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s 人物訪談 青年學者

張雅貞老師專訪│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

1
本月份The Investigator榮幸邀請張雅貞老師分享她的學術研究經驗與一路上的成長收穫,包含投身科學研究的動機、前往國外一流學府的見聞等等,鼓勵台灣青年學子找到屬於自己的興趣與方向。張雅貞老師是臺灣大學醫學院藥理所博士,並曾于中央研究院基因體中心以及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擔任博士後研究員,現任中央研究院助理研究員,目前致力于先天性免疫細胞次族群影響氣喘及黏膜感染性疾病的機制。


心路歷程
求學與研究
張雅貞老師對於生物學的興趣自小便開始萌芽,中學時代即開始參加科展,發覺自己對於操作實驗的喜愛。升大學階段適逢生命科學蓬勃發展的開始,而與其他理工科系相比,生命科學較為生動有趣,也因此選擇藥學系就讀。大學時,相較於其他去藥廠實習的同學,張老師選擇去實驗室做summer。實驗室的Lab work和一般課堂不同,可以學習對如何去執行project,用實驗方法去驗證生物或醫學上面的問題。另一方面,實驗室的生活也讓張老師發現,做科學的好處是常常有最up-to-date的資訊,產生求知的動力以學習新的知識,而非只是一成不變的routine工作。
藥學系畢業的學生就業選擇廣泛,既可以繼續做研究,也可去業界或是當藥師。當時張老師選擇繼續走研究這條路,並加入臺大醫學院藥理所陳青周老師的團隊,攻讀碩士及博士班。選擇藥理的因素,除了藥理和生理方面有相關聯外,也可以研究醫學和藥物之間的關係。
博士班時期的研究主題主要與幽門螺旋桿菌 (Helicobacter pylori) 感染以及免疫訊息傳導相關,畢業之後則先前往中研院基因體中心陳鈴津老師實驗室研究NKT cells。張老師建議博士班學生畢業之後選擇博士後研究的時候,不要完全走跟博士班一樣的研究路線,而是去探索另一個相關但不完全相同的領域。憑藉自己在先前研究經驗中培養出的主要專業知識及實驗專長,作為尋找下一步職缺的籌碼。擁有NKT cells領域的專業經驗即是張老師進入Harvard Medical School的Prof. Dale Umetsu實驗室的重要原因之一。
進入一個新的實驗室之後,更可以透過跟其他不同領域的學生或博後研究員交流彼此的專業知識、經驗與技術,多方充實自己,拓寬未來在的學術領域的發展範圍,不僅增進人脈更能幫助自己跳脫思考的侷限。
在中研院生醫所開始自己的實驗室之後,張老師在近期將著眼在氣喘的免疫調控機制之上。氣喘的原因相當多元而且複雜,不只是單純的過敏反應。創立自己的實驗室對一個科學家來說是一個嶄新的里程碑,這時候開始可以完全自主決定研究方向,做自己想做的!這也就是張老師投身科學的初衷。
「要當一個多疑的人,才能成為好的科學家」!
張老師認為做一個好的科學家有幾個非常重要的因素。第一個就是要自己主動找問題。想辦法接觸自己不懂的東西,並且試著去了解。而在遇到問題時,要知道如何去尋找方法解決。所謂尋找方法,並不是去複製別人的做法、一味遵循,而是去學習別人怎麼解決研究上的問題,了解每個方法、每個步驟背後的意涵。也因此,張老師鼓勵大家多參加國內外的conference,吸收別人的研究經驗。而在看別人的研究時,除了思考之外,還要適時表達出自己的想法,不要害羞提出問題。Presentation時,最重要的就是discussion的部分,此時最能得到各方面的建議。不論是不曾想到,或是不同領域的問題,只要試著去從不同角度看待別人的問題,都能夠促使我們去思考和吸收別人的想法,刺激自己成長。
成為好的科學家的第二個重要因素,就是要永遠抱持著懷疑的態度,在100%確定中,一定要保留10%的懷疑。選擇做科學的人,必定要隨時抱持著懷疑的心態,而不會全盤接受別人給你的資訊。自己的想法不一定是對的,老師講的也不會永遠是真理。連自己一開始設立好的假設都要存有懷疑,才能讓自己不斷反省,試著找尋相關書籍、期刊、或是最新的資料,用各種方式不斷去驗證其正確性。這樣,當你自己的研究完成時,表示你至少已經成功說服自己,達成了最後的10%。
在學習過程中,千萬不要一味相信自己的作法或是別人交付給你的知識一定是對的。例如實驗室的學弟妹常常承襲到了錯誤的實驗方法,不實事求是,全盤接受學長姐教授的方法,而不去了解每個實驗步驟背後的意涵。這是台灣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學長姐教的技術或知識可以學習,但自己一定要花時間做功課去了解。實驗失敗時,自己要去找出問題背後的原因,而不是一直重複相同的實驗,而不知道為何失敗。美國的博士生時常會花長時間耕耘課本上及最新的研究文獻所提供的知識,以強化自己的基礎;反觀台灣,博士生長時間埋頭於實驗,而忽略思考及涉略新知。其實,科學就是一個不斷說服的過程,國外學生他們會傾聽,但在有足夠的證據驗證之前,不會全盤接受。
第三,實驗沒有做的好壞之分,只有個人興趣的差異、適不適合這工作。專長、性向不同的人,要擺在正確位置,只有是不是放在正確位置的人,而沒有做得好不好的問題。因此,要多多了解自己,而不要強迫自己去不適合的位置。
而在學術方面,也沒有所謂的高低之分。雖然有聞道先後之分,但科學常常是新的人會去推翻舊的理論,少數情況才會有真理或是定律存在,無法推翻。在科學的發展中,大部分都是假說,而辯證這些假說正是科學最有趣的部分,用不同方法驗證,才是學習的樂趣。因此張老師鼓勵大家,要喜歡思考、提出問題,而不是馬上全盤接受。藉由自己去驗證假說的真偽,才會更有動力去做研究,不論假說最後是對是錯,都可以讓我們有正向的刺激。
2

張雅貞老師與The Investigator成員合影

職涯發展
Postdoc之後的職涯發展規劃
張老師認為,當博士畢業或完成博士後研究訓練之後,不論是想要繼續往研究領域或產業界 (藥廠、生技公司) 發展都很好,主要還是要依照自己的興趣走才可以走得長久。就如前面所提及,了解自身的喜好,才會真心投入未來的選擇,而不是隨波逐流。而張老師自身的規畫完全是遵照自己的興趣而定,笑說自己是一個「自由派」的人,所以忠於做自己想做的事!而在博士後研究之後,張老師考量到家人定居於國內,毅然決然放棄在美國難得的教職機會,決定回到臺灣從事研究工作。不僅如此,張老師認為自己對臺灣的學術界有一份使命感與歸屬感,也希望能將在美國所見所聞帶回台灣,讓臺灣的學術環境不落人後。
對於青年學子生涯規劃的建議
現階段不論是臺灣甚至美國,研究相關職缺都處於僧多粥少、競爭激烈的環境。張老師鼓勵大家,可以依照自身的研究興趣跨領域學習,培養自己的觸角,增加競爭力。張教授極力推薦學生走出台灣,放眼全球,一來增加機會接觸到新興的研究資訊和國際潮流,二來內省自我,見賢思齊。張老師以自身為例,取得國內博士學位之後仍決心前往美國開啟人生與研究新的一章。由於美國匯集了全世界最優秀的人才,身處於此讓人自覺不足進而砥礪自己!最後,張老師也憂心臺灣的學生大多為了考試或升學而念書,甚至有人一路念到博士卻不明所以。反觀美國,會投入博士一途的學生幾乎都是對研究抱持著無可比擬的熱誠和擁有一顆單純求知的赤子之心。因此張老師也再次勉勵大家培養主動學習、思考以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給年輕學子的話
1. 唯有了解自己才能定義未來
2. 培養自己的科學研究特質
a. 對事物多疑、多思考、多提出問題
b. 喜新厭舊,不要只將自己侷限在特定領域,培養第二專長
c. 實事求是,追根究柢
3. 科學家要有自己的想法
4. 走出臺灣、增加國際視野
5. 無畏挫折,學會「認輸」,承認不足,永不放棄!
撰文│劉柏廷、魏子堂、童力威
編輯│陳致曄
學術部負責人│黃翊柔

About the author

Avatar

Investigator團隊

2013年,憑著一股對學術研究的熱忱,一群海內外學生與社會新鮮人成立了「The Investigator Taiwan 臺灣生物科學研發策進社群」。幾年來社群持續成長,到現在成員超過百名,背景橫跨基礎研究、臨床、產業各領域。我們透過經營平台、生醫報導與活動交流、協助媒合學習對象等多元面向,為臺灣的生醫領域創造了許多正面價值。

1個留言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