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報導

2019 主題回顧月 — 自回顧中領悟,在前瞻中展開

科學發展在跨領域學門間的相互合作之下,許多新的發現與技術不斷推陳出新,而 2018 年在產業界與研究界也都有了不少新的進展與突破,也帶來許多科技議題上的討論與反思。在 2018 年初廣受關注的議題中,首例利用體細胞核轉移技術(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 SCNT)所成功複製的非人靈長類動物 —— 兩隻複製長尾獼猴,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與此同時關於複製靈長類到複製人技術的倫理議題也引發了諸多討論。而在 2018 年底人類胚胎基因編輯嬰兒的誕生,也因違反了被認為是科研界共識或甚至被立法限制的"14 天法則"(人體胚胎研究必須於受精後 14 天內結束)[1],引發了倫理道德爭議,更是激起科學界的質疑與批判。科研發展與倫理的限制之間,很是值得所有人深思的議題。

而除了科學研究上的突破之外,技術研究的發展,最終目標總是希望能投入於實質的臨床應用和產業。2018 年在各領域的臨床試驗與治療應用,也逐漸有相關技術發展成熟;諸如日本與國際各國,積極投入在 2012 年榮獲諾貝爾生理醫學獎殊榮的人類誘導性幹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Cs)相關技術,期望推進再生醫學與細胞治療的臨床應用發展。2018 年中,美國 FDA 也終於通過了首例的 RNA 干擾(RNA interference, RNAi)藥物,而 RNAi 也是在 2006 年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項目,可見許多科研的成果在應用上都極具有發展潛力。而為了促進臨床應用與產業發展,國內外政府管理單位也開始重視起相關法律規範的定立,期望在法律層面上為未來的產業發展鋪路,有條件的開放突破性的新療法,幫助科研往臨床應用的推進,同時也為大眾的醫療健康安全把關。

2018 年也是兩年一度的唐獎頒獎年,這一年的生技醫藥獎頒給了 Tony Hunter、Brian Druker 及 John Mendelsohn 三位科學家,表彰他們在癌症標靶治療的貢獻。他們傑出的基礎研究成果也成功轉化為臨床應用,數年來已經廣泛用於多種癌症的治療。而 2018 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兩位得主本庶佑(Tasuku Honjo)與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 Allison)博士,也是 2014 年唐獎生技醫藥獎的得主;他們在癌症免疫檢查點機制之研究,帶起免疫療法的又一波熱潮,新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和藥物也逐漸應用於許多癌症治療上。

2018 年裡的生醫科研領域發展依舊令人驚豔,而 Investigator 也在過去一年裡,精選出不同領域為大家帶來豐富的主題月文章,也因著兩年一度的唐獎盛事,推出許多精彩報導。

2018 年的主題月從近年來盛行的系統生物學,以廣域宏觀的角度,結合資訊的計算分析,探討生物複雜多元的交互作用。接著以縱向時序的角度,探究貫串整個生物學領域的基因體演化。也進一步帶領讀者們一同探索,這個人們自古以來與病原體、傳染性疾病間從未停歇的戰爭。神經科學的主題讓我們在思考與探索的同時,回頭審視於這個神秘而複雜,引領生命意識、行為、思考的大腦與神經系統。身體機制複雜多元,即便具有相同的 DNA 序列,卻也能因著不同的表觀遺傳學調控,展現絕然不同的面貌。相較於現今我們所熟知的世界,生物隨著不同時空環境的變遷,也是逐漸的在發生改變;從化石與古地質年代中所留下來的線索,古生物學研究重現出當時真實存在的生命歷史,鑑往知來並反思當下,理解並尊重自然環境與生命的互動,以求能讓生態永續繁榮。在年末至近期的主題之中,我們著眼於新的技術發展,探究第三代定序之特性與其帶來的新應用與變革;並探討了近年來越發受到重視的單一細胞分析相關技術,讓我們能從群體組織細胞中,以一個更細緻的角度探究解析以往可能未曾發現的生命訊息。

2019 年初我們將逐一回顧前一年度的眾多精彩主題,之後也將陸續推出新的主題報導、人物訪談與各項特別研究快報,敬請持續關注追蹤!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en/design-2019-2018-reaching-new-year-3797945/

參考文獻:

  1. Hyun, I., Wilkerson, A., & Johnston, J. (2016). Embryology policy: Revisit the 14-day rule. Nature533(7602), 169-171. doi:10.1038/533169a

撰文|藍冠鈞
審稿|高唯真

About the author

藍冠鈞

藍冠鈞

目前就讀於京都大學醫學研究科 (iPS 細胞研究所) 博士班,興趣研究領域為幹細胞、再生醫學與生物資訊。2022年共同創立日本台灣生技協會 JTBA,促進在日台灣生技人之交流互助。期許在資訊龐大繁雜的現今,以社群媒體之力量分享與推廣科研領域新知,並凝聚對國際與社會議題的關注;期望於科學研究的同時,不忘社會關懷與國際認知,與各路夥伴前輩一同盡己所能貢獻社會。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