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Investigator很榮幸邀請到優秀的洪雅敬學姐,來和我們分享她的學思經歷,如何從一位國內的醫學生,跨到公衛領域,目前在哈佛大學學習並研究公共衛生和國際醫療。
現職
Harvard University/ Boston Children’s Hospital, Program in Global Surgery and Social Change (PGSSC), Paul Farmer Global Surgery Fellowship
國立陽明大學 公共衛生研究所 碩士班
學經歷
台北醫學大學 醫學系 學士
專長
公共衛生
與公衛、國際醫療的接觸
雅敬學姊在就讀醫學系期間,除了把握了許多出國見習的機會,她更以細膩的心思體會及學習身旁的所見所聞。在學姊大五去史瓦濟蘭見習時,看到了當地極高的愛滋病盛行率,盛行率最高時曾一度達到40%。藉由這次在史瓦濟蘭切身體會到的經驗,讓學姊得以反思兩件事情,其一是醫師在整個病程中扮演的角色,其二是國際醫療的內涵,由這兩者反思後所得到的想法,啟發了學姊對公共衛生的興趣,並引導學姊進入公共衛生領域進一步學習。
兩個反思
就醫生的角色而言,無論一個國家的發達與否,醫師所能夠做的大多是治癒已發生的疾病,或緩解嚴重的症狀。對學姊來說,她用“在沙灘上撿海星的人”來比喻醫生,醫師或許能盡其所能地將被浪潮打上沙灘的海星救回,卻很難阻止海星持續地被沖上岸,因此學姊期許自己不僅能事後治癒他人,未來更能以自己的能力預防疾病的發生,造福更多的人。
針對國際醫療的內涵,在跨國見習之後,學姊進一步將她當時的所見所聞結合公共衛生書籍,並發覺國際醫療一詞中,蘊含著許多普遍不被強調的重要內涵。舉例而言,學姊目前所在的國際醫療團隊Paul Farmer Global Surgery Team,該團隊是以美國知名公衛學者Paul Farmer的名字所命名,這位學者曾在撰寫Pathology of Power 一書中提到,當醫療先進的團隊短期介入了醫療相對落後的國家時,很容易打亂原先存在於當地的醫病信賴,這也是為什麼哈佛的國際醫療團隊,傾向於站在當地醫療提供者的角度審視、收集資料並提供有力建言,而通常不直接提供醫療的主因之一。
一個志向
基於以上的反思以及書籍的閱讀,學姊意識到公共衛生的研究非常符合她的志向,所以開始積極充實這個領域的相關知識,以期往後能朝公衛領域發展。為了有效率地學習公共衛生的研究方法,學姊選擇了陽明大學的公共衛生研究所就讀碩士班,並隨後成功地申請到了哈佛大學一年期的Paul Farmer Global Surgery Fellowship。目前正在哈佛團隊中學習的學姊,非常滿意她現在的工作,PGSSC的目標為—在中低收入國家進行田野調查,收第一手的資料,對於無法取得的第一手資料,用適當的模型推算,找出不同地區對於各種手術、醫療人力以及經費的需求,並嘗試用得到的研究結果,企圖去影響政策決策者。另外,PGSSC團隊也在多個國家做National Surgical Plan,是屬於Global Surgery實踐(implementation)的一環。對於醫療相對落後的國家而言,這些關於醫療經濟、醫療可得性以及分配正義上的第一手資料,是非常難能可貴而具有建設性的。學姊提到,她很感謝以前的她有勇氣踏出這一步,在哈佛研究並非一蹴可幾,但學姊希望在哈佛的這一年期間可以慢慢累積公共衛生研究的經驗和基礎,而這些學習所得的養分會幫助她走得更遠。
給學弟妹的建議
雅敬學姊提到,針對國際醫療與公共衛生,當我們談及國際時,那等於暗示著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與碰撞。因此她建議學弟妹應該要保持對於文化差異的敏感度,在還未了解當地文化之前,先學習當個好客人。就先前提過的 Paul Farmer 而言,其實他本身同時也是一位人類學的博士,所以在看待國際間的醫療行為時,有著非常細膩的心思。學姊對於 Paul Farmer 的著作十分推薦,甚至在美國時曾跟本人提過想幫他翻譯書籍,以增進國內大眾對於國際醫療內涵的理解。最後,學姊提到了對於國內醫學系的一些看法,她認為台灣的醫學教育偏向單一化,絕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在教導學生如何成為一位好醫師,很可惜的是少了多方面的刺激;相比之下,美國醫師的教育過程是學士後的醫學系,每一位醫學生都已經是各個領域優秀的學生,經由彼此互相激盪,不只想法更為多元、生涯職業的視角也更為寬廣,學姊這些所見所聞值得我們借鏡與思考。
當我們能以敏感的心思體會、看待身旁的事物時,不僅有助於研究的進展,更讓我們有機會找到自己所嚮往目標、找到自己捍衛的價值。
訪問|呂昆霖、吳季芸
撰寫|呂昆霖
編輯|吳季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