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職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院 腦科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主要學經歷
Genentech Inc. 研究及發展部生醫影像組科學經理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究中心及神經科博士後研究員
紐約大學 (NYU) 分子神經生物學博士後研究員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細胞分子及生物物理整合學程」博士
學術榮譽
國科會「延攬特殊優秀人才」補助計畫
專長
中樞神經系統之發育、神經幹細胞複製與分化
神經退化、中風、腦損傷以及神經再生
在各種百萬級光學顯微器材環伺下,年輕的學人,熱情洋溢地招呼來訪的學子。在週四早晨額外的授業,是關於明星冉冉升起的現在進行式。開闊地見地和視野,或許來自於新大陸闖蕩歷練後的結晶。而對科學特別的熱情與執著,不外乎蔡金吾老師與生俱來的天性,也更應是老師強大的研究動力之泉源。
老師的學思歷程
投入科學種子的萌芽
在母親的家庭教育下,老師小時候便從各種偉人傳記中,看見自己對於未來的想望。老師印象最深刻的一例,便是第一位華裔太空人王贛駿的故事。傑出科學家對社稷之貢獻,讓老師產生有為者亦若是之感,因此從小立定志向要投身於科學領域。進入國高中以後,老師對數學、物理與美術都非常有興趣,在校成績良好,是當屆高中聯招第一名。高中時還成為物理奧林匹亞國手。儘管家庭期許他進入醫學系,老師大學還是選擇了基礎科學—台大物理系,之後並同時主修了生命科學系,在理解性的物理與偏背誦性的生物陶養下,老師充實的過完了四年大學生涯,順利畢業,也埋下老師跨領域研究的楔子。
研究領域的選擇—從台灣到美國
由於系上光鉗 (又稱光鑷;optical tweezers ) 專題的啟發,老師開始想要嘗試應用光學於生物領域,大四時剛好找上剛回陽明大學任教之林奇宏教授。研究一陣子後,感覺到還有許多地方得以深入突破,故畢業選擇來到陽明繼續奮戰。當年班上同學們都會準備 GRE 和 TOEFL,由於風氣使然,老師也在大四時就準備齊全。再加上碩士班的扎實訓練和成績,老師認為這是成功申請到名校研究所之關鍵。
當時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博士學程是 cellular, molecular, biophysics program,老師是看著標題選研究所,誤打誤撞進入學程,但是學著學著覺得和想像中的生物物理不太相同,而哥大當時最知名的是神經科學(如 : 以神經系統的訊息轉導研究而知名的 Eric Kandel 和嗅覺知名的 Richard Axel,兩人均為諾貝爾獎得主),當時神經科學研究如大腦機轉、基因與臨床研究蓬勃發展,所以老師便變換路線,跳出比較熟悉的舒適圈,選擇了 neuroscience 領域。初生之犢不畏虎,老師邀請了 Arnold R. Kriegstein (Neuroscience lab) 和 Richard B. Vallee (Cell biology lab) 擔任共同指導教授,表示自己要結合這兩個實驗室的長才,展開跨領域之應用,讓兩位大師驚艷不已。金吾老師在此也建議,學習之路除了要能夠適應、運用環境,適時調整自己的方向也是必要的。
老師與學子的對談
台美研究差異
老師覺得自己在台灣與美國經歷的實驗室,訓練方式都大同小異,老師在美國多年來衝擊比較大的便是文化上的差異和語言的隔閡,普遍來說,亞洲人工作相對西方人工作認真,但是表達自己的研究成果卻常辭不達意,以致於在很多地方吃虧。老師認為學習和研究不是一味低埋頭苦幹,而是要用聰明的方式去努力工作,要 Work hard ,work smart;此外,適時的休息也是必要的,讓生活和工作有所平衡,因此老師養成早八晚五、周休二日的工作習慣。研究生階段,也受到美國運動風氣影響,養成了規律運動的好習慣,無論風雨下雪,都要沿著曼哈頓島的中央公園一圈圈地騎自行車運動,時時保持身體的機能健全。實驗想好再做,不要虛耗時機,每天規律生活,畢業時老師產量可觀,共累積的5~6篇論文,並且都發表在知名的國際期刊,例如 Nature, Nature Neuroscience, Journal of Cell Biology, Genes & Development, 以及 Current Opinions in Cell Biology 等等,其中更由於老師的美術天分,有三篇更榮登當期封面。
橫跨產業與學術的甘苦談
因為博士班的成績,讓老師肯定自己能於學界有所發揮,故畢業後持續投入學術研究,並進入幹細胞研究領域。後來漸漸覺得自己眼界還有所侷限,加上西岸產業界發達,遂萌發嘗試往業界的念頭,剛好學術發表風氣很好的 Genentech Inc.(創立於1976年,為世界第一家生技公司)正要徵求像老師這樣領域的人才,故一拍即合。 進入業界讓老師大開眼界,公司資源很多而且部門分工詳細;此外,業界經驗也幫助老師理解轉譯醫學與基礎科學應用的部分。Genentech 的經驗,讓老師知道如何連結研究於產業應用,而不只是侷限機轉原理。也因此返台後老師也能順利在台灣學術界幫忙建立產學連結之橋梁。
學習路上的挫折與省思
研究的路上一定有孤單軟弱的時候,每個人都有自己應對之方法,很多事情最後都會成為不重要的過去。何不想成是一個自我成長訓練之機會,例如實驗做不出來、寫論文在掛名的順位受委屈,以及遇到比較不認真的學生時,都成為一次次之試煉。
多溝通,多嘗試。實驗做不出來是小事。在整個大的研究方向中,或許可以同時嘗試在不同的路徑上設計實驗,增加成功的機會。其中哪個實驗、反應路徑特別順利便可以往下繼續發展。不順利的部分則暫且擱置。事實上,完整設計的實驗規劃不太容易無所收穫。失敗也不用過度氣餒。仔細檢討失敗的可能原因,為甚麼覺得「失敗」,是否為技巧熟練度的問題、還是結果不符假說。技巧上的雕琢只有勤加練習。面對不理想的狀況,重新調整實驗操作方式遠高明於一次次重複一樣的步驟。不符合預期的結果更不用灰心,反而可能是另一個大發現。遇到這樣的情況,可以多向前輩請教討論,以得到其他啟發。老師還提到,現在不少研究生的科學研究訓練中似乎少了”觀察”,直接接受指導教授給予的假設與實驗設計,而缺乏從實驗中觀察一些新的現象,發現一些新的問題,有違科學的初衷。
神經科學研究的就業選擇
近三年以來,國家型腦科學計畫陸續啟動,美國、歐盟、日本和中國大陸的資本人力雄厚,研究資源比較多。以神經科學而言,目前台灣的規模相對比較小。只好尋求重點式突破,例如神經發育,可以用神經發育異常之應用和幹細胞治療等連結。在美國,經常換工作是很普遍的,這樣的人才流動性才能促進良性競爭,產生不同新的火花,或不同方法學的分享和應用。因此在科技及生計產業服務,不必過度擔心換工作、領域等,在不同領域或工作所得到的經驗,往往可以為下一份工作產生新的觀點。
對於後輩學生的啟許與勉勵
21世紀是科技整合的世紀,而成功之鑰則是跨領域的發展,舉例來說,蔡老師雙主修物理與生物,同時在實驗的過程中學習程式編碼,這些跨領域的知識與連結大大加速了老師在研究之途上的腳步,也讓他在找工作的過程中無往不利。
訪問│黃翊豪、謝典戰、彭奕憲
撰稿│謝典戰、施恩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