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s 人物訪談 大師專訪 醫學

鐘文宏醫師│長庚紀念醫院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皮膚科鐘文宏醫師,以發現藥物過敏基因所導致的皮膚重症「史帝文強生症候群」(Stevens Johnson Syndrome, SJS),讓患者能於服用特定藥物前預先篩檢,免於嚴重藥物過敏的傷害;作為藥物過敏的研究先驅,研究成果也發表在《Nature》、《Nature medicine》、《JAMA》等知名國際期刊上。今次 INVESTIGATOR 很榮幸能邀請到鐘醫師與大家進行經驗分享。

現職
長庚紀念醫院皮膚科主任
長庚醫院北院區藥物過敏中心主任
長庚大學醫學系教授

學經歷
中山醫學院醫學士
陽明大學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博士
2006 年台灣十大潛力人物
2009 年國科會吳大猷先生紀念獎
2009 年中華民國第 47 屆十大傑出青年
2011 年永信李天德醫藥基金會青年科學家
2011 年世界皮膚科醫學會年輕醫師成就獎
2012 年行政院衛生署「藥害救濟審議委員會」委員
2015 年科技部 103 年度傑出研究獎

思路經驗談

回想起當初在研究方向的選擇上,鐘醫師在接觸了臨床醫學之後 發現了許多能再深入探討並改善的部分,然而在選擇題目時也要評估該研究對於自己而言的可行性。就以藥物過敏為例,當時只要提到藥物過敏,很容易會聯想到抗生素 penicillin 所導致的急性休克,不過這 研究有一些明顯的困難點,一來這種病患少、收集不易,二來得考量休克患者是否容易進行臨床試驗的研究倫理議題,畢竟休克當下情況危急!而因 SJS 一旦發生大多會求診皮膚科醫師,也因此提供了鐘醫師可以深入研究的機會。

困難到突破

以鐘醫師做臨床研究的經驗,最常遇到也是最首要的問題是收案。當時收案不易,鐘醫師藉由逐一比對病歷資料來了解病患情況, 然後設法一一詢問參與研究的意願;同時也請同科醫師協助,以團隊的力量完成收案,這一路上也因緣際會地讓鐘醫師認識到許多一起投入研究的夥伴,進而能完成好的研究成果。除了有收案的困難需要克服以外,鐘醫師的團隊也曾在技術層面遇到困難,因為當時有些藥物 T 細胞的培養、活化實驗對台灣學界而言還很陌生,於是當下就一方面讀文獻資料做學習,一方面也找機會跟國外的專家多次寫信請益。實際上,技術層面的純熟最終還是倚賴自己團隊參照國外的方法想辦法自己突破困難,在順利的收案而有充分臨床資源與檢體之下不停地嘗試然後改良去做突破,幾年下來最後累積與創造了有別於其他團隊的經驗和技術,甚至能做到世界頂尖的地步。

初衷為目標

鐘醫師認為研究的題目永遠都做不完,以醫生的角度而言,平常就會接觸許多病患,有些疾病始終無法找到有效的治療方式,或是是否復發的決定因子。醫生能最先觀察到病患的症狀發生和情形,然後思考原因,挖掘背後的機制,只要有心,很容易能找到好題目。研究最主要的關鍵就是有沒有好問題,有好問題就有新的突破點,也就會 有好題目了。

談到如何在學術上有所突破,鐘醫師認為要讓研究被國際期刊所認可的關鍵除了內容要具備新穎性之外,也需要有實用性或者符合當代研究的趨勢。以生醫研究而言,題目的選擇上要思考目前還缺乏甚麼,特別是尚未被發現的機制,進而規劃出如何在釐清機制後做出實質的貢獻。以鐘醫師當時發表於《Nature medicine》的文章為例,主要就是思考藥物過敏基因如何進一步導致嚴重如 SJS 的病況,後來這研究才發現包含「顆粒溶解素」(Granulysin)在內的免疫作用共同導致了 SJS 的發生。所以思考一個現象背後的原因往往才是突破的起點。除了做出具有應用價值的好內容之外,如果能搭配好的邏輯思考與寫作,往往更能讓寫出來的文章清楚傳達這研究的新穎性與內容的關鍵處,所以好的邏輯與英文寫作能力也很重要。

現今研究環境容易遇到的迷思是經常將研究目標設定在發表到好的期刊,但這樣容易失焦而沒有切實思考到疾病背後的機制和真正待解決或改善問題,恐怕會本末倒置而錯失了潛在的研究機會。

建議與勉勵

以醫生如此繁忙的職業做研究很不容易,目前台灣各大醫院陸續設立了醫師研究員制度設法改善臨床研究的環境,但以研究為志業從來就不是為了利益,而是希望能藉由努力讓醫療更加進步,相信在其他生醫領域努力的人們也是如此。即便是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也還是有許多無藥可醫治的疾病,等待著未來的有志之士攜手克服。醫生做研究的優勢在於能接觸許多病患,能激盪出許多研究的想法,也可以直接投入於臨床研究,而其中也衍生許多內容需要不同領域的專家一起合作,可以說,臨床醫學需要源源不絕的人才持續投入與研究。

在訪談的最後,鐘醫師也勉勵到,做研究的秘訣在於野心和熱忱。野心是不滿於現狀要在競爭中做出最好的研究突破,不斷尋找資源並磨練自己的實力;而熱誠則能克服研究環境與趨勢的變遷,持續調整並融入新的趨勢而不要畏懼短暫不好的收入或研究的困境。期勉所有有志於生醫研究的學生們都能保有對於研究的野心與熱誠,並找到志同道合的研究夥伴一起努力下去。

採訪│呂昆霖陳恩浩任怡昕
撰稿│陳毓茹任怡昕
編輯│呂昆霖

About the author

Avatar

陳毓茹

想在生醫領域認真耕耘的小藥師,讓台灣生醫界可以越來越有更多的新元素交流,夢想就是可以和不同人一起完成許多的計畫和事情,有成就感又開心!

About the author

Avatar

任怡昕

目前就讀清大醫工所碩二,主要研究為奈米生醫材料與癌症光熱治療。期望自己能一直享受學習並持續分享所學,加入The Investigator是為了和更多目標相同的朋友切磋學習!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