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s 人物訪談 大師專訪

洪明奇院士專訪│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

1
現職
美國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  基礎研究副校長
美國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分子細胞腫瘤學系  主任
中央研究院院士
中國醫藥大學癌症生物學研究所  講座教授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分子醫學中心  榮譽主任
研究專長
分子細胞腫瘤學、癌症生物學

在本次的特別專訪中,Investigator 很高興能邀請到現於美國安德森癌症中心(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任職的洪明奇院士來分享他的學思歷程。擁有化學背景的洪院士,在求學過程中接觸了生物相關學科後,深深地為此自然界的奧祕著迷,爾後進入癌症研究領域有三十多年的洪院士,正朝著「Making Cancer History」的目標來尋找更好的治療方法來造福癌症病患,也用其豐富的科研經驗來培育與引領生醫人才。洪院士爽朗的個性,在專訪過程中侃侃而談,讓本次的內容更顯得精采萬分,當中也鼓勵學子要勇於追求自己所熱愛的的事物,不必因為大環境而感到悲觀及退縮,「Make the impossible possible!」是老師給予年輕的我們最深的祝福與期許,而我們現在就一同來了解洪院士如何於廣大的科學領域中,找到自己的熱情,更開拓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源頭終歸熱忱:洪明奇院士的學思歷程

居處於亞熱帶的台灣富含眾多的蛇類種類,於早期享譽國際的台灣蛇毒蛋白研究溫床,培育出了一群優秀並至今仍引領台灣生命科學發展的科學家,其中洪明奇院士便是一例。洪院士現任美國德州安德森癌症中心基礎研究副校長,並於中國醫藥大學擔任講座教授,雖然常身處國外,但仍掛心於台灣生醫研究現況,訪談中洪院士不斷提及,台灣研究環境及媒體的氣象導致學生念博士、碩士班的意願大幅下降,甚至利用「愁雲慘霧」來形容近幾年的情況。所以洪院士希望分享自身的經歷,提供年輕的科學家與學生一個引導。

我的志願:科學之路
從小當作文的題目是「我的志願」,洪明奇院士一直以來都是希望成為一位科學家,對於科學有著極大的熱忱。洪院士認為研究科學是一種熱忱(Passion) 、探索未知(Discover unknown) ,以及把不可能化為可能(Make impossible possible)。老師提到自己很幸運能夠以研究科學做為職業,身旁的人總是認為他很辛苦,但他認為做喜歡的事,科學研究就像是唱卡拉 OK 一樣,一點也不覺得辛苦。老師說自己並非一開始就是在生命科學領域,化學背景的他在大學機緣下修習了生物化學(biochemistry)後,發現小分子的胺基酸組合,可以成為具備生物酵素活性的蛋白質,這便促使他發現生命科學是一個多麼令人興奮與著迷的領域。此外,老師也分享他小時有趣的故事:除了想成為一位科學家外,他也曾經想過要當一位音樂家;以前小學時總是特別期待星期三的到來,因為就是要等午覺後的第一堂音樂課,可以唱一小時的歌,為此可讓心情好一整天。這也就是因為很有興趣,所以選擇科學也是一樣,老師當時大一、大二的成積很普通,但記得大三總是特別期待生物化學,那種為興趣而振奮所產生的熱忱以及心情之愉悅感實難以形容。回想起在台大生化所讀碩士班的期間,那時該棟是第一棟台大有中央冷氣系統的大樓,所以幾乎整天都在實驗室度過,在沙發上睡覺,一個禮拜回一次宿舍只為洗衣服。老師覺得在當時那樣的環境就算不錯了,甚至和當時的同班同學,也是現任中研院院長的翁啟惠院士來討論未來,也曾經考慮繼續留在台灣攻讀博士學位。但後來在指導教授陳義雄老師的鼓勵下,最後還是選擇出國求學。回想起剛到國外時,起初想繼續做蛋白質化學(protein chemistry),但當時分子生物學正在快速興起,自己還曾很天真和指導老師說要轉殖蛇毒蛋白,回想起來有些天真好笑。老師形容博士班的那五年是「快樂的辛苦」,用現在的定序技術回過頭看那時,覺得當時一下同位素32P標定,一下子自製跑膠,不但耗時又挫折。但那就是熱情,不怕辛苦,能親眼看見 T、C、G、A,判讀出果蠅基因序列的成就感,讓洪院士樂此不疲!

走入癌症研究
洪明奇院士於布蘭戴斯大學(Brandeis University) 取得博士學位後,也正當是分子生物及基因轉殖技術起步的年代,對於日後要選擇研究方向的老師回憶地說:「當時在台灣念碩士時,對於癌症,只知道這個疾病很重要也很難治療,但大家也沒有好方法,而在1982年 Weinberg 教授首次發現人類的致癌基因(oncogene) 後,了解到一個基因單一點突變,會導致正常細胞變成癌細胞,癌症研究的架構變得很清晰,對於身為一位生化與分生學家來說,覺得是值得走入癌症研究的時候。」

在癌症研究起步的時期,當中有好幾個頂尖優秀的實驗室,而老師在當時為 Weinberg 教授的學生施嘉和博士的介紹與兩位布蘭戴斯大學教授 Pieter Wensink (指導教授, 現已故)及Michael Rosbash的引薦下,老師選擇申請進入 Weinberg 教授的實驗室裡來進行博士後研究,老師風趣地說:「在等待進入 Weinberg 教授的實驗室時的心情很爽,因為那時剛證實致癌基因不久,所以可以繼續朝這方面研究,並且進到好的實驗室,就算獎學金的薪資不高也沒關係。」老師對於研究癌症的熱情從此展開。

在麻省理工學院 Weinberg 教授的實驗室進行研究的初期,洪院士接下一個計畫,由於最初一德國科學家發現懷孕的母鼠,如果給予致癌物質(carcinogen) 的刺激下,產下的小鼠有百分之八十會有癌症的發生,特別是神經母細胞瘤(neuroblastoma)或神經膠母細胞瘤 (giloblastoma),其中也發現有一基因會發生點突變,也就是現在所熟知的 Her2/neu 基因。當時有許多科學家想將 neu 基因轉殖出來,但屢屢失敗,而熟悉分子生物學技術的洪院士,知道 neu 基因的尺寸很大,要挑選對的方式來轉染,在半年內的努力下,也證實老師的想法是對的,因為他比別人更快地轉殖出 neu 基因。

於1986年,洪院士於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University of Texas 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擔任教職的工作,當時老師想在做 Her2/neu 基因與腦癌相關的研究,而老師發現 Her2/neu 基因的單一點突變會導致老鼠產生神經母細胞瘤,但相反地於人身上卻無法觀察到相同的情形,卻也意外地發現 Her2/neu 基因的過量表現會導致乳癌的發生,也就燃起老師日後走向乳癌研究的動機。

2

 

給予後進期勉的話

有興趣支持最重要
洪院士表示現在投入生物醫學研究正是時候,台灣目前很多人不敢念博士班,擔心念完找不到工作,但老師認為有興趣想投入研究的同學應該要更積極且有願景,老師認為念完博士班後可以憑著所學的能力,不一定是留在學術界,投身產業界前景也是大有可為,例如進入藥廠進行新藥研發,甚至未來自行創業!老師認為,雖然要像郭台銘創立鴻海這樣成功的例子是鳳毛麟角,有時也要看大環境是否允許,但要成功絕對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希望正在念博士班或是未來有志工讀博士班的學生要對自己的未來有信心,機會是要靠自己創造的,不要說大環境要自己做什麼,而要說自己是否可以創造大環境!老師也鼓勵大家,人沒有錢沒關係,但要念書、要有知識,念書不是念死書,而是做廣泛的學習,發揮所學才能使社會進步,創造價值!天生我材必有用,唱歌很好、作研究也很好!

老師認為喜歡做研究還是要從中找尋自己最有興趣的研究主題,不需要隨波逐流,認為現在什麼領域最熱門就念那個領域,因為不同時期熱門的領域都不一樣,老師舉例:像以前他在念博士班時分子生物學很紅,所以那幾年大家都投入分子生物學的相關研究,沒人知道生物資訊學是什麼;但現在隨著生物醫學的快速進步,加上各種 array 都有,隨隨便便就有幾萬筆 data 產出,這時反而懂得生物資訊學人才就變得很搶手。所以老師認為,大家在選擇研究方向時,主要還是建議選擇最有興趣的進行,因為誰也不曉得未來什麼領域會紅!老師也強調,如果發現自己並沒有特別傾向哪個研究領域時,當然就挑當前最重要的研究課題,要選擇重要又好作的課題來做研究,畢業後好找工作、薪水又很高、又容易得到別人的尊敬;最好不要挑不重要又難做的題目,這樣會做得很辛苦。另外,老師也強調行行出狀元,像數學大師丘成桐、烘培大師吳寶春就是最好的例子。不過老師補充,也不是每個人都要當狀元,快樂過生活才更重要!

科學讓不可能的事情變成可能
洪院士覺得,人的一生就是要過得轟轟烈烈、高高興興,並做一些對社會有貢獻的事情,如果對於做科學有興趣是非常好的,因為科學讓不可能的事情變成可能,就像智慧手機一樣,一百年前誰能想像到會有這種東西出現。另外以癌症來說,40到50年前,癌症是不治之症,甚至也不清楚癌症的致病機轉,也沒有致癌基因(oncogene)的概念,但現在對於癌症的了解已經越來越多,也有越來越多的新藥出現,老師也相信有一天,癌症會走入成歷史、變成一種慢性疾病,這也是 MD Anderson 的信念!

老師認為從事科學研究工作需要投入很多時間,但老師認為不是只有科學要投入時間,要成為頂尖的音樂家、舞蹈家或運動員,每天也都需要投入很多時間在訓練!所以重點還是需要「興趣」的支持才做得長久和開心!老師再一次強調,以科學研究做為職業選擇必須投入很多時間,所以勢必會犧牲到和家人相處的時間,此時最需要家庭的支持和諒解!老師認為,做科學研究也不需要每個人都要當院士、都要做到最頂尖,所以只要有興趣就可以投入,不要因此而退卻。就像是每艘船只會有一個船長、每個國家也只有一個總統,每個人只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就是「成功」。老師也笑說,他的兩個兒子都到自己實驗室一個暑假後就說不想再來了,雖然有點遺憾,但他仍是尊重兒子的選擇。

3

 

Q&A

洪院士對年輕學子或科學家日後想要投入癌症研究的建議
「Right time to go in!」洪院士肯定地說。老師提到他看一個癌細胞的觀點,就如同一位基礎研究者看正常細胞突變一樣。回想當初細菌或酵母菌的基因還未被清楚地了解時,科學家們都是看哪一個基因缺陷會導向表現某一類的特徵,而來發現與定義這基因的功能,所以洪老師也是用同樣地角度來觀察癌細胞,看哪個基因變異或過量表現,會導致正常細胞走向癌化的過程,而這些研究也已經有許多的證據,所以洪老師給予學子未來想走入癌症研究的建議是「One of the best time!」在許多充分的資訊下,是個好時機來去發現致癌的機理,甚至是研發新藥的最佳時刻。老師舉了一個成功的範例,當時候發現了 Her2 基因的過量表現與乳癌發生有關,進而促使新藥的開發,隨後也成功地研發出單株抗體的藥物賀癌平(Herceptin),這標靶藥物後來經過臨床試驗,也被 FDA 准許上市,因此造福許多因為 Her2 基因過量表現而罹患乳癌的病患,在此老師也提及目前研發一個藥物,不需像以前一樣花了二三十年,現在是以分子標記導向( marker-guided )為目標,也就是說在臨床試驗的階段,病患是需要有表現特定的分子標記(marker) 才會被篩選進入試驗,所以在第一期的毒性測試通過後,第二期的藥物療效測試,很快地就會得到好消息,甚至不需進入臨床試驗的第三期,FDA 隨後就會准許藥物上市,如此縮短了開發時程,也大大地節省了研發經費,而這類的標靶藥物研發,其成功的範例不是少數。

除此之外,老師提及利用「免疫治療」方法來對抗癌症,也會是一個未來的趨勢,由於它不像標靶治療是只針對某一類型的癌細胞,而是增強人體自身免疫能力來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及繁衍,是個不一樣的想法,卻也是個好方式來對抗癌症,所以目前治療癌症的研究有許多可行的方向,無疑是最佳投入的時機!

洪院士眼中 MD Anderson 在癌症研究上獨特而卓越的成功因素
我們詢問洪院士,MD Anderson 是一個什麼樣子的機構,而是什麼樣的制度或是特別之處,能夠使得 MD Anderson 在美國癌症研究中獨樹一格?MD Anderson 是世界第一流的癌症研究中心,老師認為這是一個奇蹟。 MD Anderson 位在德州,這種感覺就像台北看屏東,屏東有一所學校跟台大一樣好,這就是 MD Anderson 給人的感覺。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因為 MD Anderson 是純做癌症研究的研究中心,所以相關研究資源很多,加上所有在 MD Anderson 工作的員工和學生,個性都比較願意與人分享和合作,老師笑說這可能也跟德州民風淳樸有關。大家一起往同一個理念邁進,自然就越來越傑出!

後記
老師很高興台灣有 Investigator 這樣的團體,他認為台灣的學生不要過於悲觀,認為念博士班將來沒有出路,因為真的有太多成功的例子無法一一細數,老師也鼓勵 Investigator 繼續為台灣生醫領域的學生做報導,希望能把最新的研究資訊和前輩老師們的學思歷程讓大家知道,做研究或對研究有興趣就去做吧,不需要悲觀!

4
訪問│李彥德、魏子堂、林琬瑜、呂理峰、黃翊豪
撰文│魏子堂、呂理峰、黃翊豪
編輯│曾思宜
學術部負責人│曾思宜、黃翊豪

About the author

黃翊豪

黃翊豪

目前就讀陽明大學,主修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過去畢業於中國醫藥大學,在學間除了對科學研究投予熱忱外,也曾於校內系學會擔任幹部,推廣與營造學術氣息;在校外積極參與公共事務及籌辦各式講座論壇,協助生醫領域人才的培育。未來希望藉Investigator的平台,來與生醫領域的朋友們進行分享、交流、學習與成長,也盼為臺灣生醫領域的發展貢獻一份心力。

About the author

Avatar

李彥德

台大醫學系、物理學系雙主修,有興趣的研究領域是生物物理和系統生物學。當初創辦Investigator的動機,是因為想創造一個更具整合性的分享平台,幫助有志於生醫研究的朋友們,更容易得到研究資訊並且找到學習對象。現在社團在歷屆成員的努力之下日漸茁壯,廣大的讀者群們也持續給予我們熱烈的反饋和支持,Investigator才能成長到今日的模樣。未來Investigator也會繼續秉持著草創時的願景,繼續為台灣生物科學領域的發展盡一份心力。

About the author

Avatar

魏子堂

北醫藥學系(藥師)畢業、成大藥理所碩士,台大藥理所博士畢業。大二進入北醫臨床藥學所及台大/中研院生化所,進行蛋白質純化和基因轉殖鼠之建立。碩士和博士主要研究抗癌機轉及新穎抗癌藥物之研發。對於專利申請、新藥開發、專案管理及保健食品有興趣。由於在進入研究所後深感跨領域合作的重要性,尤其'轉譯醫學'研究更要以臨床和產業需求為導向。因此,希望藉由The Investigator Taiwan為整合平台,與生醫泛領域的同儕互相交流學習,衝擊出燦爛的火花,共同打造一個生醫「新矽谷」!

About the author

Avatar

林琬瑜

目前擔任Assistant Research Scientist 於紐約大學醫學院 Skirball Institute,大學畢業於台大生命科學系,碩士學位的修習則於台大免疫學研究所, 目前的主題為pathogenesis TH17 gene profile 以及 microglia 在神經系統疾病的角色,現今跨領域的研究漸漸成為主流,期待透過Investigator這個平台,與更多人交流想法與資訊,並拓展台灣生醫學生未來的可能性。

About the author

Avatar

呂理峰

2014年長庚生物醫學系畢業,現於長庚生物醫學研究所微生物與免疫組。參與研究領域主要為腫瘤免疫學。因研究計畫深感跨領域的重要性,領域涉及腫瘤血管生物學、免疫學、癌症疫苗、幹細胞分化與分子影像。Investigator是一個匯集許多可能性的平台,注焦科學、廣納思維、經驗傳承、重拾熱忱,與醞釀未來的集散地。

About the author

Avatar

曾思宜

臺大醫學系、物理系雙主修,曾於哈佛大學與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進行暑期研究,並參與臺灣醫學生研究通訊以及臺大iGEM代表隊,學術興趣為神經科學、系統生物學與生物物理。期待透過Investigator平台,整合國內外有志於生醫、生技和生物工程的年輕力量,以多元而開放的角度分享、交流,匯集並創造更大的機會與前景。

留言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