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醫師在大學時期雖然課業表現優異,但直到大五才開始真正接觸所謂的「醫學研究」,當時是從臨床上加護病房患者的觀察開始,漸漸地會從思考歸納中找出問題,也萌發了研究的興趣。之所以選擇眼科,是因為陳醫師對顯微鏡下的精巧微創手術感到著迷,再加上大學過程中一些機緣,認識到許多年輕與中壯年人,由於先天或後天原因退化致盲,年輕力壯卻因失去視力而感到社會功能被剝奪的無奈,因而決定往眼科發展。
現職
國立臺灣大學附設醫院眼科部 主治醫師
專長
一般眼疾、眼神經疾病、視網膜與黃斑部疾病、遺傳性視網膜退化
視網膜與黃斑部手術、白內障手術
經歷
台大醫院眼科部住院醫師 / 總醫師 / 臨床研究員
「林和惠醫師紀念基金會」台大醫院最佳住院醫師獎
美國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神經科學研究所 客座學者
美國 哈佛大學眼科 遺傳性視網膜退化 臨床研修醫師
美國 哈佛大學眼科 基因體中心 研究員
學歷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系學士
研究領域
遺傳性視網膜退化、眼科基因學、視覺神經退化與再生醫學
【由眼科醫師開始】
進入醫院後的陳醫師,不斷精進臨床知識與手術技巧。他認為,過去十幾年間眼底微創手術的進展已幫助了不少視網膜與黃斑部病患,加上藥物的發展例如 Anti-VEGF 的出現,也大幅改善了諸多疾病過去的治療方式,像是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高度近視導致的脈絡膜血管新生 (myopic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diabetic retinopathy) 和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 (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 CRVO) 等,因為 Anti-VEGF 的出現,預後都有明顯改善。
然而,眼底的整體是一個細微而複雜的神經系統,經過了各種疾病的傷害後,網膜神經性退化 (loss of photoreceptors, RGCs, and RPE) 往往成為最後不可逆失明的一大成因。最能清楚體現這樣的病理機轉者,是遺傳性視網膜退化 (inherited retinal degeneration) 的患者,由於先天基因中的缺陷,患者的感光細胞往往在 20-30 歲前後,逐漸退化造成不可逆的視力喪失。以最常見的視網膜色素變性 (retinitis pigmentosa) 為例,很多患者在青少年時開始感受到夜盲,視野變小等視覺障礙,中年後慢慢影響到中央視力,對病患本身與家屬,生活往往增添許多辛苦,而過去在醫療上所能給的幫助卻非常有限。
近年隨著基因醫學與再生醫學的發展,許多新興療法如基因治療、幹細胞治療等,都正在蓬勃發展中。但想要達成這樣的醫療目標,需要從許多面向紮根,包括準確的臨床病情診療,神經科學的研究基礎,實驗室的研發,以及細胞療法的研究執行能力。本著希望幫助病人的心情,因此他決定進入台大臨醫所研讀博士班,結合自己臨床醫師的背景,進行轉譯醫學之研究,並在適當的機會下,受醫院推薦前往美國進修。
【美國進修:啟蒙】
2015 年到 2017 年,陳醫師申請至美國進修,兩年多的時光非常充實,其中包括了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JHU) 以及美國哈佛大學 (Harvard University) 麻州總醫院的眼耳醫學中心 (Massachusetts Eye and Ear Infirmary, MEEI) 受訓。
在 Johns Hopkins 的日子,陳醫師除了在 Wilmer 眼科中心接受當代神經眼科大師級醫師 Neil R. Miller 教授的臨床指導,臨床工作之餘也加入了神經科學中心 (Neuroscience Institute) Alex L. Kolodkin 教授的實驗室,修習視覺神經迴路相關之研究。Kolodkin 教授管理臨床預前訓練大樓 (Preclinical Teaching Building, PCTB) 十樓最大的實驗室,內部除了基本的實驗長桌,還擁有自己的手術操作空間、電生理實驗空間、行為實驗空間、各式攝影系統,設備相當齊全。雖然實驗室規模龐大,Kolodkin 教授仍堅持每兩周親自與每位成員單獨討論進度。就這樣,陳醫師跟著博士生一起上課,從各種神經細胞的特性開始,重新認識視覺神經迴路,並學習視網膜神經生理學的各種實驗技術。由於他具有臨床醫師的背景,因此被指派參與動物疾病模型的建立,建立視神經受損後,突觸再生引導訊號的實驗。
這個實驗室給了他許多養份,讓他往後在思考臨床疾病的轉譯研究時,更有想法,包括應用到與哈佛大學及台大工學院的合作,利用誘導性多能幹細胞技術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Cs) 分化出視網膜神經節細胞 (retinal ganglion cell) 的再生醫學研究。陳醫師團隊透過改良日本團隊在 2015 年發表的誘導分化方法,並且結合有神經誘導性的生物相容性支架,最後成功開發出具有高視網膜神經元分化效率、能誘導軸突生長,以及分化成熟度提升的培養方法,相當讓人期待!
在美國的後半段日子,陳醫師來到了哈佛大學的眼科訓練醫院——麻州眼耳醫學中心進行遺傳性視網膜退化 (Inherited retinal degenerations, IRDs) 的臨床研修醫師訓練,並同時在基因體中心進行相關轉譯醫學研究。專科主任,同時也是基因體中心主任的 Eric Pierce醫師/教授,長年耕耘於視網膜基因性退化疾病,並從年輕即親身參與了目前全世界首例 FDA 證實安全有效,於今年初上市的 RPE65 基因治療藥物 (LuxternaTM, voretigene neparvovec-rzyl) 的開發與臨床試驗。在這樣珍貴的臨床與研究雙軌訓練環境下,他覺得過去多年累積的臨床知識與實驗基礎就像是土壤,而這一年的次專科訓練就像是養分,自己每天都像小草一樣渴望多吸收一些,努力長高,而每長高一點,就看到更多令人欣喜的陽光。針對遺傳性視網膜退化的病患,哈佛大學眼科團隊可以說是力行「精準醫療」的精髓,提供全方位的診療,從臨床眼科的檢查,到利用次世代基因定序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 的基因分析與診斷,將具有特殊性的基因變異送交實驗團隊進行病理研究與基因治療開發,具有成效者再進一步思考臨床試驗的可能性。而在臨床端,現在已經有數個基因治療的臨床試驗進行中。陳醫師就在這樣的紮實訓練下,一面參與臨床工作,一面進行基因分析及動物實驗,並思考如何在適應國情的情況下,將此平台落實在台大醫院,服務台灣的患者。
經過了這幾年的努力,目前在台大醫院眼科,台灣的病友也可以得到相同規格的臨床診療與基因診斷服務,團隊也逐漸累積起本土經驗,希望建立起台灣本土在此領域的基因資料庫。這實在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但陳醫師只是謙虛的說,要感謝許多前輩的指導與支持,以及團隊很多人一起努力的成果,團隊仍在繼續努力,相信每天總能再為病人多做一點。
【落實轉譯醫學與精準醫療】
現代醫療的進步,常需要跨領域的團隊,結合各自的專長,才能產生最好的效果。轉譯醫學是當前的熱門名詞,精華就在於將最前端的生物科學知識,應用到對人類健康有所助益的議題上。臨床醫師在這樣的工作上,自然有其角色,因為直接在第一線接觸病患,具有臨床的經驗,能夠了解病情、貼近病患的需求;但另一方面,醫師養成教育的過程中,需花非常多的時間在臨床經驗的累積,在科學研究的操作方法與經驗無法與分子生物學家或其他生命科學領域學者相比。因此,彼此相互交流,連結雙方知識上與想法上的專長,是達成高效率轉譯醫學研究的關鍵。當然若醫師本身具備基礎科學研究的知識,自然有助於提升溝通與合作的效率。在美國,這樣的合作網絡非常普遍且運作良好,以眼科為例,JHU 和 MGH 都有非常完善的運作體系。在臨床方面,大多數的醫療技術,像是用藥邏輯與手術技巧,我們可能並沒有略遜一籌;但在研究資源方面,美國的醫學中心的確是比我們更為充裕。除了經費的規模不同,另一個特點是美國醫學中心的臨床科別中,有許多研究型的教職是由 PhD 科學家任職而非 MD。這點和我們國內民情較為不同,但對於需要大量研究專長的領域,例如基因精準醫療的發展,就可能相當有幫助。美國許多知名大學附設之眼科醫學中心,其實都定位為「眼科學與視覺科學中心」,在這裡能將臨床醫療與學術發展的距離拉的更近,專家之間保持緊密的合作,更能促進新醫療技術的發展。
【感謝與勉勵】
最後,我們問到當初先受醫師訓練而沒有直接攻讀 PhD,現在回頭想是否會後悔?陳醫師表示不會,現在臨床經驗更加豐富後反而幫助他找到研究的切入點。臨床醫師想做研究的困境常常是因為臨床工作量龐大,壓力可想而知,因此找到適合自己的興趣與研究路線很重要。陳醫師感謝一路上幫助過他的每位貴人,勉勵大家凡事心存善念,盡力而為,學習跨領域的合作並互相欣賞!
訪問|任怡昕、陳帝亢、黃勁聞
撰稿|任怡昕
編輯|陳達慶、紀威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