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s 人物訪談 臺灣醫學生研究通訊 青年學者

周昌德醫師專訪|臺北榮民總醫院

chouct本期邀請到了臺北榮總的周昌德醫師接受我們的專訪。周醫師出身於工程師家庭,從小立志成為一名工程師,在陰錯陽差之下,他進入了國防醫學院就讀。然而,這段與醫學的邂逅讓周醫師開啟了一段美妙的研究之旅,在文末周醫師亦提到了研究生涯的藍海策略。

現職
台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
國立陽明大學內科教授
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常務理事
中華民國免疫學會常務理事

研究專長
風濕免疫學僵直性脊椎炎之家族基因及感染流行病學
風濕之中藥藥理

從工程愛好者意外步入醫學領域

周醫師的父親是名工程師,從小耳濡目染之餘,一心力志學工。但是當他從雄中畢業的那年,成績未達嚮往的工學院,考上的理學院又非自己之所好,於是一氣之下選填了國防醫學院。周醫師言:現在回首看那段歲月,原本對醫學沒有興趣的自己,進入醫學系確實是面臨了理想未能達成的挫折,但是能尋覓另一條出路,並在這過程中好好耕耘,生命的缺口仍能被圓滿。當下的他便是轉念想到,就算成為一名工程師對於自身未來的發展仍是未知數,那何不就在醫學裡闖蕩一番?
周醫師謙虛的表示自己不是很聰明,所以很喜歡念書,期許自己以努力不懈的方式墊定穩固的學問基礎。他說,在當時學習的年代裡有很多東西需要靠自己去摸索,雖然偶爾可以去找老師討論一些問題,但整個教育系統仍屬封閉,老師上課所言同學幾乎是奉為聖旨,無人敢挑戰。周醫師笑談:因自己的個性喜好發問,又廣泛涉獵各專業學科,倒也學得紮紮實實,讓往後選科比別人多了彈性空間。

專科選擇與研究的相輔相成

學習過程中陪養出「求知」、「求真」的毅力與閱讀的習慣,讓周醫師一開始就想走內科系統。原本因為師母的關係,讓他想專攻心臟內科,但當時的內科主任的一段話:「大周阿,我們風濕免疫科已經很多年缺人才了…」與總醫師實際地分析選擇熱門心臟科之競爭情勢,讓周醫師萌發:選別人不想走的冷門,或許能有很大的發展,就算再辛苦也值得一試的想法。
很幸運的,那時他遇見了啟萌恩師,來自賓州大學的客座教授Mr. Schumman,在他訪台期間,專心向他學習風濕免疫的研究方法學並充實該領域知識。周醫師提到就是這位教授的優秀口才與清晰思路,讓他在受完總醫師訓練後追隨教授赴賓州大學擔任風濕免疫科的臨床研究員。雖然後來因家庭因素使得周醫師必須提早歸國,但這一年的研究訓練已對他埋下接受免疫學多變而快速更新的挑戰之決心。

研究的藍海策略-如何使自己脫穎而出

周醫師諄諄提醒,對於曾經提攜過你的人,應該心存感念。他很感激台北榮總程東照前院長的提攜,在他回國後邀請他擔任北榮風濕免疫科科主任,使他得以在良好的環境持續地研究風濕免疫,進而在僵直性脊椎炎領域有所成就,成為台灣研究僵直性脊椎炎的代表。他認為,尋找研究題材時,可以嘗試選定有地區獨特性的疾病進行研究,如此一來,其他研究卓越的國家便不易跟你競爭,而研究者本身又可以得到許多寶貴的本土資料。例如周醫師所研究的僵直性脊椎炎,雖然日本基礎醫學研究非常卓越但在僵直性脊椎炎因為病例少而研究不多;而HLA-B27基因在華人盛行率5-8%相對於日人<1%,是台灣具有獨特性的研究題材。因為他獨具的敏銳度,讓其於風濕免疫科成就不凡。

攻讀PhD-墊定研究深度、廣度之路

身為風濕免疫科的先驅,周醫師表示自己的角色其實很特別,當年台灣在這個科別並沒有能夠予以指導的臨床老師,全靠在三軍總醫院時外聘的客座教授前來指導實驗室技術與更有臨床知識。周醫師侃侃而談,如今回想起來,其實對於離開賓州臨床研究員的訓練後,礙於工作忙碌的問題,就沒有辦法進一步到實驗室充電感到可惜。周醫師言:如果能加入有系統的訓練體系,可能他研究的能力與思辨會比現在更上一層。至於攻讀PhD是否為從事研究之必備條件,老師認為這和自己進行的研究類型有關,如果能夠有更完整的基礎科學訓練,將有可能進行更深入的研究。鑑於自己的經驗,周教授鼓勵未來有規劃要從事醫學研究的學生接受研究所的深造,當然要考慮到這樣的選擇需要足夠的毅力,譬如說要能適應長時間在實驗室的生活,並且適當地指導教授以及主題,值得注意的是,周教授認為能和臨床結合的主題可以有更寬廣的發展空間。

走出台灣,放眼世界

周醫師認為,在國外環境裡,身旁的同儕來自的背景較多元,因此容易有彼此的比較與激盪,也容易見識到和我們成長的文化所不太相同的價值觀。相較之下,台灣的教育環境裡,學生太過沉默,同時受到升學主義掛帥的影響,容易只選擇和考試相關的才學習,而師者的威嚴則過於明顯。除了文化價值的差異,周教授認為國外的訓練比較實,並且,不同於傳統的單邊式教育,國外「教學相長」的風氣較為盛行,學生比較敢於質疑、分析老師的教導,當然前提是學生必須主動學習;另一方面老師也較能接受學生的挑戰,在教學上給予學生的知識都是自己確知的,藉由彼此的討論、挑戰,以及課後各自努力,雙方都能得到進步。此外,同事之間在學術上的良性爭論與互動很常見,因而能激出具有研究成果的火花。

研究。永恆學習路

周醫師鼓勵有志向的年輕人去國外念Ph.D多學些東西,學成回來後以MD Ph.D的身分帶著其他醫師及技術員一起進行計畫。例如老師現在維持一個研究小組,包括現在醫院內的fellow,以及以前帶過的fellow,一起進行研究計畫。老師覺得在研究的道路上,讓自己持續進步是很重要的,可以靠設定目標督促自己。例如老師每年年會都固定會報2-3篇主寫的paper,也不斷的演講,督促自己學習新知以教導民眾。至於身為醫學生的我們,接受到相對於理工學院較為死板的教學與學習模式,可以藉由研究時指導老師指引方向,在實際發現問題與提出假說中學習如何思考;實驗所需技術層面的訓練,也可在實際的操作中學習,有些實驗室也會有技術員可以協助。至於如何發現能夠進行研究的問題,老師覺得不外乎多看多學習,並且看有沒有人做過。這也是為什麼多看書、期刊或參與研討會、炎講以吸取知識是如此的重要,才跟得上知識的進展、知道其他人現在在做什麼並知道人家怎麼思考和進行研究。

回饋社會與共同成長-身為研究者應有的終極目標

周醫師言:我們從小一路走來,從很多人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因此要抱有回饋的心。例如讀到MD Ph.D仍要持續研究,並且回饋對自己有幫助過的人以至於這個社會,不要把文憑僅僅當作招牌、生財工具。周醫師也點出,官位是空虛的,隨時可能離開,但做學問以及專業能力應是持續而不間斷的。他也強調持續看診的意義不只在於希望經驗豐富的自己可以多服務一些人,也在於能夠藉此獲得一些寶貴的數據。另外,由於台灣共同研究(collaborate study)較不盛行,病例數以及跨領域資源都較少,使得研究成果較差,必須靠自己看診或自己醫院的病患才有病例資料可以進行研究。周醫師認為趁他還有能力時他想要多提攜年輕人,不僅培養他們讓研究能力,也要帶給他們正向的合作與社會回饋的觀念,讓未來台灣的研究環境與研究水準能有所改變與提升。

Take home message-給醫學生以及對科學研究有抱負者的願景

最後,周醫師勉勵同學持續保持高度的興趣,要存在「我想做、我願意去做」的熱忱,如果認為眼前的這個領域大有所為就要繼續發揮,不要半途而廢;過程可能很辛苦,不過也可能看到苦盡甘來的成果,要記得的是一定要keep continuing才有可能會有成就。另外就是不浪費時間,像是老師假日外出時都外在背包裡帶著要看的paper,在等待電影播放的空檔就可以拿出來閱讀,或是在長途旅行的交通時間會拿出紙筆書寫旅程的點點滴滴,把握生活中稍縱即逝的時間作更多元的利用。

撰文 | 賴佩幸、蔡辰葳、陳沛甫(陽明大學)

From 臺灣醫學生研究通訊 No. 05

About the author

Avatar

Investigator團隊

2013年,憑著一股對學術研究的熱忱,一群海內外學生與社會新鮮人成立了「The Investigator Taiwan 臺灣生物科學研發策進社群」。幾年來社群持續成長,到現在成員超過百名,背景橫跨基礎研究、臨床、產業各領域。我們透過經營平台、生醫報導與活動交流、協助媒合學習對象等多元面向,為臺灣的生醫領域創造了許多正面價值。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