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s 人物訪談 青年學者

徐志文老師專訪|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所

88
現職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所 助研究員
學經歷
Ph.D., Immunology,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Texas, USA
Postdoc, Immunology,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Texas, USA
Instructor, The La Jolla Institute for Allergy & Immunology, CA, USA
研究專長
Host defense、 Mucosal immunology、 Colitis pathogenesis
造訪徐志文老師時,適逢蘇迪羅颱風過境後幾天,儘管南港早已恢復成夏日慣常的艷陽高照,研究堡壘如中研院還在進行電力管線的檢修。黑漆漆的實驗室讓不知情者以為是在進行避光操作。與這樣情景形成強烈對比的辦公室,卻點著明亮的燈光。在訪談前,徐老師非常仔細地介紹了實驗室的擺設,帶著滿溢的熱情照亮了暫時限電的實驗室,也使台灣黏膜免疫研究增益不少光明。

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

在學生時代,徐老師除成績表現優異之外,就讀台大農化系時,老師就開始對基礎研究產生興趣。特別是大四時接觸了免疫學課程後,使老師眼界大開,決心報名台大第一屆免疫所,最後以第一名成績錄取、第一名畢業,開啟了徐老師的免疫學研究生涯。碩士班的指導老師蔡考圓教授,是當年校方特別招募來台的學者,其行事作風與其他師長不同。兩年碩班歲月中,蔡教授每天中午都和實驗室成員共餐,團隊氣氛如大家庭一般。蔡老師十分賞識徐志文老師的天賦,在蔡老師的勉勵和支持下,加深了徐老師出國深造的理想。
而踏上新大陸後,整整十六年的美國研究之路便就此展開。從博士班到博後工作,將徐老師冶煉成為免疫學的大師。這段日子裡,工作繁忙辛苦,十六年間老師僅只返台三次。當年徐老師鎖定德州的幾所名校,開著車到處面試,最終選定知名的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貝勒醫學院就讀,貝勒醫學院的課程規劃相當特別,每年有五個學期,密集的課程和隨之而來的測驗,無怪乎低年級博班學生的生活,總是離不開圖書館。而後,徐老師則加入了譚澤華教授的團隊,進行 T 細胞訊息傳遞的研究。
博班的研究並不算順利,在前幾年中,研究方向大修了兩三次。徐老師事後回憶,主要是因為研究的範疇與工具都太侷限,光是 kinase、phosphatase 的研究和 overexpression 的操作,沒辦法獲得考核委員們的青睞。在來自基因體所的委員建議之下,徐老師轉而進入遺傳學 Dr. John Belmont 教授實驗室,學習基因剔除技術,以用於自己的 T 細胞訊息傳遞研究上。因為初期的變動,使老師又多花了兩年時間,以博士後的身分,於譚老師門下完成研究發表。在長時間的努力下,博班的研究終於化為重量級期刊 Nature Immunology 之論文,也不枉徐老師的用心。

在譚老師的研究團隊之後,徐老師為配合太太博士後的地點,鎖定聖地牙哥為謀職之地。聖地牙哥是世界級的生醫研發重鎮之一,除了知名的學術研究機構外,抗體大廠 BD Bioscience 的總部也在那裏。從德州搬遷到聖地牙哥後,老師以純熟之基因剔除老鼠經驗,以及卓越的文章發表等研究成績,獲得了包含加州聖地牙哥分校等機構的錄用。考量到設備新穎,乃至於停車方便等因素,選擇加入 The La Jolla Institute for Allergy & Immunology (LIAI) 的 Mitchell Kronenberg 團隊。LIAI 是間嶄新的研究單位,背後的金主是日商麒麟啤酒,2013 年 LIAI 也被獲評為博後工作的最佳機構(參照:http://goo.gl/qmdhtX)。老師在這個團隊中,開始轉到黏膜免疫,以及腸道微生物相、炎性腸道疾病等研究。
在Mitch團隊中八年的時日相當忙碌,徐老師也充分展現了獨立主導研究計畫的能力,使得老師更有自信在學界立足。與此同時,師母則在博士後的探尋中,發現自己更適合產業界,日後遂轉向生技公司任職。徐老師也提示,每個階段都有重要的學習與體驗,可以幫助研究人員找出自己心之所向,調整未來的職涯走向。而徐老師在LIAI的博後生涯中,很早便全靠像是NIH的研究計畫以自給自足,使得老闆無需另闢資源供養。後來徐老師更升格為Instructor,具備和PI一樣獨立申請計畫的能力,事實上,在老師展開於LIAI博後工作之前,其完備的獨立研究能力早已為人所知,例如老師申請這份博後工作時,就有審查委員認為 Mitch 這間 lab 已經無法帶給徐老師更多的學術訓練,老師雄厚的實力可見一斑。

或許因為徐老師特別獨立自主,在實驗室中,老師是少數不用和老闆定期會議的博後。然而,當 Mitch 有需要向董事會或研討會進行簡報,卻第一個找徐老師幫忙。徐老師長期以來就養成良好的資料彙整習慣,data 剛收下來,就旋即整理成可以使用的圖表和簡報。也因為常常領命準備老闆的研究報告,比其他成員,徐老師也額外收到其他大師的回饋和意見,激盪出更多不同的想法,對老師而言是很棒的科學訓練。
2012 年發表於 Nature 的文章,可說是老師在 LIAI 光陰中,最重要的一項成果。第一作者徐老師認為,當時實驗中重要的關鍵是疾病模型的建立和運用,然而一開始 Mitch 並不認同,擔心這樣會讓研究太複雜。但在徐老師的堅持下,小鼠模型的研究結果,最終成為論文的大賣點之一,老師也認為是由於和疾病的關聯性,才使論文得以刊載於 Nature 上。由此可知,研究生涯中,有些時候老闆在特定領域的認知可能不足,這時候就要有足夠的勇氣,相信自己的判斷,甚至反過來帶給老闆新知。這也是將來作為 PI 所不可或缺的學術能力。
爾後,老師於去年返台,成為中研院生醫所的一份子,儘管當時徐老師才剛幫 LIAI 申請到另一個為期三年的計畫,Mitch 也大力慰留老師,但考量到研究生涯的發展以及家庭生活,老師還是決定結束 16 年的美國研究生涯,回到台灣開啟新的冒險。

研究生涯之外─家庭和感情經營

徐老師賢伉儷是大學班對,從實驗課同組起,就種下兩人的情緣。在一起求學的歲月中,發現彼此志同道合,對基礎研究有莫大的熱情,並盼望著出國深造,之後,兩人順利地申請到貝勒醫學院,於是徐老師在出國前完婚,夫婦攜手共同赴美,而畢業後,兩人也有默契地同樣安排在聖地牙哥工作,搬家時,徐老師和夫人選擇了三天三夜的公路之旅,將家當沿著大道一路從德州到加州,尋找研究員職位時,因顧念師母不喜歡中國大陸的環境,老師最後也沒有選擇到北京工作。儘管老師打趣道,如果當年師母沒有考取博班,兩人可能難免各奔東西,但其實徐老師和師母在生涯規劃時,還是有考慮伴侶的工作和生活需求。

據徐老師回憶,師母和他從以前到現在一直都相當契合,無論是人生規畫、夢想、還有平常的興趣休閒,好比夫婦兩人之間的話題往往圍繞著最新研究發展,或彼此交換學界、產業界的所見所聞。投入研究生涯需要耗費大量的精神和時間,能尋覓到知心投緣的終身伴侶實屬不易,徐老師相信,夫妻兩人真的是很適合,很有默契的一對,或許就是所謂命中註定吧。

如何打造自己的研究生涯─給晚輩的指引

每個階段的目標,就是拿到下個階段的門票。徐老師以門票比喻不同階段的安排和規畫上,如何前後連貫在一起。首先,好的博士班是生醫領域研究的開端,老師分享了他自己的申請撇步,那就是親自赴美面試。俗話說的好,見面三分情,如果可行的話,一定要親自去學校接受委員面試。在沒有面試或僅僅靠電話、Skype 面試時,GRE、TOEFL 成績,研究發表紀錄可能是主要評分準則。但若有直接面試,則可以把科學邏輯以及見解呈現給評審老師們,一方面讓自己的其他面向可以被老師們見到,另一方面,自己親自走訪一趟各大學府,也能讓自己有第一手的環境初探,作為最後選擇系所的參考之一。老師當年就是帶著碩班的研究紀錄本,眉飛色舞地在德州幾所頂尖學府的老師們前,展示自己作學問的嚴謹態度和思考邏輯,果不其然,老師的名字旋即出現在第一輪錄取名單中。

之後,在博士班階段,則是為了有更好的博士後工作機會,而博後的努力,則能幫助我們找到學界或業界的工作。年輕的學子們,在眾多機會和選擇中,應該先思考最後的工作市場上,自己的目標為何,再倒過來推敲前一個階段應該在何處接受訓練、達成哪些必要成就。老師也舉例,有些實驗室訓練出很多學界的 PI,另外一些地方則比較多學長姐走向業界,博後的選擇,就要考慮以往這間實驗室的博後有怎樣的未來發展,譬如志在獲得大學教職者,就應該爭取進入這樣屬性的實驗室,如此便有更高的機會逐步實現目標。

生醫領域的研究生涯是個漫長的追尋,因此,更應該仔細規畫後再邁開步伐向前。以赴美深造來說,便是人生重要的轉捩點。一旦決心赴美就讀,不只以名校為依歸,更要找到能使研究生涯走得更順利的老闆。徐老師也不禁感嘆,如今台灣學子出國風氣式微,或是甫完成博士學位就返台,沒有足夠時間接受不同文化的陶冶。相較之下,北京、清華等大陸一流學府中,將臨申請研究所的學生,連想去哪間實驗室都考慮得相當清楚。老師還以他的學妹為例,博士班就有 Nature 的文章,極佳的表現為她爭取到洛克菲勒的幹細胞研究博後,兩三年博後階段的成果則發表於 Cell。挾帶出色的履歷及成果,使老師的學妹成功獲得哈佛助理教授一職。

在面試教職時,老師也分享了國外知名學府選人的關鍵。多數獲得面試機會者,絕對有一篇以上的大文章,加上精采的研究經歷,因此,臨場問答表現,將是最後委員們遴選的考量,這樣的試煉俗稱 Chalk talk,委員們會詢問應試者各種學術上的問題,乃至於如何建立、經營起自己的研究團隊,以此評斷眼前的面試者能否成為稱職的 PI。

而之後欲往業界發展者,則應該盡早了解業界所需的人才和技術,提前為此學習準備。業者希望能錄用已經具備某些特定能力的研究人員,像是小分子合成、蛋白質體學、抗體製備等技術,這便是志在產業界的學生應該於博班、博後就要習得的能力。有目的之學習,才能在畢業後無縫接軌,順利地走向自己想要的職務。而無論業界學界,年齡一向是個重要因子。對於學術圈來說,不少鼓勵年輕學者的研究計畫都有申請年齡限制等門檻,業界因普遍認為年輕員工比較好訓練、薪資需求較低,所以同樣希望錄取比較年輕的職員。

生醫領域的世界很遼闊,老師期勉我們接觸不同學術圈,以免侷促台灣一隅、閉門造車,充足學術實力之外,努力鞭策自己,持續朝理想前進,別辜負初衷。因為現階段的努力,將決定我們是否取得晉升下個階段的入場票。

picture
訪問|謝典戰、林琬瑜
撰文|謝典戰
審稿|林琬瑜
學術部負責人|林琬瑜

About the author

謝典戰

謝典戰

陽明醫學系畢業,目前為住院醫師。曾執行科技部大專生計畫,赴Duke、USC進行短期研究。參加國際基因工程競賽(iGEM)時,因緣際會獲邀至臺灣醫學生研究通訊(Investigator前身),開始撰稿和採訪,期待Investigator傳媒能持續讓更多人喜歡科學。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