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入夏,一系列的論壇與會議活動都將陸續開展,作為波士頓地區重要組織之一的波士頓臺灣人生物科技協會 (Boston Taiwanese Biotechnology Association, BTBA) 亦不例外,BTBA 今(2023)年七月也將舉辦年會,在此之前,讓我們來回顧去年 10 週年年會活動的精彩內容吧!
*本文為 Investigator 和 BTBA 合作之活動報導,後續將再有一篇更詳盡的講座內容紀錄,敬請關注網站。
【BTBA 與年會簡介】
BTBA 由在大波士頓地區的博士後研究員、研究生及年輕學人於 2012 年創立的非營利組織。主要宗旨在組織大波士頓地區的臺灣生物科技相關研究人員及專業人士,促進其交流合作,扮演生物科技學界及業界的溝通橋樑。BTBA 每月定期舉辦學術討論或職涯活動。另透過 Podcast 頻道 ,分享在美台灣生技人於職涯上的經歷和創見。並每年舉辦年度研討會,促進參與者的科學交流與專業領域的成長。透過十年長期的發展,BTBA 已成為美國最為活躍的臺灣人生技團體。
2022 波士頓臺灣人生物科技協會十週年研討會於 7月 23 日及 24 日在美國波士頓哈佛大學舉辦。十週年研討會內容包括 Keynote speech, Special talk, Trending topic sessions, Career panel Discussion, Oral presentation, Poster session, and networking 交流等活動,詳盡活動議程請參考年會網站。
年會共有超過 400 位參與者,包含約 320 位現場實體參上年會有逾 80 位參與者。參與者約半數來自麻州,半數從美國其它州、歐洲、臺灣來參加。美國非麻州參與者,最多是由馬里蘭州、紐約州、加州遠道而來。參與者約 40% 為生醫業界人士、30% 為學生 (包含大學生、研究生、專業學院學生)、20% 為博士後研究員、10% 為教職、住院醫師及政府機關等專業人員。晚宴交流活動則吸引 240 餘位參與者參加。
【BTBA 2022 十週年年會內容精華】
|Opening Remarks
年會開幕式邀請經文處孫儉元處長、教育組黃薳玉組長、僑教中心潘昭榮主任、科技組楊明儀秘書、僑教中心張小慧女士、哈佛臺灣學生會會長唐一平等代表出席。協會邀請孫儉元處長與唐一平會長致辭。處長給予年會舉辦高度肯定與祝福,稱許本協會是在新英格蘭地區最活躍的生技臺灣組織;唐一平會長列舉學生會與 BTBA 十年來的合作,雙方是互相成長、互助的友好組織。BTBA 共同會許湉周宏歡迎來賓及簡介本年會和感謝所有贊助單位。
|Keynote Speech – Dr. Robert Langer
第一場活動由 MIT 知名教授,有「生醫界愛迪生」美譽的科學創業家 Prof. Robert Langer 演講開幕。Dr. Langer 分享他從材料、化學工程的背景轉做生技創新的應用的經驗,原先不被看好,甚至被評論他將一無所成,鼓勵科學家要勇於創新突破,他也分享將 RNA 技術應用於疫苗開發的心路歷程。
身在石油危機的年代,1970年從康乃爾大學化工系畢業之後,Bob 不像其他同學一樣加入石油公司,反而是思考有什麼領域更能發揮化工專長做出獻,即便薪水一些恰好時在士頓兒童醫院的醫生 Judah Folkman 正在研究阻斷血管新生的癌症療法,也願意接納工程人才,兩人一拍即合,目標設計一種材料使得抑制血管新生的蛋白質藥物可以運送到體內腫瘤。
經歷了兩百多種失敗的組合後,1976年 Bob 跟 Judah 在《自然》期刊上發表一種可以讓多數蛋白質通透的新型聚合物材料 (Langer & Folkman, Nature, 1976)。然而在研討會上收到的卻是滿滿的批評。後來找教職的過程中也是屢屢不順。然而與其順應時代潮流在意別人的訕笑,Bob 決定繼續發揮他的化工專長研究生物可相容材料的物載體,改良傳上各種病藥物投放方。
有了更多證據佐證 Bob 研究的可行性,他決定申請專利,自己開公司實現量產。然而當時在缺乏經驗與人脈的情況下,甫即成立的 BCH 專利申請團隊也勸 Bob 放棄 – 直到 Bob 鍥而不捨地找到一篇引用他論文的研究 (Stannett et al Adv Poly Sci 1979) 說到:「沒有人會期待像蛋白質這樣的生物大分子可以達到小分子的通透效率,然而 Langer & Folkman 令人驚訝地展示完全相反的情況」。帶著領域中為數不多的鼓勵話語,1983年 Bob 申請到第一份專利,開創生物醫學工程的新篇章。
演講的聽眾問Bob他如何堅持自己的理念,即使遭遇種種挫折,Bob 強調改革創新的路上總是孤的,但只對自己的學夠嚴謹時間最後總會站在證據的一方。失敗並不可恥,那也只是找到幾百種不會成功的方法。懂得在對的地方持續鑽研,相信科學最終都會找到解決問題最有效的方式。
|Keynote Speech – Dr. Jo Viney
Seismic Therapeutics 的創辦人暨執行長 Dr. Jo Viney 是一位優秀傑出的免疫學家,畢生致力於開發大分子藥物,並有多項其所帶領開發的藥物進入臨床試驗及上市。其所創辦的 Pandio Therapeutics 更於2021年被美國默克 (Merck & Co.) 以18.5億美金的天價收購。除了在事業上和科學上的貢獻,她同時也是位具備領袖氣質和胸懷的前輩,為生技產業的女性後輩們樹立典範。除了願意提攜後進、也身經歷鼓勵並幫助後們規劃職涯路、輔佐女專業經理人業。
Jo 以爬梯子為喻,分享自身從學生時期、業界工作、自己開公司各階段的經驗,勉勵後輩如何在職涯發展上穩健向上前進。Jo 鼓勵將開始職涯的後進,利用好奇心探索有興趣的領域。Jo 正是用大學實習機會,開啟對科學研究的認識與熱愛。博士班學生階段持續地保有好奇心。於博班畢業後,Jo 面對新體驗新挑戰,即使跌跌撞撞面臨強風阻礙,也不失其優雅繼續前進。Jo 對於 coaching 向來不遺餘力,長期在 WEST 擔任導師提拔後進,希望幫助別人爬上自己的階梯,尤其是 underrepresented groups。Jo 也分享 66% 法則,建議身為管理者如何作分險管理及決策,毋須過份要求完美的計劃,以完善的 plan B 作支持,擁抱不確定風險,保有彈性。
|Special Talk – Dr. Timothy Yu (游維文)
臺裔醫師科學家游維文 (Timothy Yu) 分享他治療與開創罕見疾病治療的典範與契機。他分享為極罕病病童 Mila 設計專屬的治療 – Milasen,此治療方法在Mila確診後的一年左右開發出來。而Mila的成纖維細胞 (fibroblast cells) 也被用於治療患者的篩選。
Mila 的初期治療有曙光後,游醫師的團隊也成功地從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申到到個體病患試驗中新藥 (Investigational New Drug, IND) 的許可,並且為加速方案,因為病人若沒有適合的治療有極大可能會在近幾年過世。
然而,Mila 後續因為併發症停止治療,並於 2021 年去世,然而 Mila 的治療案例仍成為個人化治療奠下無法磨滅的基石。而為 Mila 開發治療也為個人化治療開創許多的可能性,並且建立相關的經驗傳承,例如如何組織不同的專業團隊,從化學家、工程師、生物學家、法規管理專家、醫師等不同的專業,分享資源與資料,一同為共同的目標努力。
游醫師的團隊後續也治療了幾位極罕病的病患,例如一位出生便被診斷患有共濟失調微血管擴張症候群 (一種小腦運動失調疾患) 的嬰兒,病患通常在10歲前便會失去運動能力,且難以活過青少年期。游醫師團隊在此病患約2歲時開發完成治療,治療仍在進行當中。
游醫師在演講中除了分享個人化治療的機會,也反思過程裡可以進步之處,例如從過去幾位病患身上看見的併發症問題,並從這些案例持續學習、進步。他也指向未來可以努力的方向,包括法規的健全化以及不同領域的合作的重要性。
觀眾提問問游醫師現今個人化治療遭遇的重大瓶頸為何,游醫師表示找到適合受治療的病患是一大困難,許多極罕病病患缺乏基因檢測的管道;另一個瓶頸是治療高昂的價格,目前的治療要價兩百萬美金,誰要為這筆支出買單仍是個未知數;另外,藥物的安全性研究仍十分欠缺,需要有更多的科學投入。另外有觀眾問到,極罕病病患若只有一位作為究對象,可以進行「有效性 (efficacy) 研究」嗎游醫師表示仍可行的,可以逐步增加劑量的方法進行研究。
|Trending Topic – Data-Driven Innovation in the Healthcare Industry: Drug Discovery and clinical trial
Yi-Hsiang Hsu (Amgen), Dejan Maglic (Relay Therapeutics), Ivy Weng (Komodo Health)
隨著網路時代與人工智慧的發展,數據,已經成為一項不可或缺且越來越容易取得的資產。如何妥善運用數據並且從中獲取有用的資訊,是藥物開發與臨床試驗重要的課題。在這場討論會中,三位講者針對各自的領域分享自己對數據應用的見解。比如面對人工智慧潛在的偏誤,我們必須主動意識到任何數據一本身就存在偏誤(例如族群比例),而限制不同數可以應用的範圍數據前處理也是重要的一環,畢竟 garbage-in-garbage-out,雖然目前多數因為問題複雜還是在人工處理的階段,但也有往自動化前處理的方向努力。面對人工智能的發展,我們也必須投入可解釋人工智慧 (Interpretable AI) 的研究才能避免被機器掌控。最後在收集數據的部分,講者們也都同意需要一個整合平台結合數據收集者(例如醫療人員)與數據分析者,整體效率才會提升。
觀眾提問部份,有一位提問者以自身的領域病理學為例,指出資料蒐集時時常遭遇的困難,例如不夠精準的資料,或是有問題的資料蒐集方法,詢問講者該如何有效地改善資料蒐集的障礙,讓資料科學的研究更加有影響力與說服力。講者 Ivy Weng 醫師表示,現在有許多科技公司已認知到這個問題並嘗試提出相關的服務,他們與第一線的醫療人員合作,共同建立有效的資料蒐集方法和平台,蒐集更完整而且準確的病歷資料。此外,研究病患端的資料蒐集也十分重要,一來是要有機制可以審核病人提供的資料是否正確,二來是要讓資料提供方能認同研究的目標與意義,並且讓病人可以身切感受到自己對研究的貢獻還有研究進展。她也指出現今臨床試驗的病患招募,在主要醫療提供者、研究方、病患三方有動機不一致的問題,主要醫療提供者可能會擔憂病人若參與研究試驗,則可能失去治療此病人的機會,使得他們不會積極協助研究方收置研究對象。許益祥教授則以自己參與過的臨床試驗為例,他們使用手機、行動裝置等科技輔助病人資料蒐集。病人使用的裝置會即時把資料傳遞到資料中心,中心使用人工智慧技術檢驗資料品質,並有醫師、程師確認資料正性,並提供病人資內容的諮詢。
|座談講座
年會有四場針對學、業界、不同階段的座談會,邀請不同領域的講者分享他們的職涯歷程,並給予觀眾建議。
Panel 1: How to Sail Smoothly from School to Industry
Michael Dubrovsky (SiPhox), Jason Lin (LUMICKS), Wan-Chih Su (Sanofi), Lo-I Cheng (Beam Therapeutics)
從學校銜接到職場是每個人都會面臨的課題。這場座談中四位講者討論了如何找對職涯有用的實習機會,實際在面試或實習遇到的問題和應對法,以及實習對他們在工作的影響。總體言,講者認為實習是一個很好探索其他研究環境或是非研究職涯的機會,認識實務運作與自己在學習期間該如何調整目標與跟實驗室老師溝通。而當實習或工作本身與原先專業有所差距時,只要具有足夠的 STEM 知識跟具體表現自己有研究特定問題的能力銜接上都不會有問題。
Panel 2: Soft Skills and Career Development in Biotech Industry
Shian-Huey Chiang (Pfizer), Wei-Chien Hung (Takeda), I-Hung Shih (Wellington Management), Jenny Shu (Synlogic)
本場講座請到四位講者分享個人在職涯發展公司管理的經驗,並與台下觀眾分享自身處理團間的棘手問題。針對人職涯發展的部分,保熱情與好奇心是驅使自前進的動力,從不同角度發問,並向其他部門請教可以提高自己的視野及能見度,也鼓勵台下觀眾多向公司上層尋求工作表現相關的回饋,有利於個人爭取公司中升遷機會。對於位於管理階層的研究者,四位講者也提到身為管理者,如何建立團隊,建立團隊文化很重要,透過不斷向上、下或平行方向尋求回饋,審視自己是否公平對待團隊的每一份子,都有助團隊建立正向回饋,維持動力。身為管理者或許要時時有離開舒適圈的心理準備,沒有人天生會管理部屬,但學習接納回饋及調整後再出發,有助於累積管理經驗。
Panel 3: A Bittersweet Journey – Climbing the Academic Ladder
Morgan Sheng (Broad Institute/MIT), Chia-Wei Cheng (Columbia University), Chih-Chun Lin (Columbia University), Erica Cai (IBRI), Meng-Ju Wu (MGH)
如本次講座講者 Dr. Morgan Sheng 所說“Running a lab is like running a small business”; 除了鑽研科學研究以外,管理實驗室的經費、人員、器材以及空間等,更是學術界的教授需要特別花心力的地方。三位在學術界不同階段及具不同經驗背景的教授,與大家分享在學生及博士後時期如何準備自己,累積經驗; 建立實驗室後如何管理、訓練實驗室人員,並建立實驗室口碑。透過聽眾的發問,講者們也進一步分享自身在職涯選擇的心路歷程,以及在自身繁忙的工作下,如何調適以取得工作及生活上的平衡。
Panel 4: From IP to IPO: Startup Experience Sharing
Robert Schultz (Massnex), Samuel Chen (AIxMed), Will J. McLean (Frequency Therapeutics)
此講座邀請三位講者分享成立新創公司的經驗,McLean將自己在博班研究推至公司產品,Chen透過合作將AI應用在生醫領域,Schultz也以風險投資的角度分享經驗,建議研究者在創業前了解研究之市場價值,研究之獨特的優點,了解美國生技產業風向,找到市場價值。思考如何說服投資者研究有商業價值,完整的公司商業模式,可達成的目標,明確的時間軸,州法問題,學校智產所有權問題,都是創業者需要思考的問題。
|壁報展與最佳文摘要演講
年會安排壁報徵稿,邀請與會者分享論文與科學研究發現。三位口頭報告者與主題分別是麻州大學 Hao Wang 的重建小鼠嗅覺基因以闡明氣味處理原理,MGH 任職的 Derek Tai的神經發育障礙洞察,芝加哥大學 Wen-Hung Chou 的在收縮細胞骨架結構中組裝肌球蛋白堆棧。年會也共有十九篇壁報式論文展示,BTBA 安排評審選出最佳壁報,得獎者分別為 Hsuan-Yuan Wang、Hao-Ching Chiang、Woan-Yu Lin。
|午餐與早餐交流會
為了增加參與者與講者、在生醫學業界前輩的交流互動,年會安排了兩場交流會,計有超過百位參與人次,首場午餐交流邀請15年會與月會活動講者與觀眾共進午餐,深入交流他們的職涯驗;次場則為早餐交流,邀請 32 位在美國不同地、不同產業、學界的前輩參與者共進早餐,分享公司徵才、職涯發展的資訊。
|十週年晚宴
十週年晚宴由藍凡耘、沈宜蓉主持,晚宴為紀念 BTBA 成立 10 週年。協會製作十週年紀錄影片,訪談創會成員、過去十年的會長們、幹部、贊助者們分享在BTBA的回憶,對BTBA的期許與祝福。晚宴並邀請到新英格蘭音樂學院任教的小提琴家黃竹君博士、由黃崇校先生領導的 Boston You and Me 樂團帶來精彩的演出。
【活動結語】
BTBA 年度研討會主旨在於促進與會者科學交流與經驗分享,並扮演生物科技學界與業界溝通的橋樑。Keynote speakers MIT學院教授、莫德納共同創辦人 Robert Langer 博士,以及連續創業家 Jo Viney 博士。兩位生技界領袖除了各自分享專業領域的現況,更進而分享自己的人生、創業故事,勉勵年輕人勇於接受挑戰、聆聽內心聲音、把握時機,有能力時不忘幫助他人,兩場精彩演講皆獲得熱烈回響。特別演講講者 Timothy Yu 醫師除了分享極罕見疾病治療的契機與科知識,也真誠地分享他從中遭遇的挫折與反思。
除此之外在趨勢座談中,講者介紹現今資料科學的革新以及其為藥物開發、臨床試驗帶來的契機,以及目前面臨的挑戰。另在四場職涯講座中,分享與介紹現今生技產業趨勢、職場管理及職涯規劃等專題。此次年會也安排了許多讓參加者彼此交流以及認識講者的機會,例如以學術交流為目的的壁報展與學術口頭報告,以及認識生技學業界人士之早餐、午餐交流會等,希望透過專業知識的交流與經驗的分享,來凝聚旅美台灣生技人才之向心力。
【BTBA 結語】
BTBA 致謝本次年會的所有贊助單位,包含科技部 (現國科會)、教育部、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僑委會、METiS Therapeutics、iHisto、AST Products、新英格蘭玉山科技協會、BioLegend、波克萊臺灣商會、北美臺灣人醫師協會、Vizuro、Wellesley Toyota 及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
BTBA 首次舉辦晚宴以慶祝十週年,同時邀請十年來積極為 BTBA 社群奉獻服務的朋友回來一同回顧過往,展望未來。晚宴也提供與會者更多正式的交流機會,跟舊雨新知一同歡樂。BTBA 成立至今已十個年頭,期間不自我精進,深切盼望能成為灣與美國生技界的橋樑。今研討會的參與者,除了往年會員外,更吸引逾五成首次參加的參與者。此現象證明在地團體與旅美台灣生技人才對於 BTBA 的肯定,如此長足的進步,也象徵 BTBA 傳承與創新的力量,將會為在美台灣相關生技圈注入嶄新的元素及能量。
撰文 | 許祐湉、姚俊辰、張婷雅、洪慧芳、劉紀秀周致宏
審稿 | 黃云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