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訪談 海外留學與實習 青年學者

博士後產學職涯分享|魏子堂博士、李丞釩博士

【講者學經歷】

魏子堂 博士|臺灣大學 藥理所 助理教授(2019 ~)

  • 中研院國際研究生學程(Taiwan International Graduate Program, TIGP)Chemical Biology and Molecular Biosynthesis 合聘師資(2020 ~ )
  • 107 年度 科技部 愛因斯坦培植計畫(2019 ~ 2023)
  • 美國史丹佛大學 心血管中心 博士後研究員(2016 ~ 2019)
  • 臺灣大學 藥理所 博士(2010 ~ 2015)

魏子堂學長

李丞釩 博士|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博士後研究員

  • 臺灣大學 生化分生所 博士後研究員
  • 臺灣大學 生化分生所 博士
  • 德州西南醫學中心 訪問學者
  • 歐米司/Dr. Drop 執行長

李丞釩學長

 

魏子堂博士分享——
研究之路:「失敗是常態,但沒有甚麼困難是過不去的」

【博士班時期】

如何找指導教授?

博士班時期,主要可根據自身的研究興趣與教授指導風格(mentorship)尋找適合的研究室。出於對癌症與新藥開發的興趣,且學長希望能找到在研究問題上能及時討論、面臨倦怠期時能鞭策自己的指導老師,因此學風嚴謹的陳青周教授便成為不二選擇,面談時也發現彼此在研究上的溝通方式與想法都很合得來。最後,學長便進入陳教授實驗室,從事表觀遺傳藥物應用於癌症治療的相關研究。

多面向學習——做研究不是只在實驗室

念博班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可能會面臨來自家人的壓力,或是對自身能力的懷疑;此外,作為實驗室較高階的研究人員,除了研究事務,也需要幫忙處理寫計畫或審計畫等等的行政瑣事,壓縮研究時間,也會遇到因實驗現象的不穩定導致研究卡關、寫完的論文被投稿單位拒絕⋯⋯等讓人沮喪的情況。但做 wet lab 研究,失敗本來就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情,成功才是不容易。

念博班,聽起來有許多挫折,但學長認為,收穫也因這些挫折而豐滿。

以研究而言,相較於碩班時期會有較資深的學長姐帶領,或是被安排在一個研究小組裡有人可以一起討論,博班的研究過程更仰賴自身的學習,陳青周教授亦希望實驗室的學生都能夠有獨立研究能力。因此,為了能進行更深入的討論與設計研究實驗,需要仔細閱讀相關論文,並多方蒐集相關領域的內容擴充自己的知識範疇,進而確立研究方向。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如:論文的資訊理解的不夠透徹、漏掉某些重要資訊⋯⋯等情況,這些都會導致實驗的失敗,但誠如前面所說,在 wet lab 的學習過程中,失敗才是常態,我們要試著去接受它,培養自己的抗壓性。

研究過程總是充滿未知的挑戰,藥物開發亦需不同專業領域的研究者加入,如當時新藥的合成有賴於台大化學系方俊民教授、藥物模擬則與中研院的林榮信老師合作,而必不可少的新藥臨床試驗則需要醫師的加入。做研究不只是關在實驗室裡,走出實驗室和不同領域的人相互交流學習,和不同領域的前輩或同儕並行,可以確立自己是走在一條正確的道路上,加強對自身研究方向的信念感。

為了尋求新藥開發所需的資金必須走出研究上的舒適圈,但由於對業界並不了解,一開始並不知道如何找尋資金與合作對象,學長當時透過數個管道,如:政府的生技醫藥國家型計劃、中研院的智財技轉處,過程中一共參與了多達 18 次的 pitch。當時也面臨了直接技轉給公司或自行開公司的抉擇,後來學長考量了自身對研究上的專精性,與指導教授討論後,決定將研究成果技轉給專業的台灣新藥公司,希望藉由他們的經驗和人力,將研究技術推展到臨床使用。在博士班參與瞭解新藥開發的各個階段:藥物合成、臨床試驗,到最後的技轉,這些研究以外的事務除了是對自身的新挑戰,也是寶貴經驗的累積。

在忙碌的研究生活中,學長也加入 Investigator,並與其他成員一同舉辦多類型的講座、活動。「在 Investigator 認識的學長姐是啟發我出國的契機之一,也為未來的研究之路提供許多幫助」。研究生活充實而忙碌,但也要注意勞逸結合,活動間的平衡是時間管理的練習,每次遭遇的瓶頸亦是對「抗壓性」的錘鍊。

【博班畢業後】

跌跌撞撞的博班旅途走完,一切似乎又回到一個相似的問題——「下一步,何去何從?」

許多迷惘都圍繞著這些關乎未來職涯的問題,諸如:「要繼續留在學界或是進入業界?」、「如果繼續在學界做研究,是否要換個環境,出國試試看?」、「博班生活充滿起伏,博士後研究員的工作是否適合我?」在這個大部分學生可能都會遇到的抉擇點,學長也向我們分享博士班畢業生常見職涯選項。

一般來說,到國內外學術單位、藥廠或生技公司擔任博士後研究員是生醫 Ph.D. 較常見的職涯選擇;或可逕行擔任教職,於畢業後就任助理教授。另外,作為有發表論文經驗的研究生,亦可將所學專業與科學傳播結合,擔任科技記者的寫作工作。若是研究內容具有商品化的潛力,則可自行創業。

另一方面,在業界的產品開發、技術發展歷程中也有不同職務,包含臨床試驗專員(clinical research associate,  CRA)、法規人員(regulatory affairs, RA)、醫藥學術專員(medical science liaison, MSL)、系統分析師(system analyst, SA)、研究與開發(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等。

透過評估自身對研究領域的興趣,以及過去種種經驗帶給自己的能力,學長在博士後研究員與藥廠擔任 R&D 之間抉擇,最終決定先到國外實驗室擔任研究員。

然而,選擇合適的實驗室也是另一大考驗。一般而言,除了和博班的指導老師討論或挑選過去曾合作過的實驗室,也可以和正在國外求學的學長姐諮詢,倘若能獲得他們的推薦,或許能增加錄取成功率。此外,研討會也是增加領域人脈的好機會,學長過往參加的多是較小型的會議,所以和會議中的參與者互動較多,也能夠進行深度討論,因此他建議大家不需拘泥於研討會規模,即使是小型會議也可盡量把握,說不定某次的與會者就是自己未來的老闆。

另外,為自己增加優勢的訣竅還有自帶第一年經費。近年國外實驗室的博士候選人(candidates)較多,因此如果是自帶經費者會較受實驗室歡迎。台灣學生可以嘗試透過千里馬計畫(科技部補助博士生赴國外研究作業)、龍門計畫(科技部補助任務導向型團隊赴國外研習計畫)取得獎學金,也可搜尋申請單位的內部獎學金(internal fellowship)或申請與自身領域相關的國外獎學金,像是學長就曾經申請美國心臟學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提供的獎學金。

【博後研究時期】

當初學長選擇實驗室時,希望能學習到新東西、獲得不同的刺激,因此沒有選擇和博士班時一樣的抗癌藥物領域,而是投身往曾經感興趣的幹細胞領域展開博士後研究員的職涯。

轉換了研究領域、又到一個新實驗室,通常需要花費額外的時間學習新技術,導致研究進度相較落後、論文發表速度也因此較慢。不過,這段經歷也帶給學長另一番體會,例如實驗室老闆常常強調「專利比研究重要」,鼓勵技轉或是在能力許可下自行創業;而來自各國、不同領域專長的研究員齊聚在一間實驗室,群英薈萃,競爭性可想而知,實驗室不易提供給每一位研究員足夠的研究資金,因此可能也需要自己有資金來源(如:獎學金)才能支持正在進行中的研究計畫。

國外實驗室的自由程度因人而異,也取決於實驗室的管理風格。以學長自身為例,博士後研究員這份工作的忙碌是博班時期比不上的,像是被實驗室老闆外派到 CRO 公司,晚上則回到實驗室學習新技術,同時又加入了當地的華人生技社團,研究上也受限獎學金時限而需要持續寫計畫避免斷炊,不過總體而言是自己最專注研究的一段時期。

在美國擔任博士後研究員兩年多後,學長又面臨了抉擇的關卡,美國的生活無疑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思鄉之情也讓學長思考回台灣工作的可能性,因此,當時學長一邊申請了美國的獎學金,另一方面則尋找回台灣工作的機會。

【教職應徵】

最後,學長透過教育部的海外學者攬才計畫回台尋找教職,在準備教職應徵時,學長透過多種管道增加機會,如:專業學會、相關系所、毛遂自薦……等。而在台灣應徵教職的過程十分漫長(流程與需求資流如下所列),因此學長也強調需要先評估自身的時間條件,且有足夠的心理準備。

  1. 初審
    • CV
    • 自傳
    • 著作目錄
    • 過去研究成果大綱
    • 過去教學經驗大綱
    • 未來研究計畫
    • 未來教學計劃(課程試教)
    • 推薦信
  2. 複審
    • 研究報告
    • 課程試教
    • 面談

 

李丞釩博士分享──
從學術到產業:「機會是留給勇於抓住機會的人」

【博士班時期】

出國:「對待生命不妨大膽冒險一點,因為終究你會失去它」——尼采

學長在台大生化分生所就讀博士班時期期間,由於龍門計畫而到德州西南醫學中心進行訪問學者研究,這個選擇背後其實也有諸多考量:在博士班時期以訪問學者身分出國,或是先取得博士學位、再出國進行博後研究,兩者都有其利弊。

以博士生身份出國可能會影響到畢業時間,但若出國做博士後研究,不只薪水較高,也是累積了較正式的海外經驗,而有利學界職涯發展。在從事研究的獨立性方面,博士生受到的關注不一定比較多,因此仍需要學會自己處理遇到的問題。

即使當下的種種評估,博班時期出國看似不是一個好選擇,學長仍帶著一顆不設限的冒險之心,踏上了前往美國的研究之路。

國外的研究生活:多接觸、多嘗試、多去玩

學長自身的研究領域是是攝護腺癌(prostate cancer),在這次的計畫中,除了接觸對於此疾病有極大治療優勢的放射線療法,也在研究主題上有新的思路。雖然原先的研究時長只有兩年,但在計畫快要結束的三個月前,學長在泌尿道癌症的代謝與神經內分泌方面有了一些新的發現,並向美國研究室的指導教授提出自己的構想,透過夜以繼日的付出,獲得初步的研究成果,因此得到了實驗室老闆的認可,願意提供他多一年在該實驗室的研究機會。

在認真進行研究之外,學長也勇於「踏出實驗室」。參加許多研討會的經歷,除了獲得會議本身的學術刺激外,也親眼感受不同的城市樣貌,讓他覺得是一場場難得的體驗。此外,學長一年會選擇一、兩個美國城市去流浪,將自己「從反覆的研究生活中抽離,重新沉澱自己」,他分享道:「我想盡可能認識不同國家的人,聽聽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人的人生故事;每位科學家都有自己的故事,我想知道他們為甚麼會走上『研究』這條路。」

【Bench to Bedside】

回到台大後,學長決定將研究成果技術商品化。不只開始學習撰寫專利書,更打算自己創業,因此找了有相關專業的朋友加入,也透過周邊朋友關係、四處演講、參加台大創創的孵化器⋯⋯等,盡可能抓住各種可能的機會,最終得以獲得資金挹注,成立了歐米司。

【研究這條路】

從做研究到創立公司,這條路對學長而言,雖然過程並非一帆風順,但或許可以是一種冥冥之中的水到渠成,而在公司逐漸上軌道後,學長也繼續思考著自己的下一步。

學長分享,踏出下一步前,需要先弄清楚「你能做」還是「你想要做」,知道自己熱衷的是甚麼,「有時我們其實內心深處已經有了一個答案,但可能需要和別人聊聊,獲得身邊『啦啦隊』的鼓勵,才能讓自己勇於追尋內心的答案」。

在了解自己內心所想後,我們需要設定目標。以學長而言,出於嚮往而選擇再次出國,目標實驗室便是自身研究興趣:攝護腺癌研究的源頭——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或許是勇於挑戰的心態驅使,學長在這一步,還為自己多加了一點挑戰——自行撰寫計畫取得經費。撰寫計畫過程中,雖然需要承擔失敗的風險,但學長一方面向經驗豐富的朋友請教,一方面則持續鍛鍊自己的表述能力並盡力保持整體計畫的原創性,最後成功獲得了研究經費。

【結語】

在本次的產學職涯分享中,兩位講者的經驗讓我們看到研究之路的不同面貌,並且有許多值得我們思考、學習的地方。雖然生命經歷無法複製,但每個選擇過程中的思考方式可以借鑑,感謝兩位講者和我們娓娓道來一路上的心路歷程。

撰文|游霈柔
審稿|魏子堂學長、李丞釩學長、黃云宣、陳品萱

About the author

游 霈柔

游 霈柔

希望能透過Investigator獲得生醫相關新知,以及為生醫資訊的傳播貢獻自己一份小小的力量。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