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職
Junior Associate Professor, 日本京都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 (Department of Neuroscience, Kyoto University, Japan) / 日本京都大學醫學教育中心 (Center for Medical Education, Kyoto University, Japan)
學經歷
Assistant Professor, 日本生理學研究所 (National Institute for Physiological Sciences, Japan)
Research Scientist,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 (RIKEN Brain Science Institute, Japan)
Ph.D. i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美國喬治亞理工生醫工程博士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生命科學系學士,國立清華大學
趙老師的學思歷程
趙老師在高中之前最有興趣的科目是數學與物理,也參加了培育高中生做基礎科學科學研究的計畫。讓他週末到清大物理系,以及中研院學習生物以及物理相關的知識、實驗。課閒之餘老師也接觸到台灣大學馬志欽教授以及他的著作,對於電生理學有了認識。在高中的最後一年老師進入了中研院生醫所徐百川老師的實驗室,實際記錄神經的活動。當時老師對於蜥蜴尾巴是如何再生這個問題很感興趣,認為在尾巴斷掉到重新長出一條尾巴的這段過程中,勢必有大量的資訊在傷部做計算,而這些資訊可能是以電流所傳遞,於是自己在家中架設磁場來阻擋壁虎在尾巴再生時傷部中電荷的流動等,希望能了解用電生理學、電磁學的角度來解釋這些問題。
在大學生涯中,老師選擇了有較少必修課的清大生科系,也利用這個機會修讀理工學院開的課,不只是微積分、機率統計、線性代數也修讀了電磁學,資訊理論、控制理論,類神經網路等。對於在跨領域上可能面臨的挫折,老師表示自己從一開始就有規劃,所以能把遇到的挫折都看得很淡。趙老師:『我知道自己對腦有興趣,所以就到處尋找研究腦所需要的工具以及方法。』
留學,對於文化的衝擊期待
老師知道知識在哪裡都可以學,但思考的方法還是要到國外與當地的老師學生交流。留學後這樣的想法也得到了應證。老師回憶起第一年在實驗室報告的時候,大家說的話、批評很直接,但都是針對研究本身,這就事論事的態度是以前在台灣的他沒有感受過的。『出國,接觸到他們的文化是我留學最大的收穫』,不管是因為使用了外國的語言,還是沈浸在當地的文化中都讓老師看事情的角度在出國後有了很大的變化。
老師就讀的博士班是位於美國東岸亞特蘭大的喬治亞理工,喬治亞理工的醫學工程所是個教學、訓練很扎實的學校,『進來容易畢業難』老師這樣形容。在生活上東岸相較於西岸華人較少,讓老師能融入當地的文化。
從東岸到東瀛
2007~2008 年對老師的生涯是一個轉捩點,曾經一度猶豫去華爾街找工作的他在一個會議中遇見了一位東京大學來的教授,這位教授建議他申請到日本的研究機會包括 JSPS 以及 RIKEN BSI。RIKEN BSI 是日本從事神經科學研究的重要機構,與 Toyota 合作最終希望能開發利用”想”的方式來開車。由於老師在博士班時有過培養神經細胞、利用神經活動產生訊號來控制機器人的經驗,最後決定加入這個 Brain Machine Interface 的計畫。身為在 RIKEN BSI 做研究的 Toyota 員工,老師感受到了兩邊工作文化的不同:RIKEN BSI 有很好的研究環境,裡面對於研究員寫論文、包裝自己的研究計畫的能力都有栽培;而 Toyota 則是擁有日本大企業的體制。在重視個人的美國接受博士班訓練的老師,剛來到重視團體的日本時有些不太習慣,以自己觀察到的經驗點出美日學生生涯規劃的差異,例如美國比較多學生畢業後想出來創業而日本的學生傾向在大公司裡找工作等。然而在同一個國家中不同學校及不同的實驗室都有自己的風格,在頂尖的學校可以感受那些學生學習的方法,實驗室的環境則能培育一個學生成為科學家。老師也觀察到日本甚至是台灣的學生較缺乏動力和熱情,一方面是博士班較容易進入,一方面是教授不會輕易刷掉學生,通常到了三到五年的畢業年限就可以順利畢業。但是美國的博士班學生常常花了好幾年的時間才拿到學位,對研究沒有熱情的人可能很難辦到。
研究生涯的回顧-隨時保持自己的彈性
老師語重心長地說,雖然自己過去發表了幾篇論文,但一直覺得對改善人類的生活上貢獻不大,因此漸漸將研究目標轉換到臨床研究,希望為醫學做出最直接的貢獻。畢竟做研究的經費都來自於納稅人,必須去思考研究與實際應用的連結。2015 年後老師來到了生理研,有更多教學的機會。以一個研究員的身份老師希望鼓勵學生在研究所開始時要仔細審思自己的研究,雖然大部分的研究生都是從老師手上接下研究題目,但還是要去思考這個與社會之間連結。另一個方向則是教書,希望可以將自己的經驗傳承給學生,讓學生得到一些啟發,找到自己熱衷的方向,進而對社會做出貢獻,這對老師來說是一件很愉快且有意義的事情。
幾年前諾貝爾獎大師 James Watson(DNA 雙股螺旋的發現者之一)到 RIKEN 的演講,Watson 說其實他身邊比他聰明的人很多,但為什麼對科學的貢獻會比其他人出色呢?因為 Watson 知道什麼樣的研究是重要的、有價值的。因此老師認為一個科學家必須要去思索自己做的研究是否重要,我們必須要去識別重要問題的本質是什麼,然後研究用什麼方法、技術來解決這個問題,但要注意的是不要掉入只鑽研技術的陷阱,現在的科學發展日新月異,許多技術推陳出新,現在常見的一項技術,很有可能在未來幾年就過時、被取代了。另外,現今不同領域之間的合作越來越密切,一項研究跨兩個領域已經不是新鮮事。建議年輕的學生在大學或是研究所的學習中,除了要能掌握一門學問,也要盡量保持開闊的心胸,多接觸不同領域的知識觀念。如此的話,不管未來是選擇學界或是業界,都能讓自己保持多元的彈性,嘗試新的方向,以及持續探索自己的興趣。博士班的訓練,還是在怎麼問好的問題、如何解決問題和清楚傳達訊息,培養這些基本功的階段。大概到了博士後的階段,才會真正決定自己未來的方向,不是說大學或是研究所選錯系,就來不及了,重點是要讓自己保持彈性,持續嘗試及摸索。
作為一個科學家的特質-遠見、努力、同理心以及熱情
大家都知道發明人工誘導多能幹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Cs)的諾貝爾獎得主山中伸彌,曾經在一個演講上分享什麼是科學家需要具備的特質,也就是 V & W,Vision(遠見)和 Hard work(努力),也許剛開始起步的學生感覺不到這兩者的重要,但其實到研究的某個階段自然就會發現它們的重要性。老師另外強調了 Empathy(同理心)的重要性,許多科學家在演講的時候,台下聽眾常常聽不懂,不是演講的內容不好,而是敘述方式有問題,他們沒有站在聽眾的角度來傳達訊息。一個科學家,必須要有能力站在別人的角度上看事情,讓聽眾了解自己的研究,言之有物,具啟發性,甚至讓人們想跟隨。『在研究上能力和熱情哪個比較重要呢?』老師覺得研究需要的能力和熱情比重大概是 20% 比 80%,如果能力比差別人一點,只是走得慢一些,但是有熱情的話,可以走得很長遠。所以在年輕的時候,不要害怕失敗,盡量去嘗試摸索,找到自己的興趣很重要。
訪問|李其育、劉至堯
撰稿|李其育、劉至堯
編輯|張彥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