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訪談 青年學者

陳摘文、林貝容老師專訪│國立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

Screen Shot 2018-04-17 at 10.29.04 PM

現職
國立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學經歷
林貝容老師
美國Janelia研究園區博士後 (Research Scientist, Janelia Research Campus, USA)
德國哥廷根大學博士後 (Junior Research Group Leader, University of Göttingen, Germany)
德國哥廷根大學神經科學博士 (PhD Neuroscience, University of Göttingen, Germany)
台灣大學醫學院生理所碩士
台灣大學動物系學士

陳摘文老師
美國Janelia研究園區博士後 (Research Scientist, Janelia Research Campus, USA)
德國哥廷根大學博士後 (Junior Research Group Leader, University of Göttingen, Germany)
德國哥廷根大學神經科學博士 (PhD Neuroscience, University of Göttingen, Germany)
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士

陳摘文林貝容老師的學思歷程

對神經科學的初衷
林老師小時候在學習鋼琴時,對於大腦如何能同時控制雙手彈出不同的旋律感到非常有興趣,又例如在學習樂器的過程中,我們是如何藉由反覆練習從完全陌生到能下意識地控制音樂的線條與強弱等。對於在這些過程中腦中發生的變化的好奇心,成為林老師對神經科學興趣的萌芽。

陳老師在大學時念電機工程系,對於神經科學最先是想到如何建構一個像人腦一樣強的電腦系統。大學三年級時,選修了類神經網路的課程進而思考大腦是如何運作的。大學時參加樂團的陳老師曾做過一個與音樂及電腦的專題研究,設計程式分析音樂旋律的波形訊號將其轉成樂譜,在這之中他領悟到許多人腦能夠輕鬆完成的事情對於電腦而言卻十分困難,從而對大腦的運作原理產生興趣。

學習過程的挫折與突破
林老師認為生物背景的學生通常較熟悉定性而非定量的分析。不過神經科學為一個跨領域的學門,所以無論背景為何都有機會跨足到神經科學,學習其他自己本來不熟悉的領域。老師還建議同學們越早離開自己的舒適圈、投入跨領域的研究,那個不熟悉的感覺會越小。

電機背景的陳老師在大學時開始與林老師切磋討論神經科學相關的知識。在電生理學的研究中,他發現自己的工程背景以及高中大學時接受到紮實的數理訓練在神經科學中有很多可以發揮的地方,例如數據、訊號的分析,以數理的角度來了解神經訊號、迴路的原理等。

德國博士班經驗談
德國傳統的博士班學程是不需要修課、直接找實驗室老闆申請的。但林老師與陳老師所攻讀的Georg-August-Universität Göttingen International Max Planck Research School不同於傳統的系統除了課程紮實外,學制的設計上更有彈性:第一年修課,第二年可選擇以半年的時間完成碩士論文畢業或是執行一個三年、更完整的研究計畫作為自己的博士論文。該學程的目標在於培養出可以從事獨立研究的博士。因此博士班的訓練紮實但也講求效率,一方面規定學生在一定年限內畢業、也沒有設立論文發表篇數作為畢業的門檻。另外Göttingen提供全英文授課的環境,不但不要求學生的德文能力、更開設德語課讓學生們能夠學習當地的語言,因此其學程吸引了許多各國來的留學生。

這種1+3 fast-track program後來也得到其他學校的跟進,例如以認知神經科學為強項的Tubingen以及以系統神經科學為主的Munich。老師們認為在做博士班選擇時首先要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並且收集各方、當地學生的資訊,瞭解學程提供的訓練是否和自己想要學的相符。許很多人會以學校的名氣、排名為主要的考量,但對做研究來說找到適合自己的實驗室更重要,所以重要的是要跟隨自己的興趣並保持彈性,不要武斷地排除任何的可能性。

從歐洲到美國
由於當初已經是一個家庭,老師們最初也有考慮過留在歐洲安頓,但在思考過種種因素如雙方都分別有興趣的實驗室等,決定再度離開舒適圈,前往美國發展,到當時還算是年輕的研究機構HHMI Janelia Research Campus。對於博士班以後該如何選擇研究的題目,老師認為可以尋找與自己過去經驗相關且還能學習新事物的實驗室,相對地實驗室主持人也會希望博士後能為自己實驗室帶來新的想法或技術,因此通常會歡迎經驗背景稍有不同的人才。博士後研究為一個能大膽嘗試不同領域的寶貴機會,因此確定所選擇的實驗室能增加自己的視野非常重要。

比較其歐美的研究風氣,老師們認為不同國家的研究環境差異其實很難界定,因為科學界是國際化的,因此很難特別區分哪些國家有特別的文化,即使在同個國家、同個研究機構,不同的實驗室,研究風氣也可能迥然不同。值得一提的是老師們所到的Janelia Research Campus可說是個科學界的烏托邦,整個園區為一個神經科學、顯微鏡學為主的研究機構。辦公室、實驗室和用餐的空間大部分採開放式,走進員工餐廳裡放眼望去都是十幾人座的餐桌,使得科學家們無時無刻都能與不同實驗室的人交流。Janelia的文化還包含小而精實的實驗室,絕大部分的實驗室規模都不大,讓實驗室主持人能夠和實驗室成員有足夠互動。在這裡老師們還提到與不同領域的人合作時,除了要了解對方的領域外,最重要的是真誠以待,要讓有貢獻的人有受到尊重的感覺(Acknowledgement and fair)。

至於亞洲學生與歐美學生的差異,老師們表示台灣的同學在知識上並不輸於其他國家學生,但往往不習慣發表自己的意見,在做選擇也常不自覺得被旁人的期待所影響。老師們鼓勵我們要相信自己,多方蒐集資訊之後要能獨立思考並做出判斷,不要害怕犯錯或太在意旁人的眼光,相信自己的決定並從中學習與培養自信。

回臺灣成立實驗室
對老師們而言,回臺灣除了離家人較近以外,是希望能將在國外時認為好的價值帶回來,並提供留在台灣發展的同學們最好的環境跟機會。老師覺得研究最重要的是能跟隨自己的好奇心,享受把事情搞清楚的樂趣。大腦處處充滿了驚奇,當坐在儀器前、意識到你可能是世上第一個看到這個奇妙現象的人,這時的激動是難以言喻的。台灣這塊土地上其實有很多默默努力走到世界頂尖的的人,包括麵包師傅、羽球選手、創業家跟科學家等等。現在台灣政府其實給年輕的科學家非常好的支持,老師認為只要保持好奇心跟求知的動力,腳踏實地,小心求證,在台灣一樣能做出很好的研究。

採訪│‭ 李岱穎、李其育
撰稿│‭ 李岱穎、李其育
編輯│‭ 張彥安、陳摘文老師、林貝容老師

About the author

Avatar

李岱穎

目前在英國牛津大學攻讀神經科學博士,主要研究興趣為系統與計算神經科學。對科普活動充滿熱忱,目前為 Pint of Science Event Manager、eLife 大使、以及 ENCODS (European Neuroscience Conference by Doctoral Students) 籌辦人等。希望能透過 Investigator 的平台和不同領域的人互相交流,並在臺灣推廣科學。

About the author

Avatar

李其育

大家好我高中後中二病發便到處輾轉,現在旅居倫敦的奇遇

1個留言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