用管柱進行實驗老鼠的移籠,以取代普遍採用抓尾巴移動老鼠而使老鼠感到壓迫的方法。圖片來源:Are happy lab animals better for science? (2018, February 7). 

參考資料:

  1. Are happy lab animals better for science? (2018, February 7). Retrieved from 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2018/02/are-happy-lab-animals-better-science
  2. Van Dellen, A., Blakemore, C., Deacon, R., York, D., & Hannan, A. J. (2000). Delaying the onset of Huntington’s in mice. Nature404(6779), 721-722. doi:10.1038/35008142
  3. Refinement & Enrichment Advancements Laboratory. Retrieved from https://animalcare.umich.edu/animal-use/refinement-enrichment-advancements-laboratory

撰文│藍冠鈞
審稿│謝典戰

About the author

藍冠鈞

藍冠鈞

目前就讀於京都大學醫學研究科醫學專攻博士班,擔任 iPS 細胞研究所 (CiRA) 特定研究員。興趣研究領域為幹細胞、再生醫學與生物資訊。2022 年共同創立日本台灣生技協會 JTBA,促進在日台灣生技人之交流互助。期許在資訊龐大繁雜的現今,以社群媒體之力量分享與推廣科研領域新知,並凝聚對國際與社會議題的關注;期望於科學研究的同時,不忘社會關懷與國際認知,與各路夥伴前輩一同盡己所能貢獻社會。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