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訪談 大師專訪

裘正健老師專訪│國家衛生研究院

現職
國家衛生研究院 細胞及系統醫學研究所 特聘研究員

曾任
行政院科技部 政務次長
行政院科技部 生命科學研究發展司 司長
行政院國科會 生命科學研究發展處 處長

學經歷
中央研究院 生物醫學研究所 博士後研究
國立成功大學 工學博士

專長
血管生物學、流體力學、組織工程學

本月INVESTIGATOR很榮幸邀請到裘正健老師與讀者們進行經驗分享,謙遜的裘老師與我們分享個人的求學歷程,如何從研究航空太空轉為生物醫學的路途,「人生幾度轉彎,當機會來臨要把握」是老師的人生寫照。學而優則仕,裘老師多次出任國家部會要職,協助國家科技的發展與人才的培育,懷抱著能透過個人服務來建置更完善的環境,留給年輕人更多的舞台來發揮與實踐理想,於本次專訪裡老師也暢談許多對台灣人才的看法,期勉台灣未來有更好的表現。

裘正健老師的學思歷程


裘正健老師早期在求學的過程中剛好經歷了台灣自行研發戰機的時代。當時國內為了培養相關的人才,國立成功大學便開啟了與中山科學院合作的航太工程博士班,提供學生們豐富的研究資源、獎助學金以及中山科學院工作的機會,因此數學能力很好且對於航太及機械很有興趣的裘老師當時便選擇來到成功大學攻讀博士班。在這個博士班的訓練中接觸了流體分析相關的問題例如血液流動的計算方法,也意外地發現自己對於血液流動及血管相關疾病的興趣。於是在畢業時不同於其他學生,在透過國防醫學院的合作項目的牽線下,裘老師來到了中央研究院生醫所進行博士後研究的工作,也走上了跨領域的路程,對老師來說工程相關還是生物相關的實驗室在環境與研究方向雖有不同,但做研究的精神是一樣的,在當時跨領域還不成風氣的年代,裘老師可說是相當有想法及勇氣。

裘老師的博士後研究主要是在探討血管內皮細胞受力後蛋白質與基因的變化,這種跨領域的題目在當時的臺灣是很少見的,與實驗室老闆的研究計畫也只有部分相關。憑藉著自己工程的背景,以及進行研究時學到的生醫技術,老師在工作上面有了很大自己可以發展的空間,也成為日後研究生涯的基石。於求職過程中,由於研究特色讓老師受到國家衛生研究院醫工組的青睞,進入該單位服務至今,研究歷程也三次獲國科會傑出研究獎的榮譽。

給晚輩們的建議
裘老師認為做研究時乃至於個人的職涯規劃,想要能夠成功有幾項要素。第一是「興趣」,有的時候不一定是專長,但一定要有興趣做起事來才會有動力。第二個是要有「期許」,這個期許代表著在一個階段中的目標或期許點,每個人對於自己都有生涯規劃會設定不同的期許點。第三個是「環境」的配合,英雄開創時勢但時勢亦造英雄,理論派的研究學者需要有討論思考的平台,而有些領域就是要有實驗的經費才能做研究。最後也最重要的便是「實踐」。所謂「行百里路半九十」,能夠踏實地完成一件事情是很重要的。基於以上的幾點要素,老師點出了在學習上有一個好的「模範」的重要性。另外,對於社會回饋,老師認為科學家們必須要體悟到自己有著依賴這個社會的經濟體、同時也是開創新的經濟體的角色,唯有在現在這樣高度分工的社會中,科學家才能在從事非實質生產性的工作下得以相互合作及生活。

 

Q&A

世界處於全球化的狀態下,台灣科技在國際上的競爭力為何?
根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的調查,台灣在世界的競爭力排名於第14名,處於中上的位置,而科技是經濟的基礎,台灣政府也相當重視科學的發展,在長足的努力下,國內的軟硬體設備也具一定水平,整體而言台灣的科技發展是有比過去進步,特別像是生物醫學,台灣之前沒有研發藥物的基礎,而現在台灣已具備此能力,甚至也有多家本土公司拿到國際藥證準備上市。

相較於國際格局上,台灣生物醫藥發展的劣勢點在哪裡?
第一點是「市場」,由於台灣腹地不大,國內市場相對較小,所以商機一定要放眼在國際市場上,而第二點則是「規範」,因為我們要開發新的醫藥產品給全世界使用,且牽涉到人體健康,所以這套標準相對其他科技產業來說,必須更加嚴謹,而對於國際法規的制定是我們無法主導的,所以目前台灣還是以配合及遵守西方先進國家所訂定的準則,如此才有機會將產品銷售至國外。

台灣面臨著人才斷層的危機,老師對此有什麼看法?
國家在人才方面確實遇到一些問題,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台灣出國學習的人才逐年遞減,這部份將會對未來產生些影響,特別是台灣碰到自己無法解決的難題或要發展一項新的東西,需要有國外的專家來幫忙時,這的確會是個隱憂。而這影響出國機會的原因有許多,有可能是國際上人才的競爭相當激烈,要在國外取得資源也變得相當的困難,導致許多人出國不易。再者,訊息傳遞在培育人才或塑造環境來說,是相當重要的,在現今網際網路四通八達的情況下,如何擷取到好的資訊養分來教育,是人才養成的關鍵點之一。而國內的相關部會也正積極的處理人才的問題,像是扶植國內整體教育的資源,讓大多數人的知識水平得以提昇,又或者是支持跨領域的學門,讓新興的知識或技術能在台灣發芽茁壯。

對於全球競才的氛圍下,台灣也有人才外流的危機,政府也積極在著手留才與攬才,老師對這方面有什麼見解呢?
人才問題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它牽動著整個社會的結構與文化,而人才的流失,目前政府確實有拿出一些對策,譬如:開放白領外國人來台就業等,這些辦法雖有針對當下的需求來因應,但不見得能有效解決到人才流失的核心。而單從人才培養的方向剖析,人才與供需和育才系統有關,雖然在大格局下,似乎政府端出的政策都還尚未解決根本的問題,但在一些地方確實不乏成功的政策,例如:「台灣-史丹福醫療器材產品設計之人才培訓計畫(Stanford-Taiwan Biomedical Fellowship Program)」,每年都有培育出三十位優秀的科技人才,但這些人是否能夠激起漣漪,影響整個人才庫,這是還需要再觀察。

另外,改變人才格局是一場全民運動,除了政府與教育單位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外,企業更應是關鍵的角色,由於學生在專業科別的大學裡受教育,僅有短短的四年,而未來出社會工作時,所待在公司裡服務的時間可能會更加的長,甚至達數十年之久,因此企業也應當承擔給予適當教育的責任,活到老學到老,讓人才培育的搖籃能繼續孕育新的契機。

採訪│李其育黃翊豪
撰稿│李其育黃翊豪
編輯│周致宏

About the author

黃翊豪

黃翊豪

目前就讀陽明大學,主修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過去畢業於中國醫藥大學,在學間除了對科學研究投予熱忱外,也曾於校內系學會擔任幹部,推廣與營造學術氣息;在校外積極參與公共事務及籌辦各式講座論壇,協助生醫領域人才的培育。未來希望藉Investigator的平台,來與生醫領域的朋友們進行分享、交流、學習與成長,也盼為臺灣生醫領域的發展貢獻一份心力。

About the author

Avatar

李其育

大家好我高中後中二病發便到處輾轉,現在旅居倫敦的奇遇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