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蘇俊翰同學自國立臺灣大學醫學系和物理系取得雙主修學位後,預計今年自英國劍橋大學生物科學企業碩士班(Master’s in Bioscience enterprise)畢業,並前往美國哈佛大學攻讀工程與物理生物學(Engineering and Physical Biology)博士班。在學期間為了推動醫學系學生之研究風氣而創辦「臺灣醫學生研究通訊電子報」,爾後深覺教育與產業密不可分,開始實際參與生技產業實務,並在同時協助創立 The Investigator Taiwan 台灣生物科學研發策進社群,希望讓泛生科領域的同儕得以互相交流成長,並透過多元觀點的激盪,為我們的社會做出更多貢獻。在此簡單分享求學經歷及一些心得分享給 The Investigator Taiwan 的讀者。
引言
這篇主要是給有志於科學研究的同學一個引子,去思考如何規劃自己的職涯。除此之外,與各位一同討論如何從科學研究為起點,抱著解決真實問題,同時創造更大價值的心態,進一步走出多彩多姿的跨領域人生。
從思想開始
縱觀人類文明發展,是「先有哲學與藝術,才有科學與科技」,不難發現「思想」才是一切高等文明的根源,套一句我的啓蒙老師張智芬教授的話:「科學本身是個 noble pursuit,而不只是個Nobel pursuit,因此要有高貴的情操」。所以我希望少談一些技術性的議題。從自我探索出發,與各位做一些「想法」和「心態」上的交流。
我認為一個人要真正成功,應該要培養良好的哲學,否則即便擁有豐功偉業,也會因為缺乏主體思想而顯得空洞。反過來說,實際面上,不論是申請學校或應徵工作,最終結果絕對不僅是量化成績的總和而較接近於「人生至此累積的資產,在某個向度上的投影」,而其中的關鍵就在於,能否培養良好的「人生哲學」和「價值觀」讓自己在不同的人生節點,系統性地做出優化的選擇。
另外,往往想法和心態上淡定了,技術層面的問題也會迎刃而解,所以呼籲有志者,應該培養「思想優先於技術」的認知。
大學階段的探索
首先談科學興趣的選擇。跟一些高中就開始接觸科學研究的同學比起來,我的經歷蠻不一樣的。以前其實最想要讀的是「國際關係」和「政治經濟學」,而參加的課外活動也主要是這方面的(其實到現在有空也愛讀這類的書)。高中的時候只是覺得自然科學讀起來有點趣味,有想過要做科學家,但對於「如何成為科學家」其實一點概念也沒有。
說起來也很巧,十幾年前高速網路才剛起步,平常沒事就在網路上亂逛,閒暇時間學習如何架網站,高二高三在思考要唸什麼時候,因為自己喜歡生物也喜歡物理,就把生物和物理這兩個關鍵字,用不同的組合丟到 Google 裡頭(”Biophysics”, “Physical Biology”),結果便冒出了許多生物和物理跨領域的研究論文,雖然當時的高中知識還是相當 naïve,在努力鑽研後,發現這實在是太有趣了!除此之外,也發現當時生命科學領域使用的研究方法多半較為質性,讓我直覺認為這是個值得投入的領域,便決定朝這個方向努力了。
但無奈當時升大學時,發現台灣並沒有這樣的科系,又覺得自己對人體比較感興趣,所以便做了一個蠻大膽的決定:雙修醫學和物理。經過了漫長的八年、383 個學分和醫學系方的重重阻撓,我做到了!開心之餘,我始終認為:「多學一個領域,就相當於多會一種語言,而多會一種語言,就能讓你獲得從不同視角剖析同個問題的能力。因此我相信雖然多讀了一年,但長遠來看卻賺了更多的機會。
如何培養自己成為一個跨領域科學家呢?同前述,在大學前,我在這方面的訊息是極度匱乏的,直到認識了系上許多在高中參加過各式科展或競賽的同學們,才逐漸瞭解何為科學研究,以及如何培養相關能力。當時得到最重要的一個訊息就是:「有機會早點進實驗室看看!」
至於究竟是如何開始的呢?我到現在還記得大二那堂意義深厚的生化課,筆者的啟蒙老師張智芬教授在台上為我們講解著 DNA 的結構,搭配著那獨特的手勢與聲調,我心中只有燃起一個想法:「哇!真是太酷了!」下課後,衝到台前向老師詢問是否有機會去和她學習。「你真的要到我們實驗室嗎?我們做的東西非常基礎而且要求非常嚴格噢!」當時真不知道是哪來的勇氣,點頭如搗蒜,於是便展開了科學的奇妙旅程。
然而過程中,我也沒有忘了對於政治、經濟等眾人事物的熱愛,這也是為什麼我在學期間除了做短期研究外,有額外花了不少時間參與體制內外的教育改革:包括參加學院的教育委員會以及創辦各種研討會、交流、電子報和社群等活動,主要因為我認為「人要成功絕對不只靠資質和努力,更重要的是良好的環境和風氣」,若覺得周遭的環境和風氣不甚理想時,就請捲起袖子來改變它吧!
擁有多重視角的好處
醫學系前兩年的課程安排,和一般生命科學領域的科系差異不大。從最基礎的普通生物學、普通化學到中階的有機化學和生物化學等,主要的訓練目標是培養一位『應用生命科學家』。接下來兩年是所謂的基礎醫學課程,主要是瞭解人體在正常和疾病之下的結構與生理學,穿插在其中的有所謂的臨床整合課程,主要是介紹醫生思考和做決策的過程,以及常見的醫療處置。在這段過程,學生會慢慢從一個科學家被訓練成一個『醫學生』,對人體的切入角度,也從一個探索性、機制性的思考方式,轉化成一個分類性、直覺性的行為模式。在最後幾年,主要是以臨床教學與工作為主,此時醫學生也漸漸轉變成一位『臨床工作者』的角色,在科學、專業和『軟實力』方面的要求,當然也隨著年資逐步提高。
在這一連串的轉變過程,我覺得雙修物理系(或其他理論科學)同時做科學研究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從不同視角來觀察和分析在臨床醫學訓練所觀察到的事情。科學實做幫助你瞭解如何去理解文獻的可靠性和局限性,同時亦可瞭解各個醫學領域的江界和機會,而物理系除了提供嚴謹的邏輯訓練和數學工具,更是提醒了做學問的人,要時時刻刻去思考將知識進行建模,提煉出最重要的「科學直觀」。當你能靈活運用這些不同的視角來分析問題時,你就更有機會發現重要的問題並且做出有創意的研究與闡述。
在此引用筆者啓蒙老師講過的一句話:「搭火車的話,大家看到的風景是一樣的,但真正美妙的風景常常都在深山裡,而要走入深山,你就必須要有各式各樣的策略與工具。當然,除此之外,也需要更多的好奇心、熱情、和堅持。」與各位共勉之!
跨領域生涯規劃心得
以下根據我個人經驗提出一些對跨領域生涯規劃的感想
心得1:廣泛接觸,勇於嘗試,敢於行動,善於反思
因為自己很早就鎖定往 physical biology 的方向發展,閒來無事就會去找找看這個領域在做些甚麼研究,發現這個領域所需要的 tool box 滿廣而且蠻多的。所以除了傳統的 biochemistry 和 molecular biology 外,開始有計畫性地去培養各式實驗室經驗,例如 chemical biology、imaging 還有一些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等等。
總之,我覺得 exposure 很重要,只有在書桌前空想或是和一群同樣沒有經驗的人打嘴砲… 可能比較沒有辦法幫助你找到方向。最快的方法:Just do it! 直接進去,要不就找機會實習或是找相關領域的人談咨詢。
在接觸不同的人事物後,務必要適當反思,若凡事只有抱著「看看就好」,沒有辦法從經歷中截取智慧,那就枉費這些工夫。要相信這些經驗將帶來更寬廣的視野,而「眼界則會決定高度」!
困難一:來自世俗觀念的阻力,但我認為「不乖」反而帶來更多可能性
一路上,常常被詢問: 「為什麼選擇不按常軌當個醫生再進修呢?我給自己的答案是: 除了對臨床工作的興趣不及基礎研究外,自己不太認同醫界的一些價值觀和風氣也是一個重要因素,醫學院教育常讓人覺得自己只是一家工廠裡依照同一個模子做出的產品,而且環境中瀰漫著「只有一條走法,才是人生勝利組」的氣氛,跟我的理想價值觀相差甚遠,因此就開始問自己「人生是不是就要這樣削足適履一輩子呢?」,我的答案是否定的。
很幸運地,我從小接觸的環境和閱讀的書籍,一直呼籲我們要多多做「差異化」,因此從醫學到物理,從生技到商業,從亞洲、美洲到歐洲 …等等,發現自己非常嚮往這種在領域間穿梭的感覺,順性發展的結果,自然就與傳統的醫學系發展模式漸行漸遠了…
困難二:如何在各種不同的領域中找到焦點
應該會有人覺得我的經歷有點「跳tone」或「不務正業」,例如去顧問公司和生技公司實習以及攻讀生物科學企業碩士。也的確,剛開始決定這樣走的時候,最常碰到的質疑就是….「這個人到底有沒有focus呀?」說實在的,一開始連我自己也有些疑慮,但最終發現的關鍵在於「瞭解自己究竟在乎什麼?」才是最重要的。以我個人為例,其實從高中和大學階段就一直關心著不同領域的議題:例如科學研究、教育與產業政策、國際政治經濟、中國研究、移工問題…等,所以「不務正業與否」對我而言,端看你如何定義這些領域,事實上許多領域的分野某種程度上是很人為的東西,而你應該主動出擊,去規劃最符合自己的興趣與能力的道路。
心得2:從自己真心關注的議題出發,不要被你的專業限制住思考
一路走來, 周遭也不乏有興趣廣泛的同學,然而多半都在很早的階段(如大一大二)就開始自我設限,例如:「因為我讀某某系,所以不需要學 OOXX,或是學 XXOO 好浪費時間。」以接受應該培養 liberal arts 素養的大學教育來說,我覺得實在是非常可惜,因此我認為更好的方式是用:
(1)「議題」
(2)「個性」
(3)「能力」
來取代「科系」方式思考.
簡單來說,即便同個科系裡頭,彼此發展的差異也可以很大. 假如能自己掌握主動權,就可以創造出自己獨特的skill set和競爭優勢。首先可以問自己:「你究竟關心什麼樣的議題?」這些可以是科學的,可以是社會的,可以是任何其他的,而「你未來又究竟想要在這個議題上作出什麼樣的貢獻?
其次就是看自己的個性,因為即便是在同一個領域追求類似目標的人,不同個性的人也可能適合不同的角色。清楚瞭解自己在團隊裡適合扮演的角色,比較能夠減少一些不必要的摩擦。最後就是要做功課,「要達成這樣的目標需要什麼能力?」並在自己的環境(校內與校外),學習如何去找到資源和機會,讓自己發展成可以達成以上目標的人。
對我而言,為了想要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作出更廣泛的貢獻,對企業與政府的認識,是不可或缺的。所以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主動去結識相關領域的人才,並同時尋求能培養實務經驗的機會.
心得3:認真拼不過迷戀,找到自己的天賦之所在,順性發展吧~
當然其間會有一些師長覺得這樣太不專注,或是覺得我在選擇一條相對差的路,但是讀者需要知道,當今社會的發展趨勢非常的快速… 許多傳統的發展軌跡(尤其被人走爛的)往往對於趨勢的改變缺乏應變能力。
我認為順著自己的天賦走,「讓天賦自由」,但又不忘廣泛接觸,才是最容易成功的方式。寫到這裡我要特別感謝Rosa學姊和Ian學長的指點,也推薦讀者去讀兩本書「讓天賦自由」,還有 Christensen 的「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
心得4:年輕時有策略的培養自己的視野比是否延誤時間重要
至於會有人覺得:「這樣是不是 delay 了很多年?」(尤其醫學院的同學最常問我.……)關於這點我在中研院的日子給了我許多啟發,剛好老闆是位「大器晚成」的科學家. 他的經歷讓我發現:「只要夠瞭解自己和環境,有策略、有方向地去努力,每一步都走的踏實,則那些看似『延遲』的時間,不但不是浪費,反而是使你更有競爭力的投資,讓你能在 right place, right time 來臨時,把握住機會。
我發現,或許是因為傳統教育的影響,大多數台灣人最大的盲點在於「草率處理觀念性的問題,僅專注於技術性的問題。唯有找到發自內心的理由,動力才會持久,將來也才更有機會發展得好。
撰文│蘇俊翰
編輯│吳子青、陳致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