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神經科學月,我們很高興邀請到沈敬涵同學來分享,個人心路歷程。沈敬涵同學,畢業於臺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畢業後就進入美國的哈佛的分子與細胞研究所攻讀博士班。研究主要利用光遺傳學 (optogentics)控制及觀察線蟲神經元活動,了解神經網路如何產生行為,她的部分研究已在2012年發表於《Nature》。沈敬涵同學明年即將於博士班畢業,所以我們很高興能邀請到她來聊聊在美國的心得與未來生涯規劃和美國環境現況。
踏入神經科學契機─可從多元角度切入,永不無聊。
沈敬涵同學在剛進入大學的暑假,就曾經到國外的實驗當暑期生實習,當時接觸到就是用老鼠做模型研究精神分裂症 (Schizophrenia)。當時懵懵懂懂的只覺得這是個很有趣的事情,只因為基因上的改變,卻可以讓老鼠的行為表現與神經活動都大不同。後來沈同學踏入這領域,發現可從多元角度切入研究大腦與思考,如生物學、心理學或是哲學等;而光在生物學中要解決神經學上的問題,就會需要如物理、程式語言或是一些傳統分子生物學技術等,可從多重面向研究,是件很不容易無聊的事。
美國與臺灣研究風氣的差異─研究不只是工作而是滿足好奇心
在美國大部分研究人員對科都非常有熱忱,而不是將研究當成一份工作,且他們不會只專心在自己的研究,也會關注這世界或是隔壁實驗室在發生什麼有趣的事,這在臺灣不常見,而這種國外研究人員的心態也是吸引沈敬涵同學出國的動力之一,想去接觸這樣的世界,所以她毅然選擇出國。而沈同學也認為待在臺灣,就只能學到臺灣人的經驗,可是若是出國,就有機會接觸到不同人,得到不同文化的看法,拓展眼界,也是訓練自己獨立的方式。更可知道所謂世界一流的研究機構,跟臺灣的實驗室有何不同,有什麼東西是值得學習幫助,幫助台灣學術環境,一起成長。
在美國,沈同學提到研究風氣相當自由,所以天天進實驗室是因為對自己的研究有所期待,希望從中獲取有趣的結果。同時因為老闆不干涉實驗室以外的生活,所以可以安排很多活動,可以在生活與研究中取得平衡。此外老闆的放手也就表示需要自己花更多時間,去嘗試各種實驗條件、研究方向,很容易會撞牆。所以就必須自己獨立搜尋資料,到處嘗試改進。從這些試誤中可以更快增加自己的能力。沈同學也提到這裡相對經費較多,所以對失敗的容忍度較高,但是重點要從失敗中提取寶貴的經驗。
美國生命科學相關博士班與臺灣很大的一點不同在於人員的組成,在美國實驗室成員可能都來自不同領域,有工程、數學、化學、藥學或是程式背景。這是因為美國博士班篩選人比較願意接受不同領域的人才,所以產生這樣的現象。這也表示一間實驗室能做的就不再只是生物領域能做的實驗,可以結合不同背景的人才開發出新的研究技術、方向,成為獨一無二研究單位。也可以透過交流了解不同背景學生的想法。此外,特別是哈佛所在的波士頓,是許多大學聚集地,可以輕易得到很多最新資訊,而不是等到發表才知道。所以可以很快學到新方法及應用到自己的研究上。要找研究合作對象也很容易,可能需要找位寫程式人員,他就在隔壁大樓,而自己也早就透過朋友或是宴會上就認識對方。
沈同學在訪問中也特別指出,美國不是也只有優點,近年來研究經費降低,所以研究是相當競爭。大家會想要努力取得好成果來維持研究室。也有聽說,老師因申請不到經費,必須請博士生畢業或博士後研究走路的例子。而對亞洲人較劣勢的地方就是語言,因為英文不是亞洲人的母語。但在這競爭環境,表達自己的想法是非常重要的,必須要有能力在兩三分鐘內告訴別人,自己的研究重點是什麼,有趣的點是什麼。這在臺灣是比較少訓練一塊。所以沈同學說剛到這裡花最多時間的是學習與人交流的軟實力,具備這些軟實力甚至比硬底子更為重要。
博士生最重要的訓練─找題目
沈同學提到在哈佛認為最重要訓練是找題目。因為找題目很難,需要花時間找資料,才能找到有趣重要又做得出來的題目。沈同學以她自己為例指出,剛開始她的老闆腦中已經有些想法,但不會明說,只會起個頭,說:「我覺得線蟲某方面很有趣,妳去想一想。」所以會去找這方面相關文獻,知道目前別人發表了什麼,那些問題很重要但未解決。之後就可以提個計劃跟老闆討論。這時老闆可能會說,這是蠻有趣的,然後問說下一步是什麼呢?因為想到有趣的題目其實不難,第一個實驗也很簡單,但真正要想清楚的,是這題目有沒有延展性,能否往下做。沈同學提到她老闆最常問的一句話就是「What is your prefect answer?」 就是問說一切都照計劃來,那最後最好結果為何,而那個結果值不值得花兩三年去做。如果連最完美情形下得出答案都很無趣,就要考慮換題目。從這樣反覆辯證、腦力激盪中,慢慢地就會體會哪些題目是無趣但做得出來,哪些研究有趣但做不出來,哪些是既有趣且有可能做得出來。當然自己想得題目會得失心很重,會更有衝勁想完成它。
另一個重要訓練,沈同學認為要學會從砂礫找珍珠,因為有時老闆可能會給100個意見,但當中可能就只有一個有用,所以要學會分辨。這是件受用無窮的事,因為人生路上很多人都會給意見,只有自己才能判斷那些是有益的。而有機會當指導者時,也必須在迷霧中給別人意見,學會分辨,才能給別人好建議。
博士畢業的進路選擇─顧問、投顧或是新創公司。
沈同學對於自己的進路規劃,則是想擺脫過去的想法找博士後研究,想往顧問、投顧或是新創公司發展。而這兩種職業都可以應用所學的科學訓練,或是開發一個有用產品,會是件蠻好玩的事。
顧問的工作,一般大家想法,應該是財經或企管相關科系的天下,然而美國反倒是有些公司比較喜歡 PhD。這當中招最多應該就是麥肯錫公司。這些公司的想法就是雖然 PhD 沒有商業背景,但顧問做的事情與 PhD 要做的事情類似,都是提出問題,擬個假設,然後設計實驗,蒐集資料,並根據這些數據,來分析合不合提出的假設,如果不合,要如何修正,如何用另一個實驗驗證。通常顧問的工作,是依據公司提出的一些問題,如:營業有虧損等。要去問各個工作人員,分析各種營運資料,了解這些資料透露出的訊息,從中找出會虧損可能原因,如:管控沒有做好。那接下來就要探討管控下有那些細項,要如何改善。這與 PhD 訓練類似。而以一位PhD 來說,他本身具有自己的專長,如生命科學領域來,閱讀生物方面文獻會較容易懂,對於醫學文獻,也會知道如何去查,如何驗證。若是一位商業背景的人,可能沒有辦法做這麼專業的事情。這些公司原則上認為是教 PhD學商業會比教商業背景的人學科學來得簡單。所以他們會給 PhD機會面試,認為無關專業背景,只要可以學也願意學的人,也具備高好奇心與高熱誠,可以很快地學起商業相關知識,成為公司要角。很多時候PhD 畢業不走學術界的,都會試試顧問工作,因為這就像是去念一個 MBA 學位,但過程中不是你付學費而是別人付你薪水。然而這其實是份很辛苦的工作,看起來周末是可以放假,但在周一到周四通常都需要在客戶所在地,週五才能回公司,工時可能長達 70-80小時,所以能保持彈性,在超時工作時,也不會當機。所以有些人會利用顧問工作,累積兩年的商業工作經驗,再去轉換到藥廠等工作,或是自行創業,或是到投顧工作等等。不過也因蠻多人想去,其實也是個相當競爭的工作,不是一個想拿就拿得到的工作。
新創公司有幾種模式。第一就是從學校研究成果延伸出去,例如在 chip 上已做出一個小小器官,因為在實驗室做出來不一定可以量產,或是在人體上成功運用,需要進一步研究。所以拿這些出來開發。第二種就是某些有價值想法在與別人聊天,突然蹦生出來。這兩種都需要到各處宣傳想法,募集資金,來做事情。等拿到第一筆錢就是正式開公司的時機。可以想見這是風險很高的事,大部分的新創公司都以失敗收場,可是有趣的地方在於時間很緊湊,因為可能資金兩年內就會用完,所以要盡快在兩年內做出下一步,所以很清楚兩年內沒有成果,就是失敗。這就表示這工作很競爭,效率也很高。也因為新創公司資源有限,所以會比較願意去聘真正需要的人,會希望人才除了科學訓練外,以希望可以做客戶交流等多樣化事情。可以除了應用博士班學到的技能外,更可延伸學習到多樣化的能力。同時拓展人際網絡,因為很多時候,人際關係事關成敗。這是可以接觸到迥然不同於學術界的機會,可以獲得很多經驗
通常如果不是在太差的新創公司,通常找下一份工作就不難,因為多了一份工作經歷在簡歷上。大家認為 PhD 第一份工作最難找,因為沒有任何背景,沒什麼故事可以講。只能強調自己的潛力。當在一家公司待過,別人就再也不是看學歷,而是工作上做了什麼,做得好不好。跨出去後,會發現人脈很重要,基本上會到處見人。而下一份工作或許就不是在網路上找職缺,反是口耳相傳。譬如跟朋友吃飯,提到她公司什麼工作出缺了,感覺蠻適合你,要不來試試看,這樣得到。當然不是現在新創公司工作,下一份也只能在新創公司。在美國去哪裡都是根據自己的興趣跟職涯規畫,可以去藥廠接受穩定的工作,有固定的升遷管道,但相對地可能就階級化明顯,到處都有主管。而在新創公司中可能就只有20人,搞不好CEO就坐在你隔壁,就不這麼組織化,生活就比較流動一點。有點像是實驗室生活擴充版本。
後進之建言─不怕失敗、保持好奇心、走出舒適圈
沈同學提到,在美國神經生物學是越來越紅的方向。目前美國積極投入相當多資金,想要了解人腦裡的神經網路如何連結。而業界如:諾華、輝瑞等藥廠,對於神經疾病,如:帕金森氏症與阿茲海默症,或是心理疾病,如:憂鬱症精神分裂症、躁鬱症等,目前沒有根治藥品甚至緩解藥物都稀少的情形不太滿意,等不及學界對基本病理的進展,已經開始發展自己的研究計畫針對這些疾病招募研究人員研究基本病理。所以未來想進入這領域的人是很競爭。同時目前神經科學相關領域越來越重視有電機、數理或是電腦程式相關背景的人才,因為神經也是一種網路,一些有電機、數理或是電腦程式想法都可以應用到神經上面,或是幫助解析神經這麼多元複雜的系統。所以未來想進神經相關領域,最好能多去學習這方面知識。此外儘早進入實驗室也是有幫助。因為有時念得有興趣不代表對做實驗有興趣。看得下課本不代表待得住實驗室。所以要早點釐清體會這件事。
心態上,沈同學則是認為要能懂失敗,能不怕失敗,並能從失敗中學習。她提到她人生也是這樣一路跌跌撞撞過來的,也是自己能有健康的心態,與眾多的朋友陪走過任何失敗的壓力時刻。另一層面沈同學非常認同美國人對研究常保好奇心的態度,且不是只針對自己眼前的題目,而是針對這世上有趣的事,不斷的問什麼東西是有趣的,實驗要如何做才能做得更好。這樣才能讓自己常保動力推動自己前進。這是沈同學鼓勵大家要做到的。最後就是要勇敢踏出舒適圈,因為舒適圈會建立表示,已經沒有東西可以學了,在圈內沒有不知道的東西。要踏出去才能接觸不一樣的世界,學習到新得東西,有機會找到重新定位或改變自己的契機。沈同學強調,臺灣是個寶島,很容易在一個轉角或下一個路口,找到自己幸福的一瞬間,但有時必須要忘掉或拋下生活中的小確幸,踏出去思考自己是否還能貢獻更多。
撰文:蔡文豪
編輯:林琬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