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海外留學的國家與實驗室往往不容易,我們邀請在歐美都有研究經驗的教授與學生,聊聊他們的親身觀察:畢業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目前任職於德國德勒斯登工業大學分子生物工程研究中心的 Dr. James Saenz 分享了他所觀察到的歐美兩地學術環境與經費取得的差異;畢業於美國史丹佛大學生物工程學系、目前於 Dr. Saenz 實驗室就讀的博班生 Isaac Justice 則分享他選擇轉往歐洲攻博的關鍵。
受訪者: Dr.James Saenz
學經歷:
2016 – 德勒斯登工業大學 B CUBE 分子生物工程研究中心 Group Leader
2015 – 2016 哈佛大學 演化生物學/馬克斯・普朗克分子細胞生物學與遺傳學研究所 博士後研究
2011 – 2015 克斯普朗克分子細胞生物學與遺傳學研究所 博士後研究
2010 麻省理工學院 地質大氣與行星科學所 助理博士後研究
2004 – 2010 麻省理工學院 海洋化學與地質化學 博士
2004 波士頓大學 地質科學學士
研究領域:
脂質生物化學及合成生物學(實驗室網站
經費:
2017 -2022 福斯汽車 Design principles of living membranes
2016 -2021 德國聯邦教育研究經費 Bottom-Up Synthetic Biology
問:可以你簡單介紹一下美國求學一直到在德國成立自己研究室的歷程嗎?主要是什麼原因讓你選擇來到德國?
當初在念完博士之後,由於在 Max Planck Institute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 and Genetics (MPI-CBG,馬克斯・普朗克分子細胞生物學和遺傳學研究所)的 Prof. Kai Simon 有一個我相當感興趣的計畫,所以就選擇來德國這邊當博士後研究員。而且我在念博士的期間,也在德國做過一段時間研究,在這裡看到他們有很好的制度,德國的科學家也相當嚴謹,讓我對這裡的研究環境相當有信心。
問:在制度以及研究環境上,德國和美國上有區別嗎?
就我的經驗說,美國以及德國在制度上主要的差別在於研究方向的配置,在德國這邊各個實驗室通常以一個核心題目為主,而每個人的研究都與此相關。像是 Kai Simon 的實驗室專注於脂筏模型(Lipid Raft),幾乎所有的計畫都和脂筏模型直接相關,探討脂質形成細胞膜的機制。而在美國,同一個實驗室,不同人的計畫可能有完全不同方向、使用不同的模式生物或嘗試回答全然不同的問題。因為同一個實驗室涵蓋的方向較廣,也較容易和其他實驗室的領域重疊。
問:像美國這樣研究方向相當廣的實驗室,團隊的領導人是怎麼有效的帶領整個實驗室的?
在美國相當競爭的環境底下,學生通常必須很獨立,教授沒有辦法了解每一個技術的細節,而只能在討論中提供研究的方向,學生需要自己尋找資源,建立人脈。當然這也因實驗室而異,通常越競爭的地方越容易有這種情況。
問:和美國比起來,尤其你過去在相當競爭的麻省理工大學,德國這邊應該相對的競爭壓力小。而且在德國這裡大部分人很講究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你覺得這樣不同的文化對於你在學術研究上有什麼影響?
我覺得美國視工作優先於生活的狀況有點極端,我記得還是研究生的時候,會因為假日沒有去實驗室而有罪惡感, 在美國,學的壓力非常大,有時候反而降低了效率。當我剛到 Dresden 的時候,我第一次見到在依舊競爭的環境中,大部分的人還是有週休,並且在節日的時候放假。當我在 MPI-CBG 的時候,我覺得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很恰當。
但德國除了 MPI 之外的一些機構,我又覺得有點太偏向另一個極端了。在某些傳統的大學機構,博士班學生被當作是一個朝九晚五的工作,而不是訓練一個人成為科學家的機會,這之間有很大的差別。念博班的目的應該是訓練自己成為科學家,學習新技能並且能獨立完成研究項目。在念博士初期的學習階段,需要投入很大量的時間精力,漸漸熟悉之後,效率會逐漸提升,需要投入的時間就能減少。在德國,有些人認為一週工時就是 40 小時,超過任何一小時都是不合理的但這比較適用於當你已經是職研究員,或反之是在連鎖超市這類比較不會顯著影響個人發展的工作。在學術界,你投入的時間會反饋到你身上,可以決定你的成功與否。不應該把這看為僱主和員工的關係,而是你得到了一個機會,你有什麼期待,想從中得到什麼?
總歸來說,最好的情況是能夠在極端壓力和朝九晚五之間取得平衡。但這不完全代表是美國和德國之間的差異,也會因為不同的實驗室與實驗機構而異。
問:在美國和德國,拿到永久教職的競程程度和制度有很大的差異嗎?
在競爭程度上我並不知道確切的數,你可以根據博士後研究員與教職缺的比例來大概推算,但我覺得兩這應該是差不多競爭的。這方面我並沒有太多的經驗,我只能憑我聽到的來評論。我的印象是,在美國徵選的制度有較少的人為偏差,因為是否能獲得教職是由約 15 人組成的委員會共同決定,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偏好和意見,而不會偏向特定的人選。而在德國的系統中,機構會邀請他們已經中意的人選來參加徵選。所以在德國的制度中,人際網絡更為重要,要讓其他人認識你並且想要邀請你進到他們的研究機構中。在美國就比較不會有這種邀請的徵選方式。
問:可以再請你講述一下徵選過程的細節嗎?
在德國,會有很多的候選人同時受邀同一天輪流演講,所以會聽到其他候選人的研究內容。在這個公開演講之後,候選人會需要再有私下的演講來評估適任於否。在美國,每個候選人會分別在不同天和委員們面試。兩者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差別,就是文化上面的不同。
問:我知道你的實驗室現有的經費有一部分是來自於福斯汽車的贊助(2016 年取得,隨後並建立實驗室),不知道還有其他的經費來源嗎?你覺得申請經費這件事在兩國之間有什麼差異嗎?
德國這邊主要研究的經費來自於 BMBF(Bundesministerium für Bildung und Forschung,聯邦教育研究經費)、DFG(Deutsche Forschungsgemeinschaft,德國研究基金)。我會覺得德國的經費取得某方面來說比美國來的好,以請通過的比率來看,德國 DFG 的通過比約為 30 %,而美國相似的研究經費提供機構 NSF(National Sanitation Foundation,國家衛生基金會)只有 5 – 10 %的通過率。如果你是教授或是實驗室負責人,在美國可能就要花費更多的時間與精力申請計畫的經費,很可能會壓縮到做研究的時間。我在美國念研究所的時候,我的教授每年就大概需要寫十份研究計畫經費的提案。
問:你說的通過率的情況也適用於福斯汽車這類的研究經費嗎?
福斯汽車的經費和 DFG 的經費不太一樣,會相對競爭很多,通過的比例也絕對低於 30%。這種研究經費資助特別的研究領域。就像是美國的 Simon’s foundation 這類的私人研究經費,雖然申請很困難,但是一但你拿到了,通常都能持續申請到經費。而福斯汽車的經費比較不一樣,他們會資助不同方向的研究,如他們現在提供「What is life?」這方面的研究經費,過幾年後他們可能就會資助別的領域的研究了。
問:最後一個問題,請問你什麼建議可以給正準備申請碩士、博士班的學生嗎?怎麼選擇實驗室?
最重要的就是看你想要做什麼?可以思考你有什麼想要學的技術?有什麼領域是你最感興趣的?接著再想這中間可能牽涉到哪些重要的問題、方法、需要做什麼樣的實驗?藉著這些問題找尋實驗室。實驗室又有大、小、新和舊等等的差別,各有各的優缺點。
舉例來說,如果你已經是一個很獨立的學生,那你可能適合到較大、由資深教授帶領的實驗室。他們比較不會緊盯著你的進度,而是跟你確定研究題目之後就只會祝你一聲好運。像是我讀博班的期間就只見過我的指導教授少數幾次。如果你想要得到很好的訓練,那在較新的實驗室,領導人或是教授比較能夠親自參與到實驗和教學中,也能有固定的討論時間。
你也需要在研究機構與大學之間做選擇,在研究機構可以專注於做科學本身,不需要教學。而在大學你可以接觸到更廣泛的領域,你也需要在大學裡面教學。
最後一點,也是相當重要的一點,在你選定實驗室之前,最好能夠和該實驗室裡的學生有談話的機會,而不是只和領導人或是教授談過。詢問他們實驗室的環境,是有趣輕鬆的還是都是負面的。有些實驗室的教授可能缺乏組織能力,或是教授本身人品有問題,也有可能實驗室太大無法顧及學生。要盡量避免這些有害的環境。最簡單辨別有害環境的方式就是直接了當的問實驗室的學生,通常在沒有教授在場的清況下,他們都會講實驗室裡真實的情況。
受訪者: Isaac Justice
學經歷:
2020 – 德勒斯登工業大學 B CUBE 分子生物工程研究中心 博士班
2019 – 2020 德勒斯登工業大學 B CUBE 分子生物工程研究中心 Dr. James Saenz 實驗室 研究助理
2015 – 2019 史丹佛大學 生物工程系 學士
問:為什麼選擇來歐洲念博,而非留在美國?
美國的系統雖然可以在學士畢業後直接念博士班,但前兩年依舊是類似於碩士班的修課(雖然會同時做實驗工作沒錯)。我覺得在過往的修課已經提供我蠻堅實的知識基礎,如今我比較重視實際的研究工作,因此我選擇來歐洲以提早專注在博士班的研究工作。
在歐洲也能以學士學位直接申請博士班,主要申請要求有二:完成四年制的學士學位、完成學士論文。而為了彌補沒有碩士學位所造成的研究經驗落差,我在申請博士班前就先來德勒斯登的實驗室工作,另一方面也為了確認自己是不是適合這個實驗室。
問:你在歐美兩地有沒有觀察到不同的實驗室文化?
我的經驗可能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確定是否只是兩校差異或確實是兩地差異,但的確有些不同。我來自史丹佛大學,眾所周知是個高度競爭的地方,相較之下在德勒斯登研究氛圍上的競爭色彩較淡。美國因為競爭激烈,實驗室之間不太會互相交流研究工作,畢竟周遭都是經費充足、資源完善的實驗室,可以很快的把別人的點子實踐,此外對於終身教授職、發表數量的競爭也讓大家忌憚被搶先發表。
問:你認為在美國競爭激烈的環境下,是否他們的研究產出相對比較高?
我覺得人均來說是差不多的,博士班學生不論在哪都會拼了命做研究,我在美國看過有研究所學生因為實驗太多而乾脆放睡袋在實驗室,在歐洲也會有工作到很晚的人,差異只在美國的實驗室可能規模更大,有更多的人力能分配在同一個主題,因此他們單一實驗室的研究產出才會相較更可觀。
問:對於要申請博士班的同學們,你有沒有什麼建議呢?
首先,要申請博士班務必要慎選實驗室,你的博士生涯好壞就取決於老師。如果情況允許,我十分推薦大家先進去自己有興趣的實驗室做一陣子,如果不行,那至少聯絡教授、實驗室研究生,總就是接觸到實驗室內的人,然後坦誠地向他們詢問實驗室研究主、實驗室生活,與教授的書信來往或甚至簡短的電話交談,都能讓你對整個實驗室的生態了解不少。聯絡教授也可能會對你將來申請該校有所助益。
再來,假設你已經有了生涯規劃藍圖,那務必思考你最終希望落腳哪裡。畢竟你到了一個地方,就會在當地發展人脈,並且受到該地的影響。例如想去美國工作,那去美國念書就很合理,這樣一來當需要再規劃下一步時,你就有足夠的人脈支援你,也對該地有充分的瞭解了。那如果還不曉得也沒關係,到一個新的地方會是個好的嘗試,以我來說,我在美國完成大學學業,再到歐洲完成博士班,那麼我在兩地就都有人脈與足夠的認識,這樣對未來職涯的方向也多了一選擇。
結語:
雖然同個地方的實驗室以及教授本身之間可能就本有相當大的差異,但從訪談內容還是能看出兩個國家在學術研究文化上的不同。唸博士班的時間長短在兩地有相當大的差異,美國的博士生要花五年的時間,當中包含了專業課程以及研究,而在德國的博士生幾乎沒有額外的課程,大部分的時間都著重在研究上。實際面上,歐洲的經費和研究兢爭程度或許會相較美國低一些,各個實驗室與研究機構間的研究方向也較為差異較大,然而在美國可能單一的實驗室就會涵括較廣的實驗方向,使得實驗之間有較多重疊的領域。兩位受訪者都議在選擇實驗室上需要謹慎,和實驗室人員聯絡或親身實習,了解該實驗室的環境以及文化並確認是否和自己的想像相符。
採訪、撰稿|李柏萬、黃云宣
審稿|洪維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