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Investigator 採訪了在台灣大學動科所進行山椒魚研究,即將赴日攻讀博士的陳柔安,分享在生態、親緣遺傳研究的有趣經歷!
踏入研究的契機
柔安的研究旅程是從升大三的暑假開始。那個夏天,她參加了台灣野生動物保育相關的實習,主要工作是針對查緝到的走私台灣保育類動物,評估牠們的健康狀況與野外適應能力,並研究這些物種「異地野放(translocation)」的可行性,探討瀕危物種離開原生棲地後,重新回歸自然的潛力。這次實習讓柔安深入瞭解了野生動物保育研究的進行,並通過文獻回顧和實驗設計學習到許多知識。這段經歷讓她對研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到了大三,學校規定學生需從系上實驗室選擇一個完成專題討論課程。然而,動科系多數實驗室關注的都是與畜牧相關的課題,這並不是柔安感興趣的野生動物領域。她最終選擇了系上唯一與分子生物技術相關的實驗室,進行「肉品屠體蛋白質降解」的研究。這項研究針對不同牛種的蛋白質降解速度進行研究,進而評估肉品熟成天數的最佳口感。雖然對肉品本身興趣不大,但這段實驗室經歷讓柔安確定自己熱愛研究。
山椒魚研究的旅程
大學期間的研究經歷啟發柔安進一步攻讀碩士學位。她考慮過是否要選擇生態相關的研究所,但最終選擇了台大動科所,因為這裡能同時學習到動物飼養與野生動物在遺傳保育的專業。在動科所裡,她加入了以野生動物為主的朱有田教授實驗室。朱有田教授的實驗室主要從事物種的親緣地理遺傳研究,透過對特定物種的遺傳親緣分析,研究其過去的遷徙路線、於冰期交替間經歷的演化歷史,解析臺灣島上同物種的不同族群在遺傳上是否分化,並以分子遺傳的技術,建構瀕危物種的遺傳保種資料庫。
柔安的碩士研究主題是臺灣特有種的山椒魚,屬於兩生綱有尾目,這些物種根據過去文獻推測,於在冰河時期來到臺灣,隨著冰河時期結束、棲地環境溫度升高留在台灣的山椒魚遷徙到氣溫較低的中高海拔山區「庇護所(refugia)」,是重要的孑遺物種。她的研究包括台灣五種山椒魚種間與種內各族群的遺傳結構探討、遺傳親緣的比較,以及是否發生跨種間的雜交事件等。其中柔安喜歡的是參加野外調查的過程,以及在研究時獲得回饋和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柔安分享,最早團隊研究山椒魚的經驗是承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團隊呂光洋博士與賴俊祥博士的協助,自 2016 年合作以來,前往臺灣各個山域進行山椒魚分布調查,並以此建構各山域族群間山椒魚的遺傳親緣地圖。不過,山椒魚的數量稀少,且地表活動與季節有關,又容易受到地表淺層溫度、濕度甚至土壤含水量影響,研究人員上山一趟沒有找到任何一隻山椒魚也是常有之事。
令柔安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研究團隊在太魯閣國家公園調查時,一位團隊的夥伴搬開石頭後,驚呼找到未曾記錄過的南湖山椒魚(Hynobius glacialis)「卵串」。結果,眾人圍上去仔細觀察才發現,這只是發霉的螺旋義大利麵而已啦,讓大家不禁哈哈大笑。
在碩士班進行山椒魚研究後,柔安也喜歡上這個物種,希望以後繼續往兩生綱有尾目的族群遺傳學術方向發展。除了繼續完成手頭上的研究外,也經由在研討會上與日本學者的交流,決定前往山椒魚研究起源地的日本攻讀博士班。
給後輩的建議
柔安回顧她的學習歷程,認為學士階段的重點在於發現自己對研究的興趣,以及認識研究的基本階段;而碩士班則是訓練如何提出好的問題,設計假說,並進行完整的研究。研究生態領域是條辛苦的路,得到的資源較少。因為研究過程中需要許多進行棲地調查,因此要不怕累、體力要好,也要學會樂觀消化壓力和負面情緒。
柔安建議,不要想太多,趁年輕時努力去挑戰,用心經營每個階段的成長和學習,不必太有任務導向的心態,每件事在未來都會有回饋。生態學上有「生態棲位」的概念,每個物種或個體都有適合自己的位置。如果在某個領域碰壁或遇到挫折,也許是還沒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態棲位」,希望大家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延伸閱讀:
撰文|劉馨香、陳宜萱、葉國掄
審稿|張芷榕、陳柔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