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訪談 藥學 藥物劑型開發

2024 人物採訪 | 黃駿奕

研究之始: 天然物鑑定與化學分析
剛進大學的時候,駿奕希望自己在畢業後能有力證明自己具備批判思考與研究分析能力,而決定踏入科學研究的大門。經由盤點自己的擅長與興趣,駿奕覺得自己比較想做化學方面的實驗,決定從天然物鑑定與化學分析作為研究起始點。甚麼是「天然物萃取」呢? 駿奕描述首先會選定一個過去曾被記載具有某種治療活性的中草藥,將中草藥內的成分依據親水性與疏水性,使用不同溶劑和管柱進行成分的分離。可以把萃取過程想像成從一個大染缸中取出一部分,純化後再進行研究。在初步分離時,會將粗萃取物進行初步的生物活性分析,找出有效的粗萃物,再進行更細部的純化與分離。這些被分離出來的化合物會透過一維或二維核磁共振儀(1D- or 2D-NMR)和高解析質譜儀(HRMS)進行結構鑑定,與過去文獻比對後確認這些結構是否為已知化合物。如果能找到新化合物結構或已知化合物但尚未有文獻深入進行生物活性探討,便可進行後續的生物活性分析研究。駿奕分享自己的研究歷程可說是苦樂參半,經歷了實驗失敗卡關、換題目等顛簸後,最終將自己從大二至大四所累積的研究成果寫成一篇學術論文並刊出 [1]。回顧這段研究經歷,駿奕相當感謝實驗室的老師與學長願意讓自己進入實驗室學習,並且熱心指導如何進行文獻閱讀和執行實驗,為後續的研究之路奠下重要基礎。

延伸閱讀:天然物主題月:天然物的發現及藥物應用

跨域發展: 藥劑與化學反應分析
在天然物研究領域學習一段時間之後,駿奕希望能換個領域探索不同層面的研究,因此轉換跑道進入藥劑實驗室進行藥物劑型開發。甚麼是「藥物劑型開發」呢? 駿奕分享研發劑型跟開發料理很像,透過文獻閱讀篩選出適合製備出目標劑型的材料之後,在實驗過程中依據步驟加入不同材料經過反應,最後可能會如預期般地看到想要的結果,也有可能會得到新穎的發現。駿奕分享實驗室近期所發現的褐化反應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當時的實驗室成員將水膠(hydrogel)浸泡於二甲基亞?(DMSO)和丙酮(acetone)之後,發現原先無色的水膠會轉為褐黃色,相當類似食物烹調過程中常發生的梅納反應(註一)。駿奕後來在跟老師討論實驗規劃的時候,老師提及或許可以嘗試探討褐化反應過程中究竟產生哪些物質。為了回答這個問題,駿奕結合自己在先前實驗室學到的化學分析,加上自己在大學時期額外修習課程培養出的程式資料分析能力,針對單胺基酸系統下褐化反應所產生的產物進行分析,最終順利完成碩士論文,並且將碩士期間的研究成果寫成一篇科學論文並刊出。

註一、梅納反應是常見於食物烹調過程中的化學反應。還原糖的羰基(carbonyl group)在高溫下會與胺基酸的胺基(amino group)產生一系列的化學作用,最終形成棕褐色的大分子化合物,並且產生顏色、口感和氣味上的變化。

圖片來源:黃駿奕

職涯第一站: 法規科學
從碩士班畢業之後,駿奕目前正在財團法人醫藥品查驗中心(CDE)擔任專案經理(PM)。CDE 是個什麼樣的單位呢? 駿奕分享當廠商向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申請藥品查驗登記(註二)時,TFDA 會將部份業務交由委託機關 CDE 負責,CDE 會針對廠商提供的資料進行討論、撰寫審查報告及提供最終報告建議,最後交由 TFDA 裁示。在進行審查的過程中,審查員們會負責完成各個案件的審查工作,PM 的工作則是進行各個案件的時程管理。CDE 的 PM 們作業繁雜,要發文給廠商、回應廠商對於行政資料的疑問、也需要管控好案件之時程。而擔任 PM 的過程中會培養哪些能力呢? 由於時常要跟各個廠商窗口接洽,所以如果要把事情做好需要有效率的溝通。此外,從事這份工作可以瞭解法規對於各個審查項目的要求,並且訓練自己在有限的時間內做好各專案的時程管控。駿奕分享自己在執行各種專案的過程中邊做邊學,逐漸對於藥事法及藥品查驗登記審查準則等不同法規的訂定邏輯與脈絡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從踏入職場至今,駿奕分享自己在工作時,因為知道手上這些案子裡的藥物將來是要使用在病人上的,所以會特別慎重。而這份工作的壓力主要來自於在跟各個廠商窗口的接洽,要能理解廠商想問什麼、審查進度到哪裡等等。雖然會有壓力但也會從工作中得到滿滿的成就感。如果學弟妹們對從事法規科學相關工作有興趣,有哪些事情是可以先嘗試或做準備的? 駿奕建議在學期間除了可以研修學校相關課程或參與 CDE 開放報名的相關法規課程外(CDE 學苑),也可以嘗試投遞藥廠法規相關單位的實習,實際將知識應用出來之後會對於法規科學有不一樣的心得。

註二、政府為了加強醫藥生技產品的管理和審核,於民國 87 年設立「財團法人醫藥品查驗中心」,依藥事法施行細則第 23-1 條,接受主管機關 TFDA 委託,辦理新藥查驗登記業務。

給後輩們的建議
不論是在研究或職涯道路上摸索著的後輩,駿奕分享「雖然我自己的經歷看似關聯性很低,從化學分析、藥劑學再到法規科學,但因為有基礎科學研究以及臨床藥學實習的基礎,在擔任 PM 的過程中,看到各部分之審查報告(如化學製造與管控、藥動藥效學及臨床)所提出的議題及須廠商說明的部分都會有更深一層的理解。人生沒有對照組,我們唯一能做的是在每個選擇點用心思考、勇敢下決定,並從經驗中好好體驗與學習。」

 

參考資料:

1. Huang, C. Y., Chang, T. C., Wu, Y. J., Chen, Y., & Chen, J. J. (2020). Benzophenone and Benzoylphloroglucinol Derivatives from Hypericum sampsonii with Anti-Inflammatory Mechanism of Otogirinin A. Molecules (Basel, Switzerland), 25(19), 4463. https://doi.org/10.3390/molecules25194463

2. Huang, C. Y., Liao, H. W., & Hu, T. M. (2023). Chemical reactivity of the tryptophan/acetone/DMSO triad system and its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nanomaterial synthesis. RSC advances, 13(43), 29802–29808. https://doi.org/10.1039/d3ra06596k

 

撰稿|張芷榕

審稿|葉國掄

 

About the author

張 芷榕

張 芷榕

畢業於陽明交通大學藥學系。
期待能在Investigator TW認識更多對生醫研究有興趣的人,和大家一起切磋學習。

About the author

葉 國掄

葉 國掄

熱愛拉麵與科學的陽明交大藥學系學生,先後打滾於iGEM、奈米劑型、天然物的實驗室,目前在台大/中研院進行免疫細胞治療的研究。希望能在investigator與大家互相分享新知!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