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estigator 採訪了 THE BIOLOGIST 部落格作者紐約生,目前是 NYU 醫學院免疫學博士候選人,一起來聽聽他投入研究和創辦部落格的心路歷程吧!
# 研究之始
紐約生在高中時參加了中研院的高中生命科學研究人才培育計畫,這是他第一次接觸科學實驗室。這段經驗讓他初步了解實驗室的工作和器材。不過真正進入實驗室做研究,是紐約生從台大昆蟲系畢業後,至台大藥理所攻讀碩士開始的。在台大藥理所碩士班期間,紐約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幹細胞研究上—— 探討間質幹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 MSC)對免疫細胞的調控作用,以及這些幹細胞降低發炎反應和增強抗發炎反應方面的潛力。
# 專業深耕
在台大念碩班期間,紐約生覺得透過研究發現新事物、不斷嘗試並解決問題的過程非常有趣,因此萌生了赴美攻讀博士班的想法。不過,在異地念博士班需要投入極長的時間,再加上面對完全陌生的文化環境可能產生的不適應,他決定先申請美國碩士,用比較短的時間來確認自己是否真的喜歡且可以適應國外的環境。
申請美國碩士研究所的時候,在選擇學校與科系的部分,紐約生認為最先應該考慮的是其中的教授。紐約生建議可以先從學校各系所網頁中瀏覽每個老師的實驗室網頁與論文,確認自己對於至少三位以上老師的研究主題是有興趣的,再來準備申請該系所會比較妥當。另外,台灣學生很容易忽略選擇學校周遭環境的重要性。如果像紐約生一樣喜歡都市生活與多元文化,可以選擇座落在紐約、芝加哥、波士頓等城市裡面的學校。如果比較喜歡大自然、鄉下的生活,這些學校可能就不是那麼適合。選擇學校以後,接下來會需要花時間與心力撰寫申請相關文件。紐約生特別提醒,就算是想要申請類似的學校和學程,也得像寫情書一樣對每篇文章客製化:該校獨有的研究特色、教授的研究發現、研究中心的重點領域、學程的獨特性與為什麼想要申請該學程?⋯⋯都是需要客製化的方向。
相較於台大藥理所,紐約生認為 NYU 的特別之處在於他們的碩士學程非常彈性:學生們沒有強制要進實驗室做實驗、寫研究論文(research article),可以在碩士期間專注於閱讀文獻、撰寫文獻回顧/文獻探討(literature review);核心課程之外修課也很有彈性,在就讀過程中獲得的一切是靠自己決定。
在就讀碩班期間,紐約生確定了自己可以適應國外的生活,而且很喜歡 NYU 實驗室的研究,因此決定繼續攻讀博士班。被問到如何判斷自己喜歡研究的時候,他認為,重要的是每天從早到晚待在實驗室的感覺:每天在實驗室裡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卻還是一直遭遇到失敗的挫折感與負面情緒;不斷嘗試後解決問題的成就感、以及發現新的假說或理論時獲得的愉悅感。後者是否能夠產生足夠的能量來支持前者?他笑說,自己其實也還在學習如何面對失敗,如何在失敗之後迅速振作,繼續往前走。理解到科學研究的本質就是 99 次的嘗試可能只會帶來 1 次的成功,還有需要再加上一定程度的運氣,如此一來,或許就可以比較釋然的看待失敗與挫折。真的很不順遂的時候,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對紐約生來說是逛博物館、吃好吃的餐廳。在這時候,就能知道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環境就學的重要性。
延續了碩士期間的興趣與積累,紐約生選擇在免疫學實驗室做博士研究,研究對象是連結先天免疫系統(innate immunity)和後天免疫系統(adaptive immunity)的關鍵免疫細胞:樹突細胞(dendritic cells)。紐約生近期的研究,發現了一個全新的樹突細胞調控機制—— 一個被稱作 Trim33 的轉錄因子,在樹突細胞的發育與分化上扮演了極重要的角色。這篇研究被刊登在 Science Immunology 上,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看看原文 [1]。
# 專欄寫作
關於寫作這件事情,紐約生提到自己一直以來就很喜歡分享有趣的生活及新發現的知識。高中時期便開始透過無名小站分享社團生活,漸漸建立寫部落格的習慣。來到美國之後,由於在疫情期間看到實驗室同學們積極地協助新冠疫情的控制與防護(比如進行病毒株篩選、PCR、分配口罩…等等),自己受到鼓舞想做出一些貢獻;再加上當時美國人心惶惶,社會中常會有不實相關消息與假新聞(好比罹患新冠肺炎之後要喝漂白水,或者打新冠疫苗後會死亡的風險),紐約生覺得或許可以結合自己的生物學專業與寫作能力,嘗試寫一些科普文章,分享科學新知,傳遞正確資訊與知識。
關於文章內容的安排,紐約生提到,自己的部落格文章含括科學新知與生活趣事兩大部分,透過淺顯易懂的文字傳遞科學正確新知,搭配一些在國外生活的經歷分享,為部落格增添更多趣味。至於在念博班期間究竟要如何兼顧部落格的經營呢? 紐約生建議,要建立自己的優先順序。以他為例,他會先顧好自己的科學研究本業,行有餘力再進行部落格文章創作,不過有時迫不得已還是會需要犧牲一些睡眠時間。在這次訪談中,紐約生也提供了一些寫作上的小撇步。舉例來說,如果在很忙的時候腦中突然浮現某個寫作題材,可以先將關鍵字或大綱記錄下來,等有空閒時間時,再坐下來好好梳理這些想法進行創作。
從創建部落格至今,紐約生認為在加入文字創作者的行列之前,一定要認知到未必每篇科學文章均能引起大眾的興趣。有些主題可能自己覺得很有趣、科研結果或方法十分新穎值得學習與發揚,但社會大眾未必如此認為,因此不要期待大家對每一篇文章都會有共鳴。雖然在寫作歷程中會遇到一些顛簸,但完成文章所獲得的成就感,以及希望讓科學更平易近人的初衷,是紐約生持續寫作的動力來源。由於科學領域的專業術語太多,紐約生希望能夠藉由持續撰寫科普文章來減少大眾對科學的距離感,進而提高社會對科學相關議題的關注,並且減少社會大眾對科學或科學家的誤解與刻板印象。此外,由於科學這條路對很多人來說有太多未知與不確定性,容易讓人卻步,紐約生也希望能透過這些創作,鼓勵更多年輕學子往科學這條路發展,透過分享前輩學者的科學經歷,讓年輕學子可以學習參考。
# 給後輩的建議
對於想要建立專欄或自媒體的後輩,紐約生提出了一些寶貴的建議。首先,要學會如何讓科學知識變得更容易被大眾理解和閱讀。他建議在寫完文章後,試著以沒有專業知識的角度來閱讀自己的文章,且要反覆閱讀,從而發現可能需要改進的地方。紐約生也建議,將寫文章看作是寫學術論文的縮影—— 專注於如何吸引讀者、如何清晰地表達想法、以及如何有脈絡地從解釋背景知識循序漸進地帶到新的科學發現。關於自媒體的平台選擇,紐約生認為,儘管現在有眾多的社群平台可以使用,但部落格依然是不可取代的。因為其可以擺放大量文字與圖片的特性,相當適合科學文章這種知識密度高的內容;另外,當用Google 搜尋關鍵字時,部落格也往往是比較容易出現在首頁的網站。至於該如何推廣自己的部落格?Facebook 和 Instagram 的功能固然可以吸引讀者閱讀部落格文章,但這些平台也可能因為演算法的改變而降低內容觸及率。因此紐約生也設立了自己的電子報,直接把部落格文章寄給讀者閱讀分享。
最後,對於想要從事科學研究或出國念書的後輩,紐約生強調,要持續專注並且不讓挫折影響自己。他建議不要讓失敗阻止自己追求目標的決心,並鼓勵大膽行動,勇敢嘗試。他分享了自己當初找尋實驗室教授時,因為很擔心失敗和挫折,一開始想太多,所以在聯絡的過程中猶豫不決跌跌撞撞。所幸,最後還是鼓起勇氣寄信,並得到了很好的回饋。因此,在訪談的最後,紐約生分享了自己現今做決定時都會提醒自己的一句話 “Let them tell you no!” 勇敢地跨出那一步,就算會被拒絕也是讓對方來說,而不是自己對自己說 no。希望大家都勇於向前邁進,不要懼怕被拒絕或失敗!
延伸閱讀與參考文獻:
紐約生的部落格:https://www.thebiologist.org/
紐約生的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biologist.ny/ 與 IG:https://www.instagram.com/biologist.ny/
[1] Tiniakou I, Hsu PF, Lopez-Zepeda LS, et al. Genome-wide screening identifies Trim33 as an essential regulator of dendritic cell differentiation. Sci Immunol. 2024;9(94):eadi1023. doi:10.1126/sciimmunol.adi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