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s 人物訪談 臺灣醫學生研究通訊 青年學者

吳嘉峰醫師專訪 | 台大醫院

ntu-wu

本期專題很榮幸訪問到台大兒童醫院小兒肝膽胃腸科的吳嘉峰醫師。吳醫師出身臨床,在張美惠老師的指導下投身研究,而後在肝炎研究領域裡發表了不少高質量的論文,並曾榮獲教學優異獎。吳醫師兼顧臨床、教學與研究,對有志在醫學中心發展的醫學院同學們,相信是非常好的模範。

簡歷

台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學士 (1992.09~1999.06)
台灣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碩士 (2004.09~2006.06)
台灣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 (2006.10~2010.12)


專長及研究興趣

B型肝炎、膽道閉鎖、兒童肝臟移植後照護
肝母細胞瘤 (Hepatoblastoma) 肝臟幹細胞發育

榮譽

國立臺灣大學附設醫院最佳實習醫師
第二十屆財團法人宋瑞樓教授學術基金會肝臟醫學優秀論文獎
九十七年度台大醫院教學特殊優異獎教學優異獎
第十一屆亞太小兒消化系醫學會(APPSPGHAN2009)年輕研究學者獎
第九屆亞太消化系醫學週(APDW2009)年輕研究學者獎
九十九年度國立臺灣大學附設醫院傑出研究獎(年輕優秀研究組)
第五屆亞洲兒童感染症醫學會議(ACPID2010)傑出研究學者獎
第九屆國際熱帶兒童醫學會議(ICTP2011)最佳海報論文獎

吳嘉峰醫師的學思歷程

吳嘉峰老師在住院醫師第四年才開始步入實驗室,研究上起步較晚,一路從台灣大學臨床醫學所碩士班到博士班畢業,在張美惠教授等人的指導下,發表了不少高質量的論文,而在教學上也曾獲教學優異獎。目前是台大醫學院主治醫師兼任臨床助理教授的吳嘉峰老師,兼顧教學、研究與臨床,相信是對醫學生來說很好的模範。
 

青春年少

吳嘉峰老師出生於台南,因為爺爺是中醫師的緣故,一直希望家裡能夠有位醫師,在這樣的氛圍下,小時候便接受了比較多的科學教育,也影響了在高中時的志向選擇。
進入台大醫學系後,在大一大二因為還在通識教育的階段,所以對於醫學並沒有很多的瞭解;大三大四之後,課程開始和醫學有所連結了,但因為課業的沈重負擔,也沒有太多的時間去思考未來的方向。因此大五之後在醫院之後,開始觀察和接觸臨床上的醫療行為,也受到了許多臨床老師的教學與指導,從能夠給予病人康復健康中得到了很大的成就感,從而使吳嘉峰老師希望成為一名專業的臨床醫師。
 

住院醫師生涯

漸漸地,隨著畢業後步入正式的住院醫師生涯,吳嘉峰老師瞭解到有些疾病並不能照著教科書的指示或是老師的教學能夠有很好的治療、處置或者是改善生活品質。而研究部份的重要性,就在於研究能夠改善目前我們對於病人的處置、預後,並促進生活品質的提升。因此,對於吳嘉峰老師來說,目前的主要方向仍是以臨床為主,但辨認在臨床上一些重要但卻還沒有被解決的問題,並作相關的研究,而這也是留在台大醫院的優勢。
老師在大學的時候並沒有接觸過實驗室,第一次開始接觸研究是在台大小兒部住院醫師第四年的時候,開始了次專科小兒腸胃科的訓練,在訓練的過程中,時任小兒部主任的張美惠教授對於臨床和基礎研究間的連結非常重視,並將實驗室作為次專科訓練的一部份,避免醫學生畢業後就被限制在臨床的小框架裡面,讓發展的空間和視野能夠擴大,才有更多能力決定自己想要的方向。
吳嘉峰老師會選擇兒科則是因為大五之後在醫院輪值到兒科時,發現自己還蠻喜歡兒科的環境,另外在兒童身上和在成人身上看到的疾病形態並不相同,而臺灣兒科的建構也是在這四十年內的事情,比如膽道閉鎖的患者也是這三十年內才有辦法處理,而對於這些患者,成人之後所面臨的預後就是隨之而來的新挑戰,因為在醫療尚未進步的年代,這些患者很難撐過青少年期,因此,在成人科看到的疾病形態,在這二三十年內應該會有不小的改變。
 

步入研究

在小兒部接受次專科訓練時,所有的住院醫師都會被賦予兩個研究的題目。吳嘉峰老師的第一個題目是公共衛生流行病學統計方面的處置問題,而另外一個題目則是實驗室內的題目。因為這兩個題目各自有不同領域的需求,因此從此衍生而出了一些不同的需求,就此啓發出了興趣。
住院醫師第四年開始作專題之後,因為所作的研究題目需要比較複雜的統計模式,所以當時吳嘉峰老師和張美惠老師一起去了中研院統計所向所長請益了四五次,每次討論的過程中感受到自己在專業能力上的不足,因此便決定去考臨床醫學所的碩士在職專班,而住院醫師的第五年也一邊在臨醫所進修。
在臨醫所的時候,老師吸收了許多流病方法學和近代研究發展,學習到了如何在臨床意義上發現一些重要的問題,如何去設計實驗來嘗試回答這個問題,如何決定收案的人數規模,如何以統計方式評估,統整。而碩士班畢業之後,就決定繼續進修博士班,直到 2010 年才畢業。
而在兒科部的實驗室研究時,因為實驗室的規模不小,有許多博士級的研究助理或是博士後研究員,而在不同領域,都有可以互相學習的地方。如果在實驗室內得不到目前實驗的問題瓶頸時,台灣大學也有豐富的資源可以詢問。只要肯問、肯學,都有很多老師樂意回答。
因為老師本身是B肝的帶原者,所以研究以本身的狀況為出發點,像是為什麼超過三十歲,帶原者還是有很高的病毒量。這方面預後相關的研究就成了重點,病程的推進應該是人、病原、環境三者互相影響所造成的結果,而慢性肝炎患者細胞下游訊息的調控對於病程的影響就成了老師的研究的主題,而當中老師花了半年的時間進行文獻收集和說服張美惠老師同意研究的主題。
指導教授對於老師的影響也非常大,因為張美惠老師在兒童肝炎上的研究成果已經是國際級的水平,對於吳嘉峰老師來說,如果可以讓一個國際學者如張美惠教授信服的話,那麼相對地就能讓許多人信服研究的成果,所以每次與張美惠教授面談的過程,張教授都會以非常嚴謹的態度面對吳嘉峰老師的研究。在吳嘉峰老師住院醫師第四年開始,一直到主治醫師第三年為止,吳老師每次和張教授的討論總是讓吳嘉峰老師在討論後回去繼續研讀文獻,思考改進之後,再去找張教授挑戰一次。
目前的肝炎病毒在 1984 年台灣全面施打疫苗之後,盛行率在接受施打疫苗的世代已經降到 1% 左右,但在現在 28 歲以上的族群還是有 15% 左右。所以肝炎的題目在四十年內還會是重要的題目,比如像現在治療肝炎的藥物在臨床上的效用還不是十分令人滿意,現在的抗病毒藥物一年內也只有約 20~30% 的患者是有效的,所以目前必須要作的還是改善這些病人的治療。而老師的研究目標還是在於釐清自然史,有些病患罹病之後症狀非常嚴重,相對的有些病患卻能夠自然痊癒,而瞭解之中的差異原因就成了研究的重點。
 

臨床醫師與研究

臨床醫師要兼顧研究的話,家人的支持對於是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在一些地方需要容忍自身的忙碌。而對醫師而言,妥善的時間規劃與分割也是非常重要的,盡可能切割一些獨立的時間陪伴家人,也讓自己好好休息。
在台大作研究,因為醫院定位的關係,會有各式各樣的案例,也有完善的醫療團隊,如此不管在臨床或是基礎研究上都有很多資源。但現有的制度設計越來越要求臨床、教學、研究三者兼顧,所以對於研究來說很難有完整的時間,只作一個題目專心研究也是不可行的,必須同時兼顧數個研究計劃,所以必須好好規劃短、中、長期的研究目標。而當中,必須要有某些題目是一、兩年內就能做出來並發表以符合醫院評鑑,而自己想要作的題目則可能要設計三到五年的時間去完成這個計劃,因此兼顧評鑑要求和自我興趣之間就成了重要的課題。
當然臨床醫師作研究也會有其困難所在,在一開始時作研究時,臨床、教學、研究三者兼顧的結果就是會有自我認同的混淆,因為跟專精研究的學者相比能力還是會有差異,還是需要時間去調適自己。選擇了研究的話,就必須選擇去拒絕一些東西,能夠接受在臨床服務上量的不足帶來相對較低的薪酬,教學心力上能接受不去特別爭取教學優良獎等,學著去接受自己的角色才是最重要的。
 

對醫學生的建議

臨床醫師的強項在對於疾病表現的瞭解,所以能夠在將病人歸類之後,找出當中重要的課題作為研究目標,因而使得臨床醫師的研究相對於公衛學者或是基礎研究會有差異存在。當然不管是臨床研究、公衛研究或是基礎研究都有對於社會重要的地方,最終的目的都是在於促進人類的健康。 因此對於臺灣醫學生來說,最重要的還是要瞭解未來想要的究竟是什麼?是純粹以臨床服務為志向,或只單純作基礎研究,還是臨床為主,並研究在臨床上遇到的問題;但不管如何,就是要想清楚自己想要的之後再作選擇,而選擇之後就必須堅持自己的道路。
研究的方法、工具或是技術等等,如果比較早進實驗室當然會早進入狀況,熟悉實驗室生態。對於老師這樣比較晚進實驗室的人,初期四年當然會對於實驗室生態不熟悉,而遇到問題就是經常發問,周遭的老師或是醫學院區的學者都是詢問的對象。而這幾年老師會覺得台大的醫學生對於自己太保守了,應該勇於嘗試各種不同的方向,不管是基礎醫學、臨床醫學或是研究方法學等等都應該要有更多射獵,瞭解更多才能有利未來的選擇,而不要輕易局限住自己發展的可能。寬廣而深厚的能力培養基礎能力才有辦法在該作選擇的時後做出越有利的選擇,而不是被自我的能力限制住了自己的選擇。

撰文 | 尤瑞琛(台灣大學)

Photo |
From 臺灣醫學生研究通訊 No.15

About the author

Avatar

Investigator團隊

2013年,憑著一股對學術研究的熱忱,一群海內外學生與社會新鮮人成立了「The Investigator Taiwan 臺灣生物科學研發策進社群」。幾年來社群持續成長,到現在成員超過百名,背景橫跨基礎研究、臨床、產業各領域。我們透過經營平台、生醫報導與活動交流、協助媒合學習對象等多元面向,為臺灣的生醫領域創造了許多正面價值。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