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訪談 活動 活動消息 職涯沙龍

科學傳播講座紀錄:談科學傳播

「一日生科、終生科科」、「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是兩句大家都很熟悉且能反映台灣社會部分脈絡的俚語,兩句話的交集又會是怎樣的光景,正巧是本次科學月刊趙軒翎副總編暨執行總監為我們介紹的學思旅程。

【講者學經歷】

趙軒翎

科學月刊副總編輯暨執行總監(2018-present)

泛科學編輯(2016-2017)

科學月刊編輯、主編(2013-2016)

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2014-2016)

國立陽明大學生命科學系(2008-2012)

【科學傳播的啟蒙】

大學三年完成國科會計畫後,發現實驗室的研究生活並非自己的熱情所在,因緣際會下,參加國科會在交通大學舉辦為期兩個月的科技新聞培訓班,自此開啟對科學傳播領域的視野,並在開學以後陸續修畢陽明大學開設的傳播相關通識課程,從而對於選擇這條職涯之路更加堅定。從陽明大學生命科學系畢業後,曾短暫擔任補習班英文教師,直到取得進入科學傳播領域門票,進入《科學月刊》陸續擔任編輯及主編。期間也至臺灣大學新聞所進修,進修過程曾轉換到泛科學擔任編輯,最後回到《科學月刊》擔任副總編暨執行總監,也帶回從泛科學面對不同受眾屬性的寶貴經驗:在泛科學編輯需要具備更即時性的科學角度切入時慣閱聽人迅速的回饋反應,對長期在紙本耕耘的人來說需要時間調適。

【科學月刊】

軒翎先為我們介紹科學傳播領域先驅-科學月刊的沿革,始於 1970 年,一個台灣基礎建設尚在開發,網路也不普及的年代。經濟仰賴加工出口,賺進大把外匯,然而書局陳列的科普書籍相當有限,有限的閱聽管道也限制了科學學習的框架,是一個科學學習相對不友善的環境。此知識匱乏的時空背景下,「來來來,來臺大;去去去,去美國」這句俚語反映了當時優秀學生的學涯動向。而在這群留學生中一部分人有感於國內外學生接觸科學資訊的機會有著雲泥之別,著手將在美國相對容易取得的學術論文、科學期刊、科雜誌與書籍段落,寫成一篇篇科普文章再寄回臺灣出版,成為《科學月刊》的雛形。他們以「科學救國」為號召,終於在 1969 年九月試發行第 0 期,後續的迴響也讓創刊前輩更深信台灣確實有科學傳播的需求,於是在 1970 年一月正式發行,初登板即達成一萬八千份的佳績。

所以,我們要辦一份《科學月刊》,不僅要作為學生們的良好課外讀物,也要成為一項有效的社會公器;不但要普及科學,介紹新知,並且要啟發民智,培養科學態度,為健全的理想社會奠定基礎。 ——科學月刊第 0 期發刊詞」

從第0期號的序言中,《科學月刊》即展現要做出「不只是科學的社會實踐」的自許,隨後在 1980 年淡紅林續論1989 年預算案獨尊人造衛星領域議題及 2016 年臺灣大學論文造假醜聞等事件中持續扮演社會公器,追蹤報導以外也提供社論發表及連署的平台。

軒翎與科學月刊結識於 2013 年取得科學月刊編輯的面試通知後,為了更了解《科學月刊》,翻閱第一本《科學月刊》,正是 2012 年 11 月號第 515 期。印象深刻的是當時內頁仍是黑白印刷,入職擔任編輯的軒翎與同期負責美編的同事有志一同想要改變當時的《科學月刊》,終於在 2015 年 1 月號成功爭取到全彩印刷,進入彩色插圖與革新編排的世代。後續在軒翎擔任副總編暨執行總監任內也陸續推動《科學月刊》的轉型,2019 年適逢科學月刊創刊 50 周年,在第 600 期出版新的logo,打造《科學月刊》新的形象也象徵《科學月刊》正式邁入下一個階段,並在 2022 年 12 月號再次改變雜誌裝訂方式成膠裝。「科學救國」在此時空背景下已轉變為以「不用愛上科學,讓生活就是科學」為號召,《科學月刊》也陸續推出更多生活化的專欄及活動。例如以精釀啤酒製程中酵母的角色或夜市小吃黑白切等主題推出工作坊,或是結合地質科學開發科學旅行團。

此外,《科學月刊》也正在加強與中學的聯繫,合辦中小學微課程、協助科學演講及活動策畫等。其中「星火相傳」是科學月刊現在正持續進行的公益性專案,主要針對既非都市也非偏遠地區的「非山非市」學校,提供科學資源並協助學校教師推展科學閱讀與科學表達課程,進而提升學生接觸科學的深度與廣度。

【若有志從事科學傳播編輯工作,需要具備的特質或能力】

軒翎以自身經驗分享擔任編輯須具備的特質,最重要的並不是文字能力,而是溝通。在編輯過程中,需與內外部利害關係人、作者、審稿人、編輯委員會的學者進行討論溝通,例如向學者確認或訂正資訊時,如何切中要點卻又不迂迴的表達訴求,都需要良好的溝通能力才能完成。軒翎建議平時向別人敘述較長的事件時,可觀察對方的反應,若講了幾次才能被理解,表示第一次的表達可能有問題,可多加善用平時與人溝通的機會進行練習。至於文字表達部分,科學傳播工作者至少不能討厭文字,重要的是呈現邏輯,這部分可以由閱讀與寫作培養能力。另外,也需要訓練自己蒐集、閱讀及理資料的能力,這部可以用新技ChatGPT、ChatPDF協助自己的處理速度,但需注意的是,也要針對AI的產出進行事實查核。

【若有志參與科學傳播,能做些什麼】

在演講中,軒翎提及在出版業最被重視的非相關經驗莫屬。因此,若大家對於科學傳播有興趣,那麼就心動不如馬上行動,嘗試寫稿與投稿吧!詳情可參閱科學月刊網站(https://www.scimonth.com.tw/)投稿須知。

【Q&A

Q1:念新聞所對於從事科學傳播行業的幫助是什麼?是否建議有志之士也申請新聞所?

A1:進科月開始採訪工作之後發覺自己是臉皮薄的人,問問題需要有點厚臉皮,但自己不太擅長問問題,尤其面對老師們。但寫報導應該是要跟受訪者站在平行的位置,以平等而非教學的角度針對一個議題進行討論。新聞所的學生來自各個不同領域,經濟、社會、生科、化學等等都有。上課討論時,不同背景的人會有不同的切入點,面向會更廣,可照顧到不同讀者的觀點,這是就讀新聞所最大的收穫。不過有志從事科學傳播者,不一定需要念新聞所,這部份可用時間與經驗磨出需要的能力。

Q2:出版業升遷對於學歷的要求?

A2: 出版業規模大多很小,編輯、主編、副總編、總編,需要靠經驗累積,學歷不是唯一的指標。

Q3: 出版業有什麼其它福利嗎?例如員工旅遊或加薪?

A3: 以科月的例子而言,營運比較上軌道之後一直加強員工福利,雖然還沒辦過員工旅遊。會給員工額外的獎金與分紅,並努力維持定期調薪。

Q4: 收到一份稿件時,若有需要修改之處,然撰稿人認為應該保留,如何決定撰稿人意見是否要採納?

A4:先跟老師溝通,若溝通無效,內部討論是否要堅持,或找到折衷方法。若迫不得已,可能會出動顧問、老師們與撰稿人溝通。編輯須具備即時反應能力,而總編會做最後決定。

Q5: 大眾科學雜誌與大眾科普雜誌的差異。

A5: 科普有種上對下的感覺,往下普及,有階層問題,因此偏好使用科學傳播,而非科普這個詞

Q6除了學生之外,在看科月的受眾,與其它紙本媒體是否有競爭關係?目前的傳播環境下面會如何思考把內容重運用,跳脫紙本的方式。

A6:科月主要以中學為目標族群,大約佔了一半。科月目前面對的問題大致有品牌老化、缺乏與讀者互動、財源須拓寬,以及人力與資源缺乏的問題,因此這幾年開拓收費活動,工作坊、旅行團、加強與中學的聯繫,嘗試透過協助規劃執行中學微課程、講座,與企業合作舉辦科學競賽、接政府標案,或跨界與不同單位合作專案,嘗試找到適合科月的方向,調整科月的營運體質。

講者和與會者的合影

撰稿|周少凱、張乃有
審稿|趙軒翎、周少凱、張乃有、劉姿婷

About the author

周 少凱

周 少凱

大家好,我是周少凱。

畢業自臺大藥理所、生科系、傳染病學程。對轉譯醫學、新藥開發很有熱忱,希望能藉由 The Investigator Taiwan 平臺群策群力,推動國內外生物醫學跨領域的交流整合。

About the author

Avatar

張 乃有

大家好,我是張乃有。台大的藥學研究所畢業,大學是生化科技系的。研究所的研究是關於類風濕性關節炎大鼠的腦部病變。作為The investigator的一員,除了想多認識相關領域的人之外,也希望可以督促激勵自己多接收生醫相關的最近消息,也試著將很艱澀的東西科普化,讓更多人知道。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