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訪問到台大醫院血液腫瘤科的侯信安醫師。侯醫師在學生時代不曾接觸研究,直到進入臨床後才開始培養出對研究的興趣,並且在臨床研究上獲得不少肯定。相信侯醫師的經驗分享,對未來想在醫學中心兼顧臨床與研究的醫學生是很好的模範。
個人專長
一般內科
血液病之診斷與治療
現任職務
台大醫院內科部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
這次很高興能訪問到在台大醫院血液腫瘤科的侯信安醫師。侯醫師在學生時期幾乎不曾接觸過研究,直到進入臨床工作之後反而培養出對研究的興趣,找到自己熱愛的研究主題,更獲得台大醫院的年輕優秀研究獎。對於許多未曾在學生時期做過研究的同學來說,面對將來可能必須進行研究的壓力,或許可以從侯醫師的經驗當中獲得一些想法和心態上的參考;而對於未來身為臨床醫師該如何做出好的研究,侯醫師更提出了相當適切的建議。
初探研究
回憶起大學的時候,侯醫師表示自己跟一般醫學生一樣,除了必修的實驗課以外,很少接觸到研究相關的事物。即使是畢業之後來到台大內科,在第一年、第二年住院醫師訓練期間最是累人,每天從早上七點半一直到晚上八、九點都很難得歇息,如果太早下班還會被取笑是看病人不認真。那時也極少接觸到研究這一塊領域,也還沒有遇到啟蒙老師。
漸漸地,到了第四年住院醫師(血液科總醫師)之後,才從病例研究(charts review)著手,對研究開始有了一點認識。老師提到,台大的病歷資料非常完整、豐富,而且從回顧病人病例著手進行流行病學等方面的調查,既方便又不用擔心失敗。老師認為這是相當好的入門方式,不過這種研究方式的缺點就是缺乏創新。擔任第五年住院醫師的那年逐漸有了自己的時間,開始思索自己想做的事情,便向指導老師田蕙芬教授表示想去就讀臨床醫學研究所。一方面想嘗試看看自己適不適合從事研究,一方面也是顧慮到如果將來有機會留在台大,勢必在臨床服務、教學以及研究三方面都不能偏廢,在住院醫師的時期就需要開始準備。這個決定改變了往後幾年的生活。一般血液科住院醫師第四到第六年是可以選擇兩年的血液科(Hematology)以及一年的腫瘤科(Oncology)訓練,拿到兩個次專科的執照;而侯醫師自己卻是選擇了足足三年的血液科訓練,並在後兩年花了很多的時間投注在研究當中。那時白天仍舊忙於照顧病人,下班之後就到實驗室去做研究,通常都做到十點、十一點才能回家。不過,侯醫師在碩士班進行有關血管新生(angiogenesis)在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病人的表現上*,一做便做出了興趣,而且順利在住院醫師第六年結束後拿到碩士學位。
(註:以往都認為血管新生只跟固體型腫瘤(solid tumor)有關,其實血管新生在血癌的病人身上也有其特別的表現。)
研究經驗分享
侯醫師提到,其實做研究最重要的是「熱忱」、「興趣」以及「勇於付出」。老師打個比方說,進行研究時若是在十個實驗假說當中可以發現兩個有意義的結果,就已經算是運氣相當好了。實驗遇到挫折或失敗是難免之事,而如果不斷地失敗或者是找不到原因的時候,就必須跟同儕或師長請教或者轉換一下心境。自己有幸在升任主治醫師後來到雲林,在雲林分院雖然沒辦法從事實驗,但卻讓侯醫師能沉澱下自己的心情,並將自己之前做的一些結果整理寫成論文。之後回台大又重回實驗室,在田教授的實驗室底下從事AML的基因突變相關研究,爾後又決定要繼續進修,就讀博士班。
老師表示,醫師從事研究有幾個關鍵:第一就是好的mentor,他不只可以在你剛起步的時候指引研究的方向,提供資金、技術或知識等幫助,當然失敗時也會鼓勵你、安慰你。第二,就是具有經驗的實驗助理;研究助理們多是走基礎研究出身的,他們在實驗室待得比較久,做實驗也比較有經驗,做起同樣的事情來自然品質也比較好。當然,一開始一定得要自己親手做實驗,才能發現一些方法以及問題的所在;但是之後若能有研究助理幫忙分擔實驗工作,對於忙碌的醫師而言也是相當重要的。第三便是同儕之間的競爭以及交流;實驗室都會有固定的討論會,讓每位同事能夠在這些會議上彼此瞭解以及相互學習。
老師回顧自己在台大做實驗的經驗,發覺自己其實享有相當的優勢。首先是有好的老師(田蕙芬教授)及強大的團隊,其次則是夠大的tissue bank。傳統上而言,實驗數大便是美,能有大量的樣本更能做出差異而有比較好的結果。老師認為,在這塊領域的目標首先是要達到和歐美國家相當的研究水準,然後進而能有更多原創性的研究,這樣才能夠一舉超越國外的水平。
在實驗這條路上,老師覺得起初時最難以調適的經驗莫過於投稿不順利。但當發現自己花了好多時間做的成果被期刊的編輯委員評論為lack of scientific novelty是多麼心痛的事情!另一方面,對於臨床醫師來說,做實驗最困難的事卻莫過於「找出實驗的主題」。老師覺得臨床醫師和實驗室的博士或博士後研究員們因為背景不同,想法差異甚遠,而且往往都只看到自己面臨的問題,而沒辦法將臨床及基礎研究做出很好的連結。互相溝通了解在這時候就非常重要了。另外還有時間上的考量。通常主治醫師有臨床工作的壓力,但是實驗又會佔去相當大的時間,此時若是有家庭、有小孩,要面臨到的難題可能是更艱困的。
給醫學生的建議
侯醫師覺得,現在我們年輕輩的醫學生若是對研究感到興趣,可以利用放假的時間多多參與像是中研院舉辦的活動,或利用課餘的時間多去涉獵一下相關知識,可能對往後自己的生涯規劃有所幫助。老師覺得學生時代是創造力最好的時候,若行有餘力,在學生時期就直接參加研究工作更值得嘉許。但是老師也覺得,身為一個學生,先要能夠從大處著眼,之後走入真正的基礎研究的時候,再從小處著手,才不會一開始便太過深入而有所偏頗。醫學生要多多去「發現」問題,然後才是「解決」問題。而對臨床研究有興趣的醫學生們,老師覺得持久力以及多多閱讀期刊也是兩大不可或確的關鍵。正在研究路起跑點上的侯醫師,在此與大家共同勉勵!
撰文 | 紀竣議(台灣大學)
Photo |
From 臺灣醫學生研究通訊 No.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