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敏瑜博士專訪|現任 Cell Reports 期刊科學編輯】
Editorial experience
Scientific Editor, Cell Reports, Cell Press (2023-now)
Assistant Editor (2020-2022) and Scientific Editor (2022-2023) , STAR Protocols, Cell Press
Editor, InPrint: A scientific editing network,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2018-2020)
Research experience
Postdoctoral Fellow, Washing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2014-2020)
Postdoctoral Fellow,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2012-2014)
PhD in Cell Biology and Neuroscience, UC Riverside (2006-2012)
在今(2024)年 11 月,我們很榮幸採訪到目前任職於 Cell Press 旗下 Cell Reports 期刊科學編輯的孫敏瑜博士(Dr. Min-Yu Sun)。孫博士於 2020 年加入 Cell Press 旗下的 STAR Protocols 擔任科學編輯,並於 2023 年起加入 Cell Reports 的編輯團隊。在採訪過程中,孫博士熱情地與我們分享她為何選擇踏上期刊科學編輯之路、擔任科學編輯需做哪些準備,也與我們分享了身為科學編輯的日常,同時給予了年輕科學家寶貴的建議及指引。
踏上期刊科學編輯之路
「選擇成為期刊科學編輯的考量」
我在博後時期一直在思考自己未來的職涯發展,當時很明確知道自己並不想繼續走學術研究,但對於其他可供生物博士選擇的職涯發展選項卻所知有限。我知道自己很喜歡跟人討論科學,學習科學新知,但卻不知道如何結合自己的興趣以及過去所學來發掘出一條適合自己的職業道路 (career path)。因此,我在華大(Washington University)博後時期曾參加一些學校舉辦的工作坊、座談會來了解更多可能的職涯選擇,這些講座或課程常常會邀請華大畢業,但並非從事學術研究的學長姐分享個人經驗,例如:從事藥廠或法規相關工作、技術轉移、或科學顧問等。藉由這些交流,我有機會跟學長姐諮詢不同職業的內容,也得知一些非學術研究類型的實習工作機會並嘗試申請。我曾獲得華大校內的技術轉移部門的行銷實習機會,主要是嘗試將教授的研究成果撰寫成行銷用的摘要,分析並列出商業化的潛力,再與上市公司進行連結來達成技術轉移。此外我也由參加這些講座所建立的人脈得知當時華大有個學生經營的科學傳播組織 Inprint,主要任務是義務性的幫助華大的學生和教職員修改論文或研究計畫申請書。得知這個機會後我立即申請加入他們的編輯群,也是從那時開始初次嘗試科學文字編輯的相關工作。此外,我也積極爭取為期刊獨立審稿的機會。在參與審稿的過程中,我發現與作者交流並幫助他人將研究的品質提升,最終達到能發表的標準,讓我覺得最有成就感,也在多方面嘗試不同類型工作型態後覺得自己更喜歡科學傳播及編輯寫作(science communications,scientific editing & writing)方面的工作,因此奠定了我想成為科學編輯的想法。
「成為期刊科學編輯的申請過程」
我在下定決心想成為期刊科學編輯後,積極使用不少平台,例如 LinkedIn、期刊的招聘網站等,尋求編輯的職缺。當時我嘗試了不少期刊,其中包括 Nature Publishing Group及 Cell Press旗下的子刊等。當看到職缺後,我將自己的履歷(CV)與求職信(cover letter)上傳至招聘網站,在其中說明自己的條件為何符合他們對期刊編輯的要求,若期刊的人力資源部門(HR)認為我具備潛力,他們會主動聯繫我並約好第一輪的電話面試。
第一輪的電話面試中,HR 通常會詢問對於工作福利以及待遇的期望、確認身份相關問題並詢問是否需要 Sponsership 等,也會詢問為何想從事編輯工作。第一輪面試通過後,我收到來自該期刊的主編(Editor in-chief)的書面稿件測驗(manuscript test),內容主要是給受試者幾篇論文的摘要,要求說明哪些論文值得送審、哪些則是該拒絕。稿件測試通過後則是第二輪的電話面試。
第二輪的面試中,主試官通常是該期刊的主編,面試內容則是第一輪面試內容再更深入一些,會透過提供不同的工作情境並詢問受試者該如何應對,例如如何處理審稿者拖稿導致的處理進度延遲,以及如何為期刊邀稿等,進而判斷受試者是否適合該期刊團隊。若第二輪面試通過,則會進入第三輪的現場面試(on site interview)。
第三輪面試的主試官則是由多位編輯組成 (主要來自該期刊),除了會當場給受試者稿件,讓受試者在現場做審稿的判斷外,也會問比第二輪更深入的應對問題。當時很幸運地被 STAR Protocols 錄取,也因此走到了現在。
期刊科學編輯的職責與挑戰
「身為 Cell Press Scientific Editor 的日常」
在每天的一開始,我們都會收到漫天飛來熱騰騰的新稿件 (manuscript),期刊團隊每位編輯都會被指派幾篇進行閱讀,並以主題及成果是否符合期刊所要求的創新度寫一份摘要,與團隊的編輯群互相討論決定是否送審。在決定送審之後就必須尋找該論文研究領域的專家進行後續的審稿工作。除了上述的例行公事,期刊編輯們也需要寫電子郵件提醒審稿者審稿期限,審稿者多數是該領域的教授或博後,平時教學或研究工作繁忙,因此審稿的期限也會應他們的需求來適當調整。但如果某位審稿人拖欠審稿意見的時間過長,我們也需要適時更換審稿人以保證論文處理進度不被延遲。
在收到所有審稿者的意見之後,我們會閱讀以及統合審稿者的意見,並開會做出決定是否給作者修改的機會(revision)或是直接拒絕(rejection)。有時候作者收到被拒絕的通知後決定進行上訴 (appeal),希望能獲得再次被考慮的機會,在這時候我需要進一步分析作者上訴的依據及修改計畫 (rebuttal),甚至需要諮詢審稿者,來決定是否給予作者的論文重新考慮的機會。通常對於上訴的稿件,或是稿件遇到審稿人意見不一的棘手情況時,我們都會在編輯會議 (editorial meeting)的時候提出來討論,整個團隊再一起做出最後的決定。
身為期刊編輯,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職責就是進行期刊的競爭者分析(competitor analysis),我們會分析其他同類型、且與我們存在競爭關係的期刊文章與走向,與自己期刊進行比較,並且會逐步修正期刊的方向與稿件受審的標準。
「尋找適合的審稿者」
基本上期刊有自己的資料庫,其中也不乏非常有經驗的審稿者。不過我自己更傾向從論文的相關參考文獻內尋找較有名的教授或通訊作者,並查詢其近五年的發表是否與該論文的主題領域相符,再以論文內的技術專業進行細分。由於我是神經科學專業,我會收到有關與神經細胞或動物模型、腦區、認知行為等主題的稿件,所使用的技術可能與單細胞定序、電生理、行為學實驗等有關,我就必須尋找與主題及技術專業都相符的審稿者。但如果遇上暑假或是感恩節等假期時,找到能幫忙審稿的領域專家通常會較難,因此我會建議需要論文盡快發表的作者盡量避開這些時段投稿。
在作者投稿過程中,作者會提供數位與自己領域相近的潛在審稿者,我們有可能會在這份名單中挑選一位擔任審稿者,但同時我們會確保這位審稿者與作者沒有利益衝突(conflict of interest),例如是否與作者合作過研究或論文發表,此外我們也會避開找作者的競爭者擔任審稿工作。
「決定稿件是否送審的標準」
我大致歸納了幾個稿件可能無法送審的原因:
- 主題偏小眾,例如相關的文章大多發表在該子領域的期刊,且平均引用數偏低。
- 結論不夠創新:其中一個例子是利用不同實驗系統再現他人結果,會讓我們認為不夠新穎 (connect the dots)。例如已知海馬迴及大腦皮質皆與學習記憶相關,前人發現某個基因在海馬迴參與學習記憶相關的機制,而本篇研究指出相同基因在大腦皮質也有相同功能。
- 用的實驗細胞或模型不夠紮實或不足以支持該研究所下的結論。例如研究神經科學問題但使用非神經細胞來做實驗,以及純用細胞模型是否能連結人體生理。根據主題,我們對於某些結論會希望有 in vivo 的相關動物實驗印證。但對於一些純做機制相關的研究,in vivo 實驗有一定的侷限性,所以我們在這方面不會硬性要求,但相對的我們對機制的創新度及完整性就會有較高的要求。
「審稿者意見分歧時的妥善處置方式」
在文章送審的過程中,審稿者之間出現意見出現分歧是時有發生的事,為了妥善且公正處理審稿意見的分歧,我也需要跟期刊編輯團隊討論。由於文章通常會找三位審稿者,若此時審稿者多數傾向拒絕或接受這篇文章,我們不會完全採多數決的方式來做出決定,必須進行以下角度的綜合考量。
- 審稿者過往的審稿經驗以及對自己期刊的了解:我們會傾向較採信與自己期刊合作較多次的審稿者意見。
- 主題喜好度:若我們期刊對該稿件的主題非常有興趣,但論文現階段內容有所不足而無法達到可發表的標準,若審稿者有給出適當的改善建議並且我們評估作者有能力達成,我們便告知作者可給予其修改機會以增補實驗並增強結論。
- 研究新穎度(novelty):若我們在送審之前就已經對研究的新穎度有所質疑,而審稿人的意見也證實了我們的疑慮,通常我們便不會給文章修改的機會,因為新穎度通常很難透過增補或修正實驗條件改善。相反的,若是新穎度受到認可,但現階段的結論缺乏一些額外實驗數據佐證,我們就會傾向給修改的機會。
- 編輯團隊之間的一致標準:在我自己收到審稿人意見後會進行統整並寫成摘要,再與其他同領域的編輯同事們商討,甚至諮詢不同期刊但相關領域的同事 (例如Neuron期刊的編輯們) 並看同事對於這篇稿件的決定是否與自己一致。
「期刊編輯的角色定位」
剛開始任職期刊編輯時,我常以近似審稿者的角度來審查稿件。這可能是因為過去在研究工作時閱讀論文習慣專注於研究細節。然而,隨著工作經驗的積累,我逐漸意識到,期刊編輯的角色與審稿者在看待論文時的角色定位不盡相同。
審稿者主要負責提供專家意見,聚焦於研究設計、數據解釋等細節,並為期刊編輯提供專業評估,協助其做出決策。相比之下,作為期刊編輯,我需要從宏觀的角度來掌握論文的整體架構與學術定位,並評估該研究是否符合期刊的標準及其目標受眾的需求。
當遇到疑難問題時,我會向mentors(我的 manager、同時也是Cell Reports的副主編, 或是Neuron期刊團隊的同事們)請教,學習如何平衡期刊標準與審稿者意見。例如,避免對稿件提出超出期刊定位(如達到Neuron或Cell等級)的要求。同時,我也需要從建設性的角度向作者提供修改建議,確保這些建議不僅具有相關性,並能夠實際執行,從而促進稿件的改進和發表。
「擔任期刊科學編輯的挑戰」
期刊編輯的工作挑戰因期刊性質而異。以我曾任職的兩本期刊為例,STAR Protocols 剛創刊不久,內容聚焦於實驗方法的發表,主要挑戰在於邀稿以保證我們有穩定的稿源。編輯需要主動聯繫研究團隊,鼓勵作者撰寫與近期發表成果相關的實驗方法。而我現在任職的 Cell Reports 則側重綜合性原創研究,編輯的核心工作是快速評估研究的創新度及價值並迅速尋找適合的審稿者。
在任職 STAR Protocols 編輯時,由於STAR Protocols 才剛創刊,知名度還未完全打開,因此邀請作者投稿是我的核心任務。除了聯繫最近剛在 Cell Press旗下的期刊發表文章的研究團隊外,我還會透過參加研討會的機會接觸研究者,並在研討會結束後針對幾位特別感興趣的學者做後續的跟進聯繫。轉到Cell Reports之後我的邀稿任務稍微減輕,重點由”量”轉向”質”,主要是利用研討會或學術參訪 (site visit) 的機會進行邀稿。我會在參加會議前主動向與會的特定幾位我們特別感興趣的研究人員發出邀請,並事先與他們約定面談,藉此向他們介紹 Cell Reports 並邀請投稿。對於我這樣性格較為內向的人而言,主動與陌生研究者溝通並邀請投稿需要跨出自己的舒適圈。然而,我發現,事先與作者約定一對一的面談,有助於使討論過程更加順利。當對方對即將討論的內容有所預期時,雙方的交流會更加有條理,並且能夠集中於對方感興趣的研究領域。在這樣的討論中,我秉持著學習新知的心態進行討論,我也會適時提供建設性的回饋,這不僅能幫助作者,也讓我自己逐漸提升交流時的自信心。
我所待過的兩個期刊皆屬於廣泛生物學領域的期刊,當期刊收到稿件,會以科學編輯們的領域進行分配。雖然我本身是神經科學專業,但我的過往研究較專注於細胞神經生理學。當我在收到較不熟的神經科學領域的稿件(例如認知行為)時,如何培養自己在神經科學不同的次領域的知識儲備,以鑑別不同神經科學領域的稿件重要性對我來說是很有趣的挑戰。
面對這樣的挑戰,我個人會保持開放態度,與 Cell Press 旗下不同期刊的團隊請教,例如 Cell Reports 與 Neuron 期刊之間的連結很密切,因此我常常向 Neuron 期刊的編輯請教自己較不熟悉領域的知識,或是商討所收到的稿件是否該送審。此外跟上其他相近領域的研究進展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個人會頻繁地查詢文獻,看看類似主題的稿件發表在哪些等級的期刊,以判別此稿件是否為當下較為熱門的主題,同時也希望這個主題是讀者有興趣的。
「期刊編輯的職涯發展」
期刊編輯的職涯通常從 associate scientific editor(副科學編輯)開始。隨著經驗累積,可晉升為 scientific editor(科學編輯)。進一步發展後,可能成為 senior editor(資深編輯),負責指導新進編輯並參與期刊策略決策。接著可晉升為 deputy editor(副主編),協助管理期刊營運方針,最終可能成為 Editor-in-Chief(主編),全面負責期刊的學術與管理事務。此外,期刊編輯還可以選擇跨期刊轉換,這是另一種職業發展的方式。跨期刊轉換可以幫助編輯拓展不同領域的知識和經驗,並且增強其職業競爭力。出版社也提供內部跨部門調動的機會,編輯可以申請轉換到其他部門,像是市場部、出版部等,從而擴展自己在學術出版領域的能力和視野。
「從 STAR Protocols 轉換到 Cell Reports 期刊的考量」
在前幾年我所待的 STAR Protocols 期刊主要發表實驗方法,在過程中我可以與很多年輕科學家交流,因為年輕科學家會對實驗方法與流程最熟悉。但我當時認為一直待在同一個期刊會對我自身的職涯發展有限制,因此希望能嘗試其他期刊,也正好遇到 Cell Reports 期刊有職缺。雖然兩個都是 Cell Press 旗下的期刊,但當初在應募 Cell Reports 時感覺像是新一輪申請,除了有書面審查,也有面試過程。
學術期刊的發展趨勢
「期刊 Open Access(OA)的普及對學術界或者學術期刊未來發展的影響」
其實這個議題是可以從不同角度切入的,以讀者的角度,OA 可以讓科學新知更迅速地被傳播,讀者在閱讀研究新知也更不用受到經費上的限制,但由於這個特點,OA 期刊投稿及發表的稿件量也越趨龐大,可能也會讓讀者產生期刊是否能妥善控管稿件品質的疑慮。
若以投稿的作者角度,在 OA 的期刊被接受並發表,作者需支付較高額的文章處理費,對於經費沒有很充足的研究團隊來說會是不小的負擔,也許也部分限制了某些作者發表論文的機會。有些期刊針對這種情況也可能斟酌給予相對應的折扣(discount)。
「除了科學期刊以外,可以促進科學傳播的其他管道或媒介」
現在有越來越多學術期刊、機構、甚至是教授或科學家們致力於透過不同媒介讓科學新知更普及,例如:
- 聲音或影像:三腳貓實驗室 Podcast、BTBA 生技來一刻、Open Box Science 等。
- 文字:The Investigator Taiwan、臉書上來自學界或業界的學者們的粉絲專頁。
- 由期刊所舉辦的線上研討會(webinar):Cell Press Webinar、Science AAAS Webinar、Nature Webcasts 等。
- 學校的系列演講。
「新興審稿方式:Registered Reports 對於未來期刊審稿的走向與趨勢變化」
Registered Reports 是指在研究執行之前就將研究設計投稿到期刊進行審核,讓研究人員能夠在執行研究時減少走彎路的機會,並在做出結果後,無論結果為正面或負面都會進行發表。但我個人認為這不一定適用於所有期刊,必須要看期刊所發表的研究的屬性,因為有些研究,需要的時間很長、樣本有限、較需要長期嚴格遵守已制定的實驗設計及統計方法,且實驗性質不容許中途修改方法或加進新樣本。此類研究可以透過研究設計的審核,給出執行上的建議。以 Nature Human Behaviour 期刊為例,其所接收的稿件較著重於個人或集體的人類行為學領域,所牽涉的實驗多與人類試驗為主,實驗只要起始就較難在中途改變樣本數,因此實驗設計或統計方法必須很完善。 Registered Reports 的優點是可以避免靠著多加樣本數去控制 p 值,此外,因為有經過嚴謹的設計,不論最後得到的結果是正面或負面,研究都具有價值並可以進行發表,也可避免後人再重複相同研究。
雖然 Registered Reports 可能適用於上述所提到的人類行為研究,但我個人認為Registered Reports不一定適用於一般採取細胞或動物模型所進行的研究,因這些研究的假設時常會因實驗結果進行調整。此外還有個潛在的疑慮: 若先將實驗設計以 Registered Reports 的方式投稿,等於提早曝光想法給可能為潛在競爭者的審查者,在還沒有產出任何數據的前提下,也需思考如何避免研究被搶先發表的爭議。
綜上所述,我認為傳統審稿與 Registered Reports 兩種方式各有其優缺點,可以根據研究的性質及需求來決定哪一種為合適的審稿方式。
給予想從事期刊科學編輯或年輕科學家的建議
我認為自己過去的研究生活過得相對封閉,時常處在家裡與實驗室兩點一線的狀態,因此我想鼓勵現在的學弟妹多與外界學者交流,或是多多參與不同社群或期刊舉辦的研討會或講座等,除了走出實驗室環境拓展視野,也可以得知有什麼樣的職缺或其他職業選項,也許能獲得意想不到的機會。
如果想從事期刊科學編輯,但並沒有相關編輯經驗的學弟妹,我會鼓勵申請擔任志願審稿者來了解審稿者與編輯的工作流程,或是參與類似的科學文字工作。例如我曾在華大擔任博後時有參與 InPrint 中的編輯社群。InPrint 雖然不是一個非常正式的編輯組織或期刊,但它是華大一個由學生經營的科學傳播社群,為華大社群提供免費的編輯審稿服務。因此若能有機會參與類似的社群,我認為會是未來想從事科學編輯生涯一個很重要的加分項目。
結語
敏瑜學姊在這次訪談中不吝分享自己如何在眾多職業選項中選擇期刊科學編輯之路,更大方與我們分享自己擔任科學編輯的日常,讓我們充分感受到學姊對於科學新知傳播的熱情,The Investigator Taiwan 也將會秉持對科學傳播的初衷,持續在這塊領域耕耘,在此我們也由衷感謝敏瑜學姊無私地分享。
網路採訪於台灣時間 2024 年 11 月 2 日。
訪問|蕭皓文、劉姿婷、葉國掄、林大鈞
撰稿|蕭皓文
審稿|劉姿婷、葉國掄、孫敏瑜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