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訪談 海外留學與實習

日本留學經驗分享|東京大學、京都大學

在生醫領域中,留學日本的學生相對於歐美國家來說是少數,這次 Investigator 邀請到目前於日本就讀博士班的蕭皓文以及藍冠鈞,來介紹申請日本學校博士班的方法,並分享在日留學就讀經驗。

【講者學經歷】

蕭皓文|東京大學計算生物學暨醫科學研究所 醫科學組博士班 ( 2019.09 – present )
博士班研究領域:DNA 複製與基因體穩定性於不同細胞類型的角色。

學經歷: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 研究助理 ( 2017.08 – 2019.09 )
高雄師範大學生物科技系 學士 ( 2012.09 – 2016-06 )

藍冠鈞|京都大學醫學研究科 iPS 細胞研究所 醫學專攻博士班 ( 2020.04 – present )
博士班研究領域:幹細胞、生物資訊、單細胞分析

學經歷:
交通大學分子醫學與生物工程研究所 碩士 ( 2017.09 – 2020.02 )
京都大學醫學研究科 iPS細胞研究所 研究實習 ( 2019.08 – 2019.09 )
交通大學生物科技學系 學士  ( 2013.09 – 2017.06 )

日本博士班申請方式與就讀規定

【入學管道:東京大學】
分為 A、B 兩種入學日程,申請期間分別為六月與十一月,以下討論將以 A 日程為主。

一、申請前:

一般日本的學校會希望在申請前先拿到指導教授的口頭承諾,再進行入學申請。在聯絡指導教授或參加入試說明會時,可以實體參觀老師的實驗室,並與實驗室成員交流;因為日本通常沒有 lab rotation 的機制,所以此步驟較重要。

  1. 三~五月:系上會舉辦 「入試說明會」,讓實驗室老師對各自實驗室進行簡短介紹,說明會結束後也會開放與老師們的交流時間。建議先針對有興趣的老師進行初步了解,以便進行交流,在此同時,也有機會參觀老師的實驗室。當初在入試說明會前有私下與老師討論,老師也同意我在入試說明會結束後可以到他研究室私下面談,並與其他研究室成員認識與交流。
  2. 五~六月:確認申請的可行性,需要有碩士學歷或兩年相關的工作經驗。若沒有碩士學歷,必須提出同等證明及系上要求文件進行書面審核,以確認有申請博士班的資格。
  3. 語言檢定:此學程不需要日文檢定證照,但需要英文檢定分數(托福、雅思、多益皆可)。

二、申請流程:

  1. 六月第二~三周:繳交申請文件 ( 申請表中會請申請者填寫研究室的志願,可以依照與教授面談的結果進行選擇 )、第一階段審核。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前,一律以 EMS 郵寄寄送,但在疫情期間,則改成線上申請並上傳申請所需文件。
  2. 七月底~八月初:系網公告第一階段合格名單,不另行通知。
  3. 入學考:英文測驗(聽力、閱讀)、主科考(科目以生物醫學領域為主,且系上會提供考古題)、面試。但今年由於疫情關係,英文及主科考取消,未來是否會恢復則需看系上決定。
  4. 在疫情期間,原則上會在八月初進行線上面試,並於八月中公布合格名單。在疫情前則是會在八月初的入學考後隔天會公布考試通過並進行面試的名單,且在面試隔天即公布合格 ( 錄取 ) 名單。

三、入學考試 ( 以東京大學計算生物學暨醫科學研究所 醫科學組博士課程為例 ):

  1. 英文:即便在申請時提交了托福、雅思、或多益等語言考試的分數,仍須參加系上舉辦的語言考試。測試項目主要以聽力、閱讀為主,試驗內容則是與 TOEFL 類似。
  2. 主科考:科目主要以生物醫學各科目為主,包括生化、分生、微生物、免疫﹑幹細胞、癌症生物學等等,是個跨科目的考試。雖然範圍非常廣,但系上會提供考古題,可以從考古題內抓重點。題型從選擇、填充,到開放性問答都有。題目的語言可以在申請時的表格內填寫要日文版或英文版題目 ( 擇一 )。試卷內會有六個大題,只需任選四個大題作答。
  3. 面試:面試內容會以英文或日文為主,面試官主要為目標指導教授與系上其他教授組成,內容包含自我介紹,以及簡述自己的過往研究、選擇本系的原因。

四、入學:可以選擇秋季(10月)或春季(4月)入學。

詳細流程請參照系上網站

【入學管道:京都大學】

一、申請前:

  1. 五月:大學院招生說明會,學院課程介紹、問答,依照學院不同可能有安排各研究室諮詢、參訪。說明會多數以日文進行,少部分可能有開放英文諮詢。詳細可參照相關網站公告,如:醫學研究科
  2. 八、九月:京都大學校方也有舉行 Open Campus 相關活動,會進行校園介紹、入試說明等,詳細可參照校方網站公告 。註:各學院與校方說明會相關活動往年多為實體活動,疫情影響改為線上進行。
  3. 申請前半年~一年:蒐集目標學院之入學資訊,選定有興趣之研究室。

二、入學申請:

  1. 申請前一年到二~三個月:AAO 線上申請(admissions assistance office 招生服務辦公室)

畢業於日本境外之學校者,入學申請前需先線上申請 AAO,AAO 為正式申請前的學歷資料檢查,預先審查資料是否造假不實,是否符合入學申請資格。AAO 申請亦需填寫興趣目標教授實驗室與研究主題,繳交 Statement of Purpose (SOP)、推薦信,提出大學至碩士學歷之英文或日文畢業證書(或碩士班預計畢業證明書)與成績單,可另外提供語言檢定證明等有利審查之資料。

相關申請資料也會送交目標研究室教授,是否通過也與教授意願有關。但通過 AAO 並不代表錄取,僅表示可進行後續申請流程,仍須參加入學審查考試。

  1. 申請後 1~6 周: AAO 審查結果通知

通過 AAO 後校方會協助聯絡有興趣的教授和實驗室,依教授要求可能會需進行面試。若 AAO 未通過,可能通知另外申請其他教授研究室,但也可能完全拒絕申請,只能申請其他學校。

雖然官方公告流程會以申請 AAO 通過後方可聯繫教授為主,亦有不少情況是事先聯繫教授詢問是否有接收學生之意願與名額。事前聯繫可準備相關個人資料 CV、SOP 等,視情況可能會要求面試以獲得申請 AAO 之認可,也可能要求以研究生(非正式學位生)身分先進入研究室學習。

* 研究學生(non-degree student):幾個月至一年的研究生,類似進行研究實習或能力審核,或是若教授當下沒有名額,可能要求先以這個身分進實驗室。

* Internship program:各學院可能會開設研究實習計畫,通過資料審查後方可參加。以京都大學 iPS 研究所(CiRA)之 Internship program 為例,實習期間為一至兩個月,需繳交實習費用,但有相關生活交通費用補助。研究實習計畫算是不錯的機會,可先了解實驗室研究環境是否適合自己,亦可事先讓教授更加認識自己,確定研究能力潛力,對後續的入學申請也有所幫助。

完成校方的  AAO 審查且與獲得目標指導教授許可後,即可進行入學申請流程。依照學院與學程之不同,在正式報名入學考試前可能還需要申請資格審查。以京都大學醫學研究科為例,分為線上 email 寄送之初步審查,以及書面資料郵寄之資格審查。

  1. 初步資格審查(Preliminary Eligibility Check)

畢業於日本以外之大學與研究所者,需以電子郵件寄送初審申請書、大學至碩士之畢業證書(如尚未畢業則提交碩士在學證明或預計畢業證書)、成績單;另可能因應不同國家之學制差異,還需提供目前最高學歷之修業規範文件或網頁連結(如:研究所碩士研究生修業要點),用以說明已完成之修業年限符合規定資格。審查時間約需 2~3周。

  1. 書面資格審查(Eligibility Screening)

依照申請簡章之申請資格分類,需繳交不同的申請資料,大致包含申請書、推薦信、畢業證書、成績單,另外需提供包含大學至研究所之研究活動經歷,包含 CV、論文著作列表、論文摘要、研究成果等。建議以 EMS 國際快捷郵件寄送,確保在截止日前送達研究科辦公室。審查結果將會於約一個月後以 email 通知申請者,並會另外寄送書面通知至目標教授之研究室。

  1. 入學考試報名

完成前述審查,且事先獲得目標實驗室教授之許可後,方可進行入學考試報名。流程包含線上申請、線上信用卡繳交入學試驗費用(3萬日幣),另外亦需書面寄送報名表、照片(准考證使用)、CV、經原校方認證印製之成績單和畢業證書(或預計畢業證明)、日本在留卡或護照影本,還需提供回函信封以寄送准考證,但海外申請者之准考證會寄送到目標教授研究室,應試前需自行聯繫教授前往領取准考證。書面文件一樣建議以 EMS 國際快捷郵件寄送。

三、入學考試(以京都大學醫學研究科 醫學專攻 4 年制博士課程為例,詳細參照校方網站為主):

  1. 英文:兩篇文章閱讀,考驗文章的理解與概念整合能力。
    2023 年應試(2024 入學)更改為不考英文,採計 2 年內托福 iBT 或多益成績。
  2. 專科考試(醫學、生物學):開放性問答題,包含臨床醫學診斷、療法和生物學的生理、生化、細生、分生、微生物等各領域內容;共有 20~30 題可供挑選自己熟悉的領域答題(一般生選 3 題作答)。
    2023 年應試(2024 入學)更改為 11 題選 2 題 (包含基礎 4 題、臨床 4 題、社會醫學 3 題)。
    有提供考古題,但須至學程所屬研究科辦公室借閱,或可嘗試詢問京都大學台灣留學生會 (kutwsa@outlook.com) 學長姐之協助。
  3. 面試:五~十分鐘,面試官主要為目標指導教授與同單位之其他教授數名,自我介紹並簡述研究規劃、未來目標。

註:紙筆測驗與面試皆可用日文或英文回答,入學要求的日文門檻不高(不須通過日文檢定)。

四、入學:

  1. 分為春季、秋季入學,多數的學程為春季入學,可依此安排 AAO、申請的時程。
  2. 依學程學位不同,約四~五月申請 AAO,七~十一月進行考試,最晚隔年二月會放榜。

最終錄取榜單會於網站公告應試編號,並寄送紙本合格通知書至目標教授研究室,可再聯繫進行確認。

【畢業門檻及修課規定】

一、畢業標準(以講者就讀之學院學程規定為例)

  1. 發表一篇第一作者的英文研究論文(畢業口試前五年內),不詳細要求 impact factor。
  2. 其餘細項看各實驗室要求,達成標準後提口試。
  3. 京都大學沒有資格考(準博士生審查);東京大學則有「中間發表」,審核博士班兩年的進度、對研究的了解、對未來的研究規劃。

二、修課規定

  1. 英文授課學程:東京大學京都大學…等,多數知名學校皆有提供英文授課學程。因博士學程需要修的學分較少,多數時候不會上到日文課程;碩士班須要修的課較多,比較會遇到日文的課程。各校資訊亦可參照 Study in Japan 網站之學校檢索功能。
  2. 日本一般學制分為博士前期(碩士班兩年)和博士後期(博士班三年),為五年的學制;博士前期升學至後期可能需再次進行入學考試。另外亦有五年一貫制的博士課程,或是醫學、藥學等領域特別開設之四年制博士課程,如醫學領域可分為:四年制醫學博士 Ph.D. (Medicine),或是一般的三年制醫科學博士 Ph.D. (Medical Science)。
  3. 京都大學醫科學研究所為例:畢業學分規定為 30 學分,其中 24 學分為實驗室研究,主要由指導教授依照實驗室研究表現評分,其餘 6 學分為專題討論與實作(Seminars and Practices),可修習研究科內開設之課程,包含專題演講或授課課程等。另外也可自行選擇其他有興趣的課程,如校內開設之日語課,可計入學分,但不包含在畢業學分門檻。畢業學分通常會在博一到博二修習完成,後期專注在研究上,直到論文發表,提畢業口試。
  4. 東京大學醫科學研究所為例:博士班畢業學分規定為 20 學分,其中 16 學分為博士班研究與 seminars,由指導教授評分,其餘 4 學分則可以透過選修課程取得。

日本留學經驗分享

【日本生活開銷】

日本國立大學的學費一般約每年五十三萬多日幣,入學註冊費二十八萬多日幣,詳細可參照:2020日本文部科學省調查數據 (入學考費用、入學註冊費、學費)。

在國際學生入學後,東京大學與京都大學會指派一位 tutor,負責協助剛抵達日本時需要完成的事項,例如:入籍、辦理學生保險、租屋等與日常生活相關的事務。在日常生活開銷的部分,由於兩位講者目前都是領取日本台灣交流協會獎學金(日本募集),一個月約有將近 15 萬日幣的生活費補助,可以滿足一般的生活開銷。住宿租金則因學校宿舍或校外租房而異以京都大學為例:學校雅房公共宿舍留學生的租金費用約在三萬五到四萬日幣之間,單人套房則會再貴幾千日幣左右,自己在外租房則通常在五到十萬日幣的區間。

延伸閱讀|更多日本生活相關細節: Study in Japan Basic Guide

【日本研究環境】

選擇研究環境的部分,在選指導教授的時候會建議研究一下自己有興趣的教授的研究室網頁,可以觀察教授們是否有在國外的研究經歷,並看看研究室成員中外國人比例的多寡。外國人佔的比例越高,研究室多樣性越高,可以用英文溝通的機率也比較高。此外,指導教授的研究經費是否充足,與對博士班學生的支持及指導方式也非常重要,在申請前與教授的面談可以略知一二。在面談時可以得知教授實驗室內研究題目的更多細節,題目越多,經費會越充足,教授也更願意讓學生放手做研究。除此之外,在與教授聊天的過程中可以得知其對博士生的指導方式及行事作風是否適合自己,雖然這不比美國 lab rotation 親身經歷來得精準,但也算是一個可以比較的方式。

整體而言,研究室生活狀態還是與各教授風格有關,有相對保守重視輩分禮儀和重視研究時間付出的類型,也有不規範出缺席自由安排研究時間的方式;都市或鄉鎮地區的學校和各學院的狀態可能也有所不同。而對於整個學術研究風氣而言,除了常見的國內外各領域學會的學術活動外,若是學術發展資源較豐沛的研究單位,從研究所內到校內,或甚至跨國跨校相關組織的學術交流研討機會相對也豐富許多。雖然一些演講活動可能以日文進行,但仍有不少學術研討是以英文進行,並不缺乏參與相關活動的機會。

指導教授相關資訊,包含過往論文發表、專利、研究計畫、獎項、共同研究者等,除了各學院與研究室網站外,也可以參照以下幾個資料庫網站進行搜尋。

日本研究所之組成和台灣或美國有所不同,一個學院之下會包含多個學科,各個學科部門又由多個不同研究分野之研究室組成。各部門以研究室為單位,通常一個研究室內會由一個分野長領導(通常為正教授擔任),另包含一至數名副教授、講師、助理教授,以及若干名研究員、秘書、助理,最後則是研究所與大學部學生。

一個研究室內便會有不同的分工,在整體研究方向下進行多個子題目,承上啟下進行研究和教學的合作與指導;但實際情況仍依據各研究室人員規模組成而有所不同。也因為這樣的制度,日本在學術領域的職涯升遷上相對較為困難,要成功晉升正教授往往需要等人員退休或新研究單位設立開出缺額,才較可能爭取到機會。另外依照日本學術制度,助理教授、講師等職位通常並非終身雇任制,也不一定有直接的升等制度,聘用期滿往往需另外其他單位應徵職位,對於學術人際關係也顯得相對重要。

此外,日本因應國家財政預算改革等因素,於 2004 年正式推行大學法人化,各大學的經費來源從著重政府預算為主,漸而轉向多元財源的形式。在政府評鑑補助外,各校部分資源來源就由擴大產學合作、民間企業募資與精簡人事等方向進行調整因應。對於校內財政人事上較為自由,不過同時也有較高的經費自籌壓力,某方面也與台灣教育環境改革有相似之處。也因此有許多研究更加重視應用,亦有推行與企業合作的研究計畫單位,如京都大學 iPS 研究所 (CiRA) 與武田製藥合開的 T-CiRA program,也有相關研究成果轉移至新創公司進行研發應用。

【獎學金資源】

 一般申請到的獎學金金額會落在五萬~二十萬日幣,需要注意各獎學金是否可同時申請、領取,相關資訊可以參考 Study in Japan Japan scholarship | JPSS

  1. 校內研究所推薦的獎學金:到達日本後比較有機會申請。
  2. 日本台灣交流協會:政府的獎學金,分為兩種申請方式:
  • 國內(日本)募集:確定已經申請上學校,申請時需要在日本國內才可申請,只須要繳交申請文件與推薦信,不需要面試,適合較不擅長日文溝通的學生申請。
  • 現地(台灣)募集:入學前即可申請,但申請流程較複雜,需要日文能力審查、考試(日本留學試驗 EJU)、面試。
  1. 私人財團:日本財團提供,到日本後可獲得較多資訊並進行申請,有些會要求日文能力、寫日文申請文件。
  2. 日本學術振興會(JSPS):申請計畫,主要提供給博士生、博士後研究、研究員,金額較高且有榮譽頭銜,對未來職涯發展有幫助,錄取率較低。須提供推薦信、繳交研究計畫。
  3. 日本學生支援機構(JASSO):短期、低金額的獎學金。
  4. 台灣教育部留學獎學金:提供多種獎學金,可至教育部網站查詢,部分獎學金計畫會有回國服務的要求

註:私人財團獎學金通常不包含學費,但獎學金的金額可能會較高;日台交流協會的獎學金則包含學雜費,入學前就拿到獎學金的話,入學考和註冊費也包含在其中。

【Q&A】

Q:為什麼會想申請日本的學校?

A:(皓文)原本以美國的學校為目標,但是申請上的學校並不滿意,因此後來選擇離台灣近一點的日本,並考慮東京大學,除此之外,也是因為我的指導教授當初對我的背景非常有興趣,因此更考慮了東大。

(冠鈞)原先的興趣領域就是再生醫學、幹細胞相關的研究,日本在此領域發展很的不錯,且建立 iPS 細胞技術的諾貝爾獎得主在京都大學開設 iPS 細胞研究所,便申請了這邊的實習計畫。參與兩個月的研究經歷也覺得環境適應良好,是以申請了京都大學醫學研究科並順利入學。因日本同為亞洲國家,生活文化與台灣較接近,環境治安良好,較不會有文化適應或種族歧視的問題;且日本的生醫、生技領域發展得不錯,與台灣的產學研也有不少合作交流,畢業後的就業發展也是考量之一。

Q:提出申請後,入學考試的通過率高嗎?

A:(皓文)主要看口頭承諾,指導教授的態度跟意願很重要。

(冠鈞)雖然坊間似乎也有補習班專門針對入學考開課,考試現場也看到不少人有準備筆記或應試重點在研讀,但整體而言入學考通過率還算高。畢竟申請時的資格考核與目標教授的評比,或甚是到實驗室做研究生實習,就已經算是一種審查了。也因著申請時就限制只能選擇一位目標教授,錄取難度會與實驗室熱門程度和老師可以收的學生名額有關。

 Q:多數博士生都有獎學金嗎?教授是否會協助申請獎學金?

A:(皓文)我認識的大部分學生都有獎學金,但是資源、來源不一定一樣。而且要自己主動找獎學金的資源。我的研究所會額外給獎學金,但若是其他來源的獎學金,老師通常只會協助寫推薦信,申請研究計畫類的獎學金老師則會扮演較重要的角色。此外,東大會提供入學金及學費免除的機會,但也必須自己主動申請。一般來說,博士生至少可以拿到半額免除,視情況也會有全額免除。

(冠鈞)身邊認識的主要是有政府單位獎學金(日本文部科學省 MEXT 獎學金,台灣則是日台交流協會獎學金、教育部留學獎學金)和私人企業獎學金,但獎助金額和提供期間長短各有不同。學校研究科網站會公告近期開放的獎學金,整體而言對留學生而言機會還算不少,不過仍有一些獎學金有設置日文門檻,需要撰寫日文申請書與日文面試。另外,基本上獎學金仍需靠自己主動申請、尋求指導教授撰寫推薦信與協助校改申請文件。雖然也有部分獎學金提供赴日就讀前申請,但多數仍是赴日後才申請。不過如果是赴日後申請,可能前半年到一年就會需要其他經濟來源,像是可以申請校方的學費減免(視審查情況給予半額或全額免除),或依照實驗室經費狀況,可能可以擔任教學或研究助理(TA、RA)兼職提供薪水。

而針對日本學術振興會 JSPS 的特別研究員計畫申請,校方每年都會開說明會,學校單位也有提供研究計畫撰寫的教學手冊。研究計畫可以寫日文或英文,但若碩士班不是在日本就讀,第一年入學通常較難強烈陳述研究有多少成果,申請上相對困難。又因 JSPS 屬於特殊榮譽,每年申請人數眾多,通過率不高,需要更多時間心力準備。

Q:在跟老師面談時要注意什麼?老師看中學生什麼特質或條件?

A:(皓文)老師會注重先前的研究經驗,因為這個老師對我過去 chromatin 相關的研究背景很有興趣,對台灣人、中研院印象也很好,因此老師極力邀請進一步面談。跟老師面談前要先知道老師的研究背景,讓老師對你所持有的技術、研究背景有興趣,若背景不同則可以解釋為什麼要轉換領域,最重要的還是解釋如何從自己過去的研究背景與現在想做的領域做結合。

(冠鈞)與老師聯絡前先看這個實驗室的研究方向、近年的發表,可以試著把自己過往研究經歷跟未來這個實驗室的研究做結合,引起老師興趣,推薦自己的能力能夠在未來一起合作把研究推進。

撰文|張智婷、藍冠鈞、蕭皓文
審稿|蕭皓文、藍冠鈞、黃云宣

延伸閱讀:

  1. 日本留學經驗與心路歷程分享|東京大學、京都大學、早稻田大學、東京醫科齒科大學 (2023 年 6 月)
  2. 日本留學經驗分享|東北大學、九州大學 (2024 年 4 月)
  3. 日本學術振興會 JSPS 計畫申請經驗與日本博士後資訊分享 (2024 年 6 月,友社日本台灣生技協會文章)

About the author

蕭皓文

蕭皓文

日本東京大學醫科學博士,現為東大醫學研究科博士後研究員。研究興趣廣泛,從曾經鑽研的細菌學、免疫學、癌症生物學到現在從事幹細胞老化研究。除了研究外,也特別喜歡生醫科學寫作及科普知識分享,期待在 Invesitgator 認識到各種不同研究背景的夥伴們,並一起為科學新知推廣貢獻一己之力。同時在日本台灣生技協會 JTBA 擔任會長,期望促進在日生醫領域台灣人的交流,成為台灣與日本間的橋樑。

About the author

藍冠鈞

藍冠鈞

目前就讀於京都大學醫學研究科醫學專攻博士班,擔任 iPS 細胞研究所 (CiRA) 特定研究員。興趣研究領域為幹細胞、再生醫學與生物資訊。2022 年共同創立日本台灣生技協會 JTBA,促進在日台灣生技人之交流互助。期許在資訊龐大繁雜的現今,以社群媒體之力量分享與推廣科研領域新知,並凝聚對國際與社會議題的關注;期望於科學研究的同時,不忘社會關懷與國際認知,與各路夥伴前輩一同盡己所能貢獻社會。

About the author

張智婷

張智婷

畢業於台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研究專長為人類皮膚相關疾病及中草藥天然物分析,期望透過Investigator認識更多生醫領域愛好者並推廣生物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