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s 人物訪談 臺灣醫學生研究通訊 青年學者

蔡有光助理教授專訪|陽明大學

tsaiyk本次訪問到陽明大學的蔡有光助理教授,老師從醫學界到學術界,從學術界再到產業界,從產業界再回到學界,經歷非常特殊。希望他的經驗也能給大家一種另類的思考。希望閱讀完本期刊物,讀者們能有所收穫與得到研究上的啟發。

現職
陽明大學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

研究專長
以蛋白質後轉譯修飾基與蛋白質複合體分析作基礎之功能性蛋白體研究

從一名準醫師到一名研究工作者

蔡老師從國高中開始最拿手與最有興趣的科目就是理工,老師打趣的提到聯考前自己還忙著寫程式,心情絲毫不受影響。至於最後選擇就讀醫學系,是以幫助家庭經濟做為考量,最後進入台大醫學系。此外,在畢業以前,蔡老師其實一直都以成為開業醫做為未來的職涯選擇,從未想過要做研究。
直至七年級,發現身邊的師長有許多MD‐PhD的傑出研究者,其中以陳培哲老師最為有名,並且蔡老師發現自己對於臨床並不感興趣,於是開始萌生出國攻讀PhD的念頭。赴美求學後,他覺得做研究完完全全的激發了自己的熱情,再者,於美式風氣:強調選工作要選擇自己有興趣的來做的薰陶之下,老師在醫師與科學研究者之間,選擇了能夠讓自己快樂長久、與興趣相符的後者作為的畢生的志業。
蔡老師言:專心做都不一定會成功了,更何況不專心。也因為如此,讓他專心一致的投入研究而停止接觸臨床工作。老師認為從事研究工作者的素質不會有太大的差別,若要成功勢必要專心致志。老師也建議:年輕人的路可以選擇埋頭衝刺,若是花太多時間猶豫不決,或是思考如何做較保險的選擇,則無法在最短時間做到自己最想做的事情。

投入生醫產業的背景-人生重要的轉折點

問及老師求學過程得是否有遭遇困難時,蔡老師說:選擇都是自己做的,一旦做了判斷而選擇,便安於此選擇,老師也相信無論什麼選擇最後一定有它的意義和幫助,因此老師認為並沒有什麼值得後悔的事。例如選了醫學為方向後,並不會後悔沒有選擇理工科,因為醫學乃21世紀未有完全瞭解的科目之一,而理工科已有許多人投身其中,眾多問題多已被解決。
蔡老師較為引人注目的是他不同於其他研究工作者的特殊背景,也就是老師曾經投入生醫產業界工作,而後才輾轉重回學術界。談到產業界,當時老師覺得必須做一些對社會比較實際有貢獻的事情。若行醫便可成為此角色,但是惜之行醫並非自身興趣。但若做基礎研究,在當時看來似乎沒有對社會直接貢獻,故於因緣巧合下,進入公司。入產業界時,認為自己應該做跟他人不一樣的事情,來嚐試以不同方法達到與他人同樣答案。當時認為手中protein modification的技術或許對於產業中當時最有興趣的部分頗有幫助,可以在製藥上有貢獻。
老師分享:在業界打拼時,為了解決問題的積極性與方向性是其它經驗取代不了的。若當時就進入教職,則可能因為在台灣學術壓力下,變成以發paper為目標,反而沒了解決問題的興趣。老師鼓勵我們按照自己的直覺做決定,做了一個決定後要相信自己,如果我們為自己的選擇做努力,看起來錯誤的選擇到頭來也會變成對的,其價值會慢慢的浮現出來。

應用的重要性-對於轉譯醫學的看法

蔡老師表示:轉譯醫學應該不只是醫界做自己一套、科學界做科學界的方法,乃應使每個人都擁有多元的經驗,結合臨床、基礎、產業的觀念。老師對轉譯醫學的觀念,與主流並不相同處,是強調「產業」的概念;一個病理研究中,三步驟「機制→診斷→治療」,其實診斷、治療才有應用方面的立即性,只懂機制,對於診斷與治療還太遠。故老師認為轉譯醫學,其應用的層面較機制的了解更為急迫重要。
在做研究的時候,應該要更注意此研究領域有什麼應用價值,才可以確保未來可以接回來。老師更認為,之所以應用會難,則可能肇因於更基本的概念亦如分子生物學或是基本分生技術還有不夠完足的方面。

勇於吸收異國文化的優點

對於是否鼓勵學生出國唸PhD,蔡老師是抱持著支持的態度。國外的實驗室一般會給學生較大的空間,一但project確定,學生就必須獨立的去handle自己的題目,他們相信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相較國內研究環境,實驗室老師會擔心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也就不太敢完全放手讓學生自己去獨立做實驗。換個角度來說,到國外唸PhD的競爭會較國內激烈,必須面對各式各樣文化、種族、想法的人,而因此形成逼迫自己向前進步的動力。另外,因為出國的機會得來不易,我們通常會好好把握也因此會顯得格外專心,沒有家人朋有也會讓我們致力研究學習上。
老師鼓勵學生出國時多多觀察並比較國內外的文化差異,簡而言之,就是不同文化對於做事的態度、看法,這種差異在身處國外的日常生活中隨時都在發生,老師舉了一個例子:國外學生相較台灣就比較重視個人權益,他們遇到不公平或不滿的事情就會挺身而出,並且勇敢表達,哪怕沒有旁人支持。台灣學生長期被訓練成較不敢用於表達自己的意見,老師也希望我們這方面可以向他們學習。

趁年輕培養各領域的興趣-成為一名MD-PhD的利器

老師鼓勵學生在完成七年的醫學課程後再唸PhD。原因之一是如此一來對疾病會有較全面的認識,也對於研究題目的選擇會較明確。從個人角度而言,PhD的學位幸運者可以三年畢業,然而攻讀學位長達7、8年的人也是大有人在。老師擔心當同屆的同學已經拿到醫學系學位而自己卻還必須為博士學位是否可順利取得而煩惱時,會讓自己更驚惶失措。科學是培養問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在尚未畢業前是否已經具備這樣的能力,也是值得注意的。
提及創造力,老師認為不同學門得的培養方式以及定義是不一樣的。物理數學兩學門注重想像力,年輕時的創造力會是成功與否的關鍵。然而生命科學的創造力表現在於跨領域的能力,也就是將某一方面的觀念、知識,應用到另一方面上。因此時間會是很重要的因素,我們必須要有時間去吸收強化我們跨領域的知識,所以年紀的增長並不會因此為創造力扣分。
老師也因此期待大家在大學時期多接觸各種不同的學科領域,抓住重點即可,支微細節的部分也不用過於計較、鑽牛角尖。

發覺自己的興趣遠比學習技術重要

提到醫學生時期的研究,蔡老師坦承,研究對當時的他而言是有興趣卻從未想過要接觸的。然而對於目前的老師,研究是生活也是興趣。
當我們問及參與研究工作的學生在實驗室應注重或學習的能力時,蔡老師提出了十分另類的看法。相較於學習某樣技術或實驗方法,體驗實驗室生活型態會是更重要。老師十分有信心的說實驗室知識上的學習對醫學生都不是太大的障礙,但是透過實驗室的體驗去檢視自己對這類型的研究是否喜歡,才會是影響未來可以在研究方面走得長遠的因素。就好比實習醫生必須輪流實習各科,來決定自己未來的選擇是同樣的道理。
蔡老師認為,醫學生不需要急著對於研究這條路做決定。大學七年其實有足夠的時間讓醫學生思考。直到需要做出決定的那一刻,答案自然明瞭。因為不知以後的自己會遇見怎樣的狀況。而且在需要做決策的當時,那個決定通常是明確的,很少會有模稜兩可的情形出現。
蔡老師也鼓勵醫學生多培養跨領域的概念。將不同領域融合常常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若真的要走向研究,多做幾個面向,融合起來的觀念就是自己的。

教學相長-研究外對於教學的熱愛

談到教學,蔡老師認為決定要做的事情就不要敷衍,而且做的事情要有回饋。就教學而言,回饋就是「老師教了。學生很容易學。」不要出現有學生努力來聽,卻學不到東西的情形發生。
「什麼是有效學習?什麼是有效教學?」是每一個老師都必須想的課題。若大家用不浪費每一個人的時間的想法做事情,教學自然有效。
另一方面,同一樣學問,從老師教學的角度以及學生學習的角度,學習的效果是十分不同的。身為一個老師,必須將整套學問有條理、組織的消化,進而傳授給學生,學問的所有枝微末節都要讀進腦中。這,才是真正的學。
教學內容的故事性也很重要。教學就像說故事,內容之間要有關聯。關聯性可以幫助學生瞭解各觀念的連結。所以蔡老師認為,要「說一個有機化學的故事」而非枯燥地填知識到學生腦中。
教學其實像是作畫。畫完一幅漂亮的畫,畫家總會希望能與志同道合的一群朋友分享、聆聽讚美。教學也一樣,老師把學生當朋友,課程內容消化完、組織完,形成一份講義讓學生欣賞。學生的讚賞正是老師的動力來源。講義就是要給學生看的,學生注意閱讀老師自然高興。所以,蔡老師非常喜歡學生的各種回饋。
教學的熱誠其實來自於教、學雙方面,學生的反應能給老師最好的指導以及激勵。說到這裡,蔡老師也鼓勵學生們多想、多問,不要受到現有知識的制約。奇怪的是,似乎學得越多,越不敢思考、問問題。學生應該要跳脫框架、有自信的活動腦筋。
教學永遠是一件令人快樂的事情。「有好學生就有好老師」是蔡老師的理念。

實用的重要性

提到醫學教育,蔡老師認為應要有更多的M.D. Ph.D.設計醫學課程。原因很簡單,這樣的人可以知道醫學生需要學什麼。這些人可以從應用以及醫生的角度找出醫學生的學習目標。另一方面,這些人也知道想從事研究的醫學生該學會什麼,並替他們安排。即使這些人只佔少部分。
醫學系的教育內容其實遠遠超過一個醫生執業所需要的知識量。必須要有人告訴醫學生什麼該永遠牢記?什麼只要記住原則即可?而非像高中以前必須記憶一切。以解剖為例,沒有一個外科醫師會切到每一塊肌肉,可是醫學生卻必須記憶一切。
說到這裡,蔡老師特別提醒醫學生,課程內容會忘是正常的。忘記並不代表比別人笨。課程內容不需要記憶到每一個細節,只要在學習過程中努力去學。考完後有一個粗略的大原則,需要的時候再去翻閱。不要對於忘記內容太過焦慮。知識大量進進出出是醫學教育的特色。只要曾經努力學過即可。蔡老師特別強調:「忘記,不影響你成為一個好醫師!」
相信自己可以找到最好的答案最後,蔡老師鼓勵醫學生不需太過嚴肅看待研究這件事。當學生的這段期間多準備自己、多看看不同領域、觀察不同生涯的人。醫學生都有無限可能,因為都擁有很多時間學習不同領域、找出自己的興趣。找出自己的興趣特別重要,因為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做研究。「興趣和工作結合不是很好嗎?」如果選擇了違背興趣的生涯,不就需要將生活劃分兩塊,一塊工作、另一塊娛樂。然而現實中第二塊卻又常常被壓縮。若工作即是興趣,生活不就充滿快樂嗎?
另外,蔡老師也強調,不要因外界因素決定。跟著自己的聲音走。蔡老師建議醫學生多看各種老師(做研究的老師、從事臨床工作的老師或是兩者兼具者)的作息、態度、快樂與否以及最重要的自己可否接受這樣的生涯。自己的聲音才是最重要的。
社會需要各式各樣的人,我們要尊重差異。如果大家都去做研究,誰來從事臨床工作呢?我們要做的只是「相信自己可以找到最好的答案」,多點信心、不要和任何人做比較,自己永遠是最棒的。「信心滿滿進醫學系的大門,信心滿滿離開學校。」老師希望諸位醫學生們共勉之!

撰文 | 蔡辰葳、林志安、蔡尚叡、湯宇碩(陽明大學)

From 臺灣醫學生研究通訊 No.06

About the author

Avatar

Investigator團隊

2013年,憑著一股對學術研究的熱忱,一群海內外學生與社會新鮮人成立了「The Investigator Taiwan 臺灣生物科學研發策進社群」。幾年來社群持續成長,到現在成員超過百名,背景橫跨基礎研究、臨床、產業各領域。我們透過經營平台、生醫報導與活動交流、協助媒合學習對象等多元面向,為臺灣的生醫領域創造了許多正面價值。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