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s 人物訪談 臺灣醫學生研究通訊 青年學者

曾文毅教授專訪 | 台大醫學院

ntu-tseng本期專題很榮幸訪問到台大光電生物醫學研究中心的曾文毅教授。曾醫師的學思歷程相當特別,也因此擁有了醫學與核子工程兩項專長。老師目前除了在光電所領導實驗室之外,同時也是台大醫院影像醫學部的主治醫師,可謂結合臨床與研究的另一種典範。老師的實驗室最近在 Science 期刊上發表了論文。
相信這次的訪談,對於有志從事跨領域研究的醫學院同學們,會是相當寶貴的經驗分享。


簡歷

清華大學核子工程系學士
台灣大學學士後醫學系醫學士
麻省理工學院核工系放射科學博士
哈佛醫學院博士後研究
哈佛醫學院放射線科講師
臺大醫學院光電生物醫學研究中心教授

專長及研究興趣

大腦功能磁振造影研究
心臟功能磁振造影研究
影像分析
放射物理
核子醫學
生物物理


前言

這次很高興能夠邀請到台大光電生物醫學研究所的曾文毅教授接受我們的訪問。曾文毅教授的求學歷程十分特別,經歷了清華大學核子工程學系、台灣大學學士後醫學系,並在 MIT 取得了博士學位。而近期曾老師的研究成果也榮登 Science 期刊,其研究歷程與心得也有可以借鑑之處。

老師在這次的訪談中,除了分析了國內外研究環境的差異,也給了希望能夠從事跨領域研究的醫學生一些經驗談。另外,老師也針對國內醫師研究的概況提出了寶貴的見解。

特殊的求學經歷

曾老師的求學經歷十分特殊。在大學時代,曾老師就讀清華大學核子工程學系。但是核子工程學系畢業以後,卻轉向生醫領域,就讀台灣大學學士後醫學系。在醫學系畢業以後,進入醫院工作幾年,再度前往MIT攻讀核子工程博士。學成後,在國外進行研究工作數年後再回到台灣。

為什麼會有這麼特殊的人生歷程?老師表示一切都是誤打誤撞。在高中時代,因為閱讀了核子相關書籍,使得老師對於核能方面產生了莫大的興趣。但在就讀核工系的過程中,老師認為核能在台灣的發展有限,於是開始思考轉換跑道的可能性。
因為認為幫助他人並且服務人群是件快樂的事,故萌生轉向醫療方面的打算。再度投入聯考的曾老師,最後進入了台大醫學系就讀。在大學五年級時,面對未來的出路與科別,仍未放棄自己對核工方面的興趣,於是選擇了影像醫學科,並且接觸當時十分新穎的核磁共振技術。
曾老師在接觸核磁共振後,深切的感受到台灣MRI的知識層面不足,於是計畫前往國外深造。在升上主治醫師不久,老師便申請到了MIT的核子工程系並前往深造。最後在MIT取得博士學位,並進入哈佛大學擔任博士後研究員。於一年的研究工作後,老師決定回到台灣。

研究路程

回國後,老師除了擔任影像醫學部的主治醫師,也任教於台大光電生物醫學中心,繼續進行研究的工作。「當時一切從零開始,也幸運地有所突破,於是實驗室的規模慢慢地擴大。好像培養著一棵小樹苗,看著他漸漸茁壯,開始能承載許多鳥兒。」曾老師愉悅地說。

一開始要融合理工方面的核磁共振技術,以及醫學方面的各種瑣碎知識,老師認為整個過程十分地「震撼」。在台大醫學系求學時代,對於熟悉理工具有邏輯思考模式的曾老師來說,龐雜的醫學知識令老師十分地不習慣。而之後在國外研究、回國擔任主治醫師的過程,再度在理工的思考模式與醫學的學習模式間不斷轉換。但在往後的研究工作中,由於已經將兩個領域的學識已經個別融會貫通,漸漸地能夠將兩個領域的知識做融合。「融合這兩個領域的歷程十分的長。回國後因為環境因素以及研究的延續,才算真正能夠融合兩者,對不同的病症以合適的方式進行研究。」老師說。
而國外對於如曾老師一般,對於生醫跨領域研究有興趣的人,開設了 MD-PhD 學程,可於念完四年醫學課程後,直接進入 PhD 學程,並在完成學程後拿到 MD 與 PhD 兩個學位。除了可以大大地減少融合兩個領域所消耗的時間外,他們往後要走的 investigator track 也是受到比較好的保障,而可以成為臨床負擔很低、把大部分精力全部投注在研究上的 physician scientist,但是現在在台灣並不盛行。
走上研究的路,老師認為對於科學研究的先決條件就是熱愛。「做研究算是一種奉獻的過程。投注一生的精力、精華,犧牲睡眠、娛樂以及許多東西。」曾老師說,「研究是件枯燥且孤單的事情,而且投入時間也不一定會有結果。做研究絕對不是好玩以及興趣,絕對需要對研究的熱愛。」

國內與國外研究環境差異

回國後,曾文毅老師除了熱愛的研究工作以外,還有忙碌的醫師臨床工作。對於如何兼顧兩者,老師有著很深的感觸。「台灣對於目前進行研究的醫師沒有很良好的保護制度。在國外,所取得的研究經費可以拿來減免臨床工作的時數。」老師說,「在台灣,這個保護的制度卻一直沒有建立起來。無論研究做得多好,往往還是需要以私底下人情或年資來擠出研究時間,所以對台灣進行研究的醫師來說是十分辛苦的。」
老師認為國外十分重視研究的進行,而對於進行研究的科學家十分尊重且厚待,並提供合適的環境。但是台灣方面對研究的重視遠遠不如國外,且認為研究工作是正職工作的附加品。所以許多進行研究的醫師除了犧牲了睡眠時間,甚至還犧牲了許多家庭的時間,才能夠兼顧研究的工作。台灣對於研究的認知還需要時間進一步的改進與修正,並且提升研究環境的品質。
國內的臨床以及研究生活的混雜,對於想要做研究的醫師來說負擔並不輕。所以曾老師希望能夠改變現況,努力將臨床以及研究脫鉤,讓有興趣走上研究之路的醫師有心力能夠好好進行研究計畫,因為醫學相關的研究對於促進人類健康來說非常重要。

醫學生的抉擇

「醫學生最大的抉擇在於,你到底適合研究還是臨床?」曾老師說。老師認為研究以及臨床需要加以區分,如果醫學生喜歡研究,那麼就專心朝研究的方向前進;如果醫學生喜歡臨床,那麼就認真地朝臨床方面發展。臨床與研究生活是非常不同的,但是如前面所提,目前台灣的教育卻將臨床與研究兩者混雜在一起,老師覺得並不正常。雖然還是有傑出的醫師,如:楊泮池院長、陳定信院長、宋瑞樓教授…等,能夠兼顧臨床以及研究的生活,但是老師認為這仍然是少數中的少數,除了環境,還需要機緣才能促成。
如果醫學生決意朝著基礎研究方向深造,那麼現在的醫學教育對他還有意義嗎?曾老師並不同意這樣的說法。老師認為醫學知識有其專業性,如果沒有受過醫學教育,對於醫學相關的資訊的敏銳度會較為不夠。有醫學相關背景的人,最後進入研究也一定會去做醫學相關計畫,但是這需要對醫學方面的敏銳度,非醫學相關科系出身的研究者可能連研究計畫都難以擬定出來。所以老師認為將醫學課程修習完畢具有不可抹滅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
若是決意向研究方面發展的人,可能就會考慮何時出國深造。老師認為在哪個時間點出國因人而異,而出國深造後的進路為何也不一定,端視個人的家庭、經濟因素與個人的計畫而定。但是如果對於有心或已有計畫的醫學生來說,老師鼓勵一畢業就可以出國攻讀PhD。但是同樣也有人是做完住院醫師或當上主治醫師幾年才出國念書,完全取決於個人。

關於老師的實驗室以及研究計畫

曾文毅老師實驗室目前的研究,偏向於以尖端 MRI 技術研究人體的神經纖維束的分佈及結構。這種技術可以取代傳統開腦並且染色的方法,而且對於神經纖維的各式連結分佈及結構有更精細的了解及觀察。
對於有興趣進入老師實驗室實習的學生,曾老師表示門檻並不低。若是初學者真的有興趣,越早進入實驗室越好。除了需要弄懂 MRI 的基本原理,再進一步去學習 diffusion MRI 的原理,最後還要學習如何使用實驗室的儀器、軟體及技術。到真正接觸實驗室的計畫及技術,整個過程需要一段時間。
而關於未來的方向,曾老師歸納出兩大方向:將現有技術臨床化,以及純粹的腦神經科學研究。在臨床方面,老師聚焦在將MRI觀察神經纖維束的技術轉向臨床的應用,例如:觀察自閉症、過動症、成癮及強迫症…等神經性以及精神疾病的神經連結是否有異常,或是缺失,更進一步探討這些變化與疾病症狀、嚴重程度及基因的關係。「我希望能將這些艱深的技術及原理,轉換到臨床醫療上,希望能夠提供給醫療診斷一個更堅實的依據。」曾老師說。
除了轉換到臨床之外,老師另一方面也將繼續以在<Science>上發表的 MRI 技術,拓展於神經科學領域的研究。老師期望能夠以該技術,以及與不同領域、不同國家的學者合作,繼續探索神經元網路潛在的架構原理以及運作模式。

對醫學生的勉勵

曾老師表示,在人生的路上,總是有許多大大小小的抉擇,而這些抉擇往往會影響一個人往後五年、十年或更久的人生歷程。所以隨時要回過頭問自己:「現在做的事情是否是自己想要的?是否做完了是否值得?若是現在所做的並非自己想要的,那麼要怎麼改變現況?」老師說。
老師認為除了時時反省自己以外,還要對自己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要知道自己所做的抉擇到底是為了他人還是自己?還有自己的優勢及弱點。曾老師覺得能夠很早就對自己的人生有所抉擇及計畫的人少之又少,而三、四十歲才找到熱愛的事物的人大有人在。「不要放棄尋找自己熱愛的事物的態度,有朝一日總能夠讓你找到。但是要隨時自省,詢問自己的真心。」
除此之外,老師再一次強調:早日區分臨床以及研究,及早下定決心確定方向。「MD-PhD 其實在台灣是失敗的。因為國外給予 MD-PhD 較為充足的研究時間,否則無法與全職的研究者們競爭。」老師表示。
曾老師認為「醫師科學家」其實是許多人的迷思,而且也是個錯誤的概念。並不是要一邊做研究,一邊從事臨床工作,才能稱為「醫生科學家」。沒有人能夠完全兼顧兩者,因為一個人只有二十四小時。這種蠟燭兩頭燒的模式,並無法與他人競爭,也無法提出夠好的成果。「真正的『醫師科學家』,」老師說,「並不是要兩者兼顧,而是有了醫學的背景後,將這些知識應用到往後的研究上,而非還要死守著臨床的工作不放。」老師再度強調,醫學生不該被「醫生科學家」這個詞誤導。
至於未來該選擇臨床或是研究,老師認為因人而異,無論臨床或是研究都是很好的選擇。最後的選擇權還是握在自己手中,因此還是要隨時反省自己、詢問自己的真心。或許台灣的教育制度使得大家選擇了醫學系,但是別後悔選擇了醫學相關科系,因為這些知識對於往後進行研究也是非常有用。最後,老師也期許未來能有更多的醫學生投入研究的領域。

撰文 | 范淞斌(台灣大學)

Photo | 台大醫學院光電醫學研究中心
From 臺灣醫學生研究通訊 No.17

About the author

Avatar

Investigator團隊

2013年,憑著一股對學術研究的熱忱,一群海內外學生與社會新鮮人成立了「The Investigator Taiwan 臺灣生物科學研發策進社群」。幾年來社群持續成長,到現在成員超過百名,背景橫跨基礎研究、臨床、產業各領域。我們透過經營平台、生醫報導與活動交流、協助媒合學習對象等多元面向,為臺灣的生醫領域創造了許多正面價值。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