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s 青年學者

陳韻如老師|中央研究院基因體中心

1
現職
中央研究院基因體中心 副研究員
學術榮譽
Junior Faculty Award, the 1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lzheimer’s Disease and Parkinson’s Disease, 2015
財團法人吳健雄學術基金會103年度台灣女科學家新秀獎
中華民國生物物理學會102年傑出年輕學者獎
專長
蛋白質結構與摺疊對於神經致病的機轉

學思歷程
很多很成功的科學家,從小就對科學有著近乎瘋狂的熱忱。但我跟大多數人比較像,因為不善於背誦、記憶,而透過刪除法走往自然科學之路。大學念的是當時的台大農化系,因為從小深受父親陳定信院士的影響,投身研究變成是一種克紹箕裘,曾經在植微所進行植物荷爾蒙相關的專題研究。博士則在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從事蛋白質摺疊的研究,研究的東西非常的基礎,而當時也沒有考慮到它未來的應用性等等過多的想法。那個時候花了五年半的時間,反覆在純化幾個特定的蛋白質和它們的變異型(mutant),過程中並不是那麼順遂。記得當時常常要回收回復(re-folding)的蛋白質,由於結晶會卡在濾網上,過幾個小時就要去整理;實驗過程其實很緊湊,許多時候都是三餐配數據分析。在北卡鄉村似的生活,對於一個台灣人來說,生活上有許多不方便,在當時連土司都是冷凍的。但是回想起博士班的訓練過程,其實就是心智、能力的考驗,不用想太多,就是把它做出來就對了!博士後則到了加州大學爾灣分校,還記得那時初來乍到就被老師下馬威,被告知在該實驗室的博士後一年要出一篇論文,著實備感壓力。博士後的歷程中,很多時候都必須自己主動和指導教授提出計劃,很多實務上的事情也都必須靠自己去規劃與尋求答案,換個說法,就是一種"生存的訓練"。

自己在國外的經歷會讓我覺得,國內研究院其實有著不輸國外的資源,並非一定去國外就是好。不過,在國外確實能夠訓練自己如何和其他人交流。在爾灣分校大概兩年的時間後,就接到中研院基因體中心的機會,他們在尋找做蛋白質摺疊的人,於是便回到了台灣。面臨的第一個挑戰,是從只要顧好自己的研究,到必須掌控好一間實驗室的行政、研究方向、成員及他們各自的研究。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例如如何申請計劃、吸引人才等等。不過,這些其實國內外的狀況都是差不多的。

研究經歷-期望更多屬於台灣在地的研究
由於博士班從事蛋白質摺疊的研究非常基礎,所以之後開始想往比較應用性的方向發展:探討蛋白質摺疊與其致病的機轉。博士後在爾灣分校做的研究就有朝這個方向前進的趨勢,那時題目是阿茲海默症,探討amyloid錯誤摺疊的致病機轉。其實這類神經退化疾病因錯誤摺疊導致的蛋白質沉積都非常相似,不管是阿茲海默症的amyloid-b、帕金森氏症的a-synuclein,或是肌萎縮側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的TDP-43蛋白……等:科學家們看到病人都有神經退化,且死後腦部都有類澱粉蛋白的沉積。然而整個疾病演進途中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類澱粉蛋白是如何堆積、並對神經細胞產生毒性?都是科學家們想要尋找的解答。實驗室先前成功地發展出了一個可以辨認TDP-43特殊結構的抗體,後來在辨別病人神經退化疾病的型態上,有著我們當初沒有預期到的好成果!這種抗體的概念,事實上是源自於在爾灣分校的經驗,當初也是發展了一個辨認結構的辨識性抗體,也有很多好的收穫。

在這幾年研究歷程當中,其實也是十分辛苦。記得來基因體中心後,到了第四年才開始有成果發表;在累積一些研究成果之後,開始有些獎會自己找上門。即便過程辛苦,最後的報酬讓人覺得努力很值得。當我前往法國尼斯領取Junior Faculty Award, the 1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lzheimer’s Disease and Parkinson’s Disease, 2015時,那時有近乎3000多位競爭者,但得獎的只有我一位台灣人,感到非常的光榮。我也因此深感在地的研究也可以做的很好,台灣應該要有自己的研究,你在國外做得再好,專利、成果終究都不是台灣的。

熱情與挫折
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老師認為在面對挫折時,需要更加的「淡定」。在小小的失落後,就要開始調整方向。你必須要喜歡且欣賞你研究的價值所在。如果只是被指派研究某項主題,也沒關係,更是要把它學好,以後自己再賦予它可能的價值。畢竟,不可能永遠做和指導老師一樣的研究,也不必完全得和他有一樣的想法。此外,也要好好想想時間的重要性。學習一項專業需要15年的時間,現在社會上的選擇太多,不妨選擇一條路專注的學好,給自己一個培養專業的機會。

給後進的建議與期許
老師建議大專生可以利用實驗室的實習機會,好好地做,並探討一些問題:同時檢驗自己適不適合、感不感興趣從事科學研究。醫學生雖然比較繁忙,但是因擁有臨床經驗,若是能就問題所在加以深入研究,事實上對於轉譯科學研究會有相當大的助益。。醫學生也可透過研究在去重新思考臨床上所遇到的問題,在選擇科別時也會有些依據。

研究所的部分,老師認為碩士生必須在基本的技術面學習好,未來的領域雖然選擇很多,但是其實都會有共通的技術面,打好基礎對於未來比較有助益。同時也開始要訓練自身的邏輯能力,學會如何去假設、去問問題、設計實驗與驗證。對於博士生,老師認為博士班通常不會一帆風順,你必須去應對很多的挫折與考驗,很重要的一點是,你必須愛你所選,專注、堅定且努力把它完成,不被其他事情所分心。

現在這個時代,網路資訊的普及,其實做研究已經不再是國內、外的差異了,而是要選擇一個自己喜歡且有熱情的研究領域或研究室去投入。在台灣,事實上也有這樣的機會,在地的研究會讓你自身獲得更多。當然,也必須要有交流的能力,當你有了專業,不管在國內外都不會矮人一截,會更加地有自信。

訪問|賴怡惠、彭奕憲、邱亮源、呂理峰、林欣妤
撰稿|呂理峰、林欣妤
編輯|呂理峰、林欣妤
學術部負責人|黃翊豪、陳致曄

About the author

Avatar

呂理峰

2014年長庚生物醫學系畢業,現於長庚生物醫學研究所微生物與免疫組。參與研究領域主要為腫瘤免疫學。因研究計畫深感跨領域的重要性,領域涉及腫瘤血管生物學、免疫學、癌症疫苗、幹細胞分化與分子影像。Investigator是一個匯集許多可能性的平台,注焦科學、廣納思維、經驗傳承、重拾熱忱,與醞釀未來的集散地。

About the author

Avatar

林欣妤

台大醫學系雙主修物理系,因為參與iGEM的緣故,開始接觸生醫研究的領域與Investigator。希望能協助推廣生醫相關資訊與知識,跨領域整合,也希望找到夥伴們一起成長!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