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s 人物訪談 大師專訪

翁啟惠|中央研究院院長

12169360_1186251934793401_1971622351_o

(新聞局Taiwan Today 陳美玲攝)


現職:中央研究院院長
最高學歷: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有機化學博士
研究領域:蛋白質合成、醣科學
本次很榮幸能夠拜訪到翁啟惠院長,翁院長研究經歷豐富,曾於中研院擔任助理研究員並攻讀碩士,發表論文數量高達35篇,接著翁院長在短短三年之間,完成麻省理工博士學位,發表近20篇論文並獲得1986年「總統青年學者獎」,1994年到2002年之間,翁院長陸續當選為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人文與科學學院院士以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並於2006年出任中央研究院院長至今,2014年「沃爾夫化學獎」再度肯定翁院長於科學界的諸多貢獻。


出國申請
回憶自己當時的年代,因為國內研究環境和資源的限制,學生畢業後都是追求繼續深造,想盡辦法出國留學。然而以當時自己的條件,退伍後第一次的申請並不順利,所以決定先到中研院當助理。想不到實驗和計畫一進行下去後,竟然就忘記了申請出國留學。當初相當用功,埋首於實驗之時,卻反而沒時間尋找自己真正的研究興趣。四年後,升職成了助理研究員 (目前已無這職稱),才繼續唸碩士。碩士畢業時,赫然發現其中一個口試委員,是自己以前的大學同學!這才驚覺自己已經慢了太多。於是拿著這幾年研究發表的35篇論文,重新開始準備出國的申請。當時第一家,威斯康辛大學發來錄取信時,就糊裡糊塗地接受了。想不到最後連中六家,其中包含麻省理工學院,最後想想,覺得應該抓住機會,只好反悔跟威斯康辛大學的教授說抱歉,很不得對方諒解。
而以現在的環境來講,出國不一定是第一優先。對於年輕學子,現在有較多元的管道來學習,且臺灣的學術環境、資源已有一定的水準,可以有留學之外的選擇。不過也正因為選項增加,如何選擇成為學子們需要思考的問題。重點在先了解自己,適合做什麼,以及找出自身的興趣,才不至於迷失在眾多選擇中。

留學時期
在出國留學後,才真正發現自己的研究興趣。其實這個過程也跟指導教授有很大的關係。國外的教學方式是啟發式的,且很「自由」,當初指導教授不太理他,只點出大方向,很少跟他討論。第一個獲得的計畫,也不知道自己哪來的膽子,直接跟指導教授說這個實驗應該不會成功,但教授卻丟下一句話 “You should try it” 就離開了。一個月後,翁院長把實驗結果和報告交給他,證明不會成功,但指導教授也只是拿了就走。意想不到的是,教授回去之後用一個晚上寫好兩篇草稿,見面時逐字逐句跟翁院長討論內容,之後便一口氣發表了兩篇論文。然而,縱使研究成果快速地發表了,翁院長的指導教授還是不太理他,頂多有時丟個紙條在他桌上,他也就乖乖照紙條上寫的idea去探討。後來翁院長發現自己做的越多,跟指導教授談到話的機會也越多,三年畢業後,前前後後共發表了20篇文章。有趣的是,在一次與同事的談天中,同事說:「那只是老師給我們的memo而已,不用理他。」隨即打開一旁的抽屜,發現裡面丟滿一堆小紙條,就像中國餐館fortune cookie裡面包的一樣。結果只有他以為那就是指導教授的命令,因而努力去做,但也正因此發現了自己的興趣以及方向。
「對於博士班學生的指導方式不一定要緊盯著學生,有時候給學生自己揮灑的空間才能讓他們快速且有最大的成長。」

臺灣和美國研究訓練的差異
美國非常重視口頭報告,短時間內要彙整自己的成果,並清楚表達自己做了些什麼。正因如此,對於每次報告,他都花了很多時間去準備。但回臺後,他發現臺灣不太重視這一能力。
此外,科學研究上的興趣是可以培養的,只要是自己真正有興趣的東西,花再多時間去進行也不覺得辛苦。臺灣社會非常鼓勵科學研究,卻較缺乏讓學生找出並培養自己的興趣的空間,而興趣正是科學研究中最大的支撐動力。翁院長自己最有成就感的事以及眾多挫折的來源都是實驗研究。成功時覺得非常興奮,失敗也會灰心,但只要是自己的真正興趣,想找到答案,就會盡力而不輕言放棄;如果只想當做謀生而虛應故事。自然遇到挫折會支撐不下去。

個人研究經驗以及心得感想
如何挑選研究題目是科學研究中重要的一環。以廣效疫苗來說,到底是否能發展一種針對不同癌細胞的疫苗,抑或一種能適用於各式各樣的流感。這些題目雖然當時沒有答案,且是很基礎的問題,一旦發現解決之道,都具有非常巨大的產業價值。當時院長大膽假設癌症有相同的變異分子,但這些變異可能不是發生在蛋白質本身,而是後續的產物,如蛋白質上醣分子的修飾,或蛋白質(酵素)的產物如醣分子。然而,當年並沒有成熟的方法來研究醣生物化學,因而研發了各種偵測醣分子及醣蛋白的方法(例如:分子影像探針)。
在題目選擇方面,嘗試去做「不可能」的研究方向才能有興趣;容易有結果、可預期成功的題目大概就不是好的題材。身為一個研究科學家,就是要不斷地挑戰不可能,這大概也是自己個性不一樣的地方,不喜歡跟隨,而喜歡嘗試和創新。

研究風氣與人才養成
「唯有勇於且習慣接受失敗,才有創新的機會。」台灣的社會一直在鼓勵創新,但又不願接受失敗,接納不同意見。然而想要創新、帶來改變帶來價值,要能勇於嘗試及不同角度的激盪,而失敗的機會自然也非常大。可惜的是,我們的社會沒辦法接受失敗,甚至害怕失敗,這樣誰敢實際投入創新呢?導致我們往往只是跟隨他人腳步,而非走在最前端。改變的方法概念很簡單,願意接納失敗,勇於挑戰權威,才可能有新的想法和創造。
臺灣是一個小島,沒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唯一能走的就是這條不斷創新的道路。
臺灣具有眾多領域的人才,並不會輸給外國人,透過眾人的合作,從不同的觀點,許多的角度共同思考、投入,便能創造屬於我們的優勢。若我們誠實的面對問題並尋求社會共識,一同合作並決定研究的方向,就可以走向一條正確的路,這是領導人需思量的事,但同時需要眾人的參與及共同協調。
提到協調,溝通在其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以明年即將啟用的生技園區為例,國人一直不知道為何院長要堅持生技園區必須設在台北並緊鄰中研院。但其實仔細思考後可以發現,唯有緊鄰中研院才具備所有發展上的條件:生醫的研發需要昂貴的儀器設備,檢體運送也需要嚴格管制,運送的時間與距離不能拉得太長,台北有眾多優秀的醫院和醫學中心,以及紮實的基礎研究作為支持,而生技產業發展無法離開基礎研究。設置越臨近,兩方無論是資源或是設施都可以共用分享,交流也方便許多。
國家經濟發展,環境永續保護,以及社會公平正義是缺一不可的三根柱子。不能因為一味要求經濟發展,破壞了另外兩項。同時,也要考慮國際的情勢,但若為了追求經濟發展造成太大的環境污染,受到國際上的制裁和限制,反而得不償失。在生技園區的協調過程中,接納了環保團體的建議,最後決定25公頃用地中包含3公頃左右之建物、4.8公頃的生態湖,剩下的都是綠地,明年啟用後,會是一個很漂亮及生態豐富的研究園區。

臺灣生技產業發展
生技產業是國家目前高度重視以及發展的方向,但事實上,不一定要念生命科學才能投入這個領域。生技產業其實是個跨領域的產業,包括基礎研究、製造流程開發、儀器、臨床試驗、法規、專利、程式、市場行銷等,因此也需要各式各樣的人才!生技產業絕非單一領域,而是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共同投入。
臺灣絕對有條件發展生技產業,因為教育是多元的。然而問題在於我們目前沒有給學生這個機會,因為產業面還是較單元的。生技產業的確很重要,但必須要先把產業創造出來,才能帶動後輩的投入。院長自嘲:「大家都誤會了,自己不是生技專家,自己的本業是化學啊!只是想用化學的角度來探討生物問題。」生技產業就是要運用來自各領域的專長與技術一起來解決生物相關的問題。臺灣目前有優秀的人才,但缺乏合宜環境,所以必須先從改善發展環境來著手。

臺灣原本缺乏新藥及醫材這兩種產業,所以院長配合政府,決定從政策法規和環境開始改變,給年輕人發展的機會。有前景、有應用、有產業,年輕人才會投入,進而帶動後線的基礎研究興盛。以前的臺灣,產業較單元,加上過於制式化的法規限制,所以以代工為大宗。最近才從法規開始著手,鼓勵具高附加價值的新藥和高階醫材兩個領域。不過,生技不是只有新藥和醫材,舉凡和生物資源及生物技術有關的都可以歸類成生技產業(如造酒、食品、發酵、合成生物、農業)。只是臺灣過去幾乎沒有新藥和醫材這兩項高附加價值的品項,所以才須要政策來鼓勵、引導、拉拔它們。經過最近幾年的發展也逐漸誕生成果,新藥方面臺灣目前有一百多項臨床試驗,二十幾項在臨床第三期,對比到院長剛回來臺灣時候是零,這簡直是個奇蹟。

給年輕學子的建議
臺灣年輕一輩的學生比較不願意出國,他並不覺得這一定是個問題,反而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來檢視臺灣目前是否能自己培養人才。如日本非常相信且重用自己國家教育系統下培養出來的人才。
更重要的是,當你決定了自己的方向時,也要常常思考,你為什麼要做這件事、做這個研究?要用什麼方法去做?結果可能是什麼?誰會關心你的研究結果?對任何事都要這樣問,想通了就不用再擔心什麼,大膽去做吧。

12168233_1186252008126727_382090482_o
撰稿人l 劉尚昀
審稿人l 林欣妤、紀威佑、施恩潔

About the author

Avatar

劉尚昀

2006年畢業於台灣大學動物學系最末屆。2008 年台灣大學醫學院分子醫學研究所獲取碩士學位。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機構博士班畢業。目前就職於國際藥廠,投入生技產業。個人興趣是討論任何生物有關的研究,以及蒐集不同種類的可實驗動物。期望加入 Investigator 這個社團來認識不同背景的朋友,互相勉勵一起在生物學這美麗的殿堂前進。

About the author

Avatar

林欣妤

台大醫學系雙主修物理系,因為參與iGEM的緣故,開始接觸生醫研究的領域與Investigator。希望能協助推廣生醫相關資訊與知識,跨領域整合,也希望找到夥伴們一起成長!

About the author

Avatar

施恩潔

目前就讀於陽明醫學系,因高中與大學參與專題研究和生物學競賽的關係,對研究開始有一些了解,也認識一些熱心科學推廣的夥伴,希望能藉由investigator把有趣的研究新知分享給對生醫領域有興趣的同好。

About the author

紀威佑

紀威佑

臺大醫學系畢業,曾為臺大iGEM代表隊成員,曾於台大、中研院、AMC實驗室進行實習。對科普推廣與寫作有很大的興趣,希望能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並做為知識的傳播者為科學社群盡一份心力。

About the author

黃翊豪

黃翊豪

目前就讀陽明大學,主修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過去畢業於中國醫藥大學,在學間除了對科學研究投予熱忱外,也曾於校內系學會擔任幹部,推廣與營造學術氣息;在校外積極參與公共事務及籌辦各式講座論壇,協助生醫領域人才的培育。未來希望藉Investigator的平台,來與生醫領域的朋友們進行分享、交流、學習與成長,也盼為臺灣生醫領域的發展貢獻一份心力。

About the author

Avatar

李彥德

台大醫學系、物理學系雙主修,有興趣的研究領域是生物物理和系統生物學。當初創辦Investigator的動機,是因為想創造一個更具整合性的分享平台,幫助有志於生醫研究的朋友們,更容易得到研究資訊並且找到學習對象。現在社團在歷屆成員的努力之下日漸茁壯,廣大的讀者群們也持續給予我們熱烈的反饋和支持,Investigator才能成長到今日的模樣。未來Investigator也會繼續秉持著草創時的願景,繼續為台灣生物科學領域的發展盡一份心力。

About the author

謝典戰

謝典戰

陽明醫學系畢業,目前為住院醫師。曾執行科技部大專生計畫,赴Duke、USC進行短期研究。參加國際基因工程競賽(iGEM)時,因緣際會獲邀至臺灣醫學生研究通訊(Investigator前身),開始撰稿和採訪,期待Investigator傳媒能持續讓更多人喜歡科學。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