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s 人物訪談 大師專訪 臺灣醫學生研究通訊

嚴仲陽研究員 / 楊性芳研究員專訪 | 中央研究院

as-yen

本期專題很榮幸訪問到中央研究院嚴仲陽與楊性芳研究員夫妻檔。兩位老師都畢業於台大藥學系,並且都在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拿到博士學位,而後回國擔任中研院研究員。兩位老師以過來人的經驗,分享出國攻讀博士班的心路歷程,分析國內外研究環境的差異,並且給予對研究有興趣的醫學生們一些寶貴的建議。

嚴仲陽研究員

最高學歷
Ph.D.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專長
Molecular & Cell Biology
Hematopoiesis
Apoptosis regulation

現職
中研院研究員

as-yang

楊性芳研究員

最高學歷
Ph.D.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專長
Signal transduction

研究方向
IL-3 及GM-CSF造成血球細胞存活之作用機轉──Mcl-1 及 OPN 基因
母體子宮內可能調節胚胎著床或存活之細胞素

現職
中研院研究員

前言

很榮幸這次能夠邀請到嚴仲陽博士及楊性芳博士夫婦接受我們的專訪。嚴教授及楊教授皆畢業於臺灣大學藥學系,並赴美攻讀貝勒醫學院博士學位。兩位教授分析多年國內外研究及教學的經驗,對有志踏上研究之路的同學們提出寶貴的建議和期許。本次專訪將以對答的方式呈現,在教授們引人入勝的談話中,讓我們能夠時時感受到科學家對於探索知識的熱忱。

當初為何選擇踏上研究之路?

嚴:做研究其實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學生對研究的熱忱則需要有引信來引燃。我還是大學生時,讀起原文課本總會想像科學家發現的樂趣,好奇課文中實驗的每個步驟,要是換個不同的方法會有什麼樣不同的發現。大三時進研究室當暑期生,時常在圖書館面對整櫃的知識,恍如大英博物館的寶藏一般迷人,因此萌生了對研究的興趣,畢業後決定走上研究一途。
楊:我的經歷和嚴教授比較不同。藥學系畢業後,我在臺大醫院當了四年藥劑師,每天的工作非常規律、固定。當時的醫院正在處方籤電子化的轉型期,電腦作業讓工作內容更加乏味,最後決定和嚴教授一起到美國貝勒醫學院進修。原本,我們都沒有打算研究現在專長的分子生物學;嚴教授攻讀生物化學,我則是選擇了藥學系專長的藥理學。當時,分子生物學剛開始盛行,成為了研究疾病與藥物作用不可或缺的工具,各領域的學者也都漸漸開始接觸基因研究。我在貝勒醫學院的指導教授也是研究分子生物學,我和嚴教授雖然研究不同的基因序列,但是研究的工具和方法相同,因而研究的領域也越走越近。

出國求學時面臨的困難或挫折?

嚴:困難和挫折是求學過程中必然會有的經驗。我攻讀博士的過程很順利,但博士後研究時,就因為產生了研究的瓶頸而感到挫折。實驗遇到難關時,不要過度自信地執著「我一定不會出錯」、斬釘截鐵拒絕他人的建議,而要能虛心參考;如果有實驗結果和文獻不同的地方,也不要一開始就否定自己的研究。從方法、學理、邏輯推論去尋找任何可能出錯的細節,並在這樣逐步尋找錯誤的過程中得到學習,例如在各種可能的解法中找到最適合的實驗組和對照組設計。學生可以和教授多加互動討論,適時接受指教和提點,也較能順利解除挫折感。
楊:除了嚴教授提到的挫折,我剛開始到美國時,由臨床藥師進入學術的轉換階段過得不太輕鬆。再者,要用不熟悉的語言學習一個不熟悉的領域,更是備感困難。當時,英文口說和聽力缺少練習的環境,時常聽不懂教授講課的內容,直到考試卷發下來才知道課程的內容。由於修課的壓力和挫折,我一度想要轉往資訊工程發展,但最後還是決定留在原本的領域。
另一件不順利的經驗是,當時美國的女性科學家較不受重視,我和嚴教授的背景和資歷都很接近,但是嚴教授得到的機會卻比我多出很多。美國機構雇用博士後研究員時,常會考慮女性需要照顧家庭和小孩,且實際上女性科學家放棄研究的比例也較高。

教授們攻讀博士時的研究領域和博士後研究的專長是相同的嗎?

嚴:不一樣,我的例子反而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在學生時代不要固執於狹窄的偏好,現在學習的知識往往不知道以後哪一天會用到。我讀博士時,一心想要做腫瘤基因和基因表現調控,對於蛋白質研究沒有興趣,而且最痛恨膜蛋白和細胞生物學,心想大概一輩子都不會再接觸蛋白質的領域。我的博士後研究最開始也是基因表現調控,慢慢才轉換到細胞生物學。當時,研究細胞激素正值熱潮,想要研究細胞訊息傳遞也得首要研究膜受器。我找到的第一份生技公司的工作竟然是要複製細胞膜受器,也因此涉獵了造血、細胞激素、血球分化等背景。回台灣後思考研究方向,決定結合所學,持續探討膜受器的訊息傳遞如何調控基因表現。我十分慶幸當初求學時,因為學習遇到瓶頸而特別鑽研膜蛋白相關的文獻,為日後的發展打好基礎。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背景知識越廣泛、越深入,就能讓自己有越多條路可以選擇。
楊:我也是現在的研究內容和當初求學時的訓練完全不同。最開始是完全只在試管內進行的分子生物學實驗,博士後研究則開始養細胞觀察基因被活化的過程,有了自己的實驗室後慢慢導向生物學基礎,2000 年決定以基因剔除鼠作為基因調控的研究工具。研究是一種趨勢,不進則退,必須時時學習最新的技術和方法。基因剔除鼠當時在國外已經十分風行,台灣卻還沒有相關研究經驗,因此在當時是很大的挑戰,需要出國從頭學習技術。

國外和國內研究環境最大不同之處?

楊:近幾年差距已經漸漸減小了。早期相關領域人才少,相對而言研究上能夠尋求的幫助也少,聯絡國外學者更是不方便。另外一個造成差距的原因是,台灣優秀的學生大都選擇出國發展,因此雖然硬體設備水平提升,軟體的競爭力仍較弱,但和從前比較起來已有長足的進步。
嚴:近二十年是台灣環境變化最大的階段,最初回台灣時,各地的研究室都還需要學習新技術,5 年後漸漸發現有新技術已經不夠了,除了細胞實驗以外,還需要活體生物實驗的數據。以前,一篇研究的各個步驟都可以自己完成,現在越來越需要跨領域合作。「Always keep updated」,熟悉不同的工具,才能有不同的方法,開創不同的可能。

台灣學生的優勢或者需要補足的地方?

楊:亞洲學生給人的印象就是認真努力,教育紮實、訓練嚴謹是台灣學生的優勢。缺點則是英文能力相對較弱。環境的壓力也是會造成差異的。壓力能使人發揮最大的能力,例如會定時考試、會當人的科目,台灣學生往往會學得比較好。
嚴:有夢想並且肯下決心實現,語言的障礙終究可以克服。遇到挫折要加強心理建設,不要輕言放棄。許多台灣學生企圖心較弱,不會太在意實驗成果的好壞,也沒有非發表成果、當教授不可的動機。因此,大部分人傾向選擇已知較可能成功的路,容易降低標準、安於現狀,放棄了許多進步的機會。

學生選擇實驗室的要件?

嚴:實驗室的選擇與寫論文解決問題的方法並不完全相關,但是必須和長期興趣符合,也要考慮實驗室的評價。做研究時,要盡量選擇最新的技術來回答問題,常能有不同的發現,成為新領域的先驅。產生突破性的影響,也才有研究上的競爭力。Always acquire next-step technology. 要選擇一個能有師長同儕和自己交流討論的環境,甚至能有跨領域合作關係,隨時掌握最新的資訊和設備。
楊:選擇研究計畫就像考量新商品上市,需要自己的知道優勢在哪裡、有哪些專長是別人沒有的、還有沒有新的發展空間。可以多看文獻搜尋中的評論,蒐集各領域現階段學術的瓶頸何在、有哪些新的技術獲突破。通常需要大量的資訊比對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實驗室。基礎訓練也很重要,求學階段要能讓基礎知識紮實地建立,也要先懂得做實驗的基本功。

中研院是否有適合醫學生的暑期計畫?

楊:基礎研究的領域很廣大。例如想要研究疾病,可以先從研究基因開始,先學如何分析基因表現、基因結構,也可以接著分別進入注重細胞生物學或者老鼠實驗為主的研究室。學習做研究的基礎階段可以有多重選擇,不要受限。可以上網查詢中研院哪些研究所有公開招收暑期生,也可以直接寫信和老師聯絡。

給醫學生的話

楊:在求學階段可以先找實驗室學習基本技術,當暑期生。也要多看科學期刊,多了解學術界的熱門議題,或者專門注意醫學專欄,知道有哪些尚待發掘的領域。
嚴:除了專業方面的準備,成功的研究者要能保持對研究的熱忱,刺激自己不斷思考。對於醫療問題保持敏感度,隨時注意醫療環境待解決的問題,有哪些疾病是社會的負擔,才能夠精準的切入議題,訂下研究方向。

撰文 | 李律恩(台灣大學)

Photo |
From 臺灣醫學生研究通訊 No.16

About the author

Avatar

Investigator團隊

2013年,憑著一股對學術研究的熱忱,一群海內外學生與社會新鮮人成立了「The Investigator Taiwan 臺灣生物科學研發策進社群」。幾年來社群持續成長,到現在成員超過百名,背景橫跨基礎研究、臨床、產業各領域。我們透過經營平台、生醫報導與活動交流、協助媒合學習對象等多元面向,為臺灣的生醫領域創造了許多正面價值。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