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s 人物訪談 大師專訪 臺灣醫學生研究通訊

楊泮池教授專訪|臺灣大學

yangpc淺談轉譯醫學研究與醫學教育

現職
臺大醫學院院長
中央研究院院士
中央研究院生醫所研究員
臺大醫學院內科教授
臺大醫院胸腔科主治醫師

研究專長
內科學、胸腔與重症醫學、腫瘤基因體、分子細胞生物

與研究的邂逅:楊院長的求學歷程

談起自己過去的研究經驗,楊院長說在唸醫學系三年級時,曾在醫學院生化所林榮耀老師實驗室當過暑期生,學習如何分離Mitochondria,當時即對實驗頗感興趣。當完兩年內科住院醫師後,參加了著名的中沙醫療團,遠赴沙烏地阿拉伯服務兩年,回國後,則利用在職進修的方式在臨床醫學研究所唸博士班。當時中研院生醫所剛好成立,錢煦院士和吳成文院士吸引了大批旅外學人歸國服務、貢獻所學,並從美國招募一些細胞生物學的專家,希望在台灣成立最好的細胞生物實驗室。同時,生醫所也希望能和臨床醫師合作研究,楊院長和其他老師就是在此機會下加入研究團隊的。
中研院生醫所規劃每三個月就有一位研究人員回台指導,楊院長首先接觸到的是UC Davis的吳忍教授,吳教授是位氣管上皮細胞培養的專家,在生醫所建立了以研究食道分化為主題的實驗室,分析食道最底層stem cell-like細胞分化到角質層不同細胞的蛋白質表現差異。楊院長當時在胸腔科當主治醫師,參與團隊時主要是做氣管細胞的分化和肺癌癌化的機制,從中學習到許多技術,例如分離氣管上皮細胞和培養等等。第二梯次回國的專家是專門做組織免疫化學染色,之後也陸續有製造單株抗體和免疫學家、影像學家的加入等。院長說也算是個機緣,剛好有這個program能在短時間學習到大量技術,也經由這個獨特的契機開啟了研究的生涯。
問到院長當時為何未出國留學,院長表示除了家庭的因素外,他認為在台灣也能獲得不錯的訓練。但他也鼓勵同學們,若情況許可,可以出國學習,畢竟出國有時不只是學習到技術和思考,還包括一些文化歷練等等。他強調出國與眼界 (vision) 是兩回事,主要與人的心態有關,同時要對自己有自信,又不可太固執,應對於外界交流更open-minded。例如,可以參加一些國際conference或加入國際性的學會來增廣自己的眼界。

與肺癌的戰爭

台灣的肺癌問題相當嚴重 ,是國人癌症死亡率最高的癌症種類, 且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尤其女性肺腺癌患者有 90%沒有抽菸 ,顯示除了抽菸外還更重要的致癌原因。藥物基因體學的問題尤其重要,因為族群不同,基因變異等因素也會造成治療效果不同,台灣的臨床醫師在1990年左右就注意到這個問題,後來研究發現東方人的肺腺癌主要以EGFR mutation為主,而西方人以Ras mutation為主,因此東方人對於標靶治療效果非常好,像臺灣女性肺癌患者對於小分子抗癌藥物gefitinib(愛瑞莎)的反應也較佳。另外,肺癌的治療最重要的是早期發現,治療效果才會好,現在大概70%的病人都是 stage 3b, 4 才發現,若是可以早期發現stage 1, 2, 3a,就可以很有效的改善存活率。十年前,台大醫院和全台灣七個醫學中心推動了一個肺癌研究計畫,內容規劃如下:
1. 研究台灣的病人genetic epidemiology 與西方人有什麼不同?現已收集了三千多個control,也發現有些特定的SNP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和female lung cancer有關,以後可藉此找出高風險族群,定期做low‐dose spiral CT來做篩檢。
2. 另外,micrometastasis, circulating tumor cell, 肺癌的gene signature等題目也是這個project的重點。
3. 事實上,也有人懷疑肺腺癌的產生可能和某種東亞的endemic virus感染有關,所以也有這方面的研究。
談到怎麼樣的同學適合去院長實驗室學習,院長勉勵大家,學生要對自己有信心,先找到自己的興趣再投入,好好努力學習。目前在臺大的基因體醫學中心有在做肺癌microRNA signature, specific gene的致癌機制等題目,比較適合學生的參與。另外,院長也提到,對於已經有一些臨床經驗的同學,也可以參與臨床的題目。舉例來說,臺大醫院胸腔科林佩瑩醫師曾研究如何藉由臨床表現,證明squamous cell carcinoma和adenocarcinoma為不同的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疾病,即是一個適合學生研究的題目典型。此研究先分析臺大肺癌病例中原發腫瘤大小和轉移之間的關係,最後發現兩種腫瘤發生轉移的原發腫瘤大小差異甚大,並將成果發表在著名期刊Lung cancer上。 至於談到在學期間,有志於研究的同學可以做哪些準備,院長認為很多事情是一輩子的事情,不一定一開始就唸很專業的東西,前面多花點時間在其他領域的涉獵,不見得不好。

醫學教育與研究

每年大概有1700位醫師進入台灣的醫療市場,但事實上社會需求量並非如此大,部分醫師應可投入基礎研究,生醫科技和轉譯醫學的發展。因此,培養醫師科學家(physician-scientist)也越來越迫切,主要分三層面,一是要培養臨床醫師參與基礎研究,二是參與相對臨床的轉譯研究或臨床試驗,第三則是臨床醫師本身也有參與臨床研究。總之,要有持續的求知或研究的想法,特別是一定要把新的觀念和想法融入臨床診療,這是將來必須走的方向。臺大醫學系每年大概有5-10%的畢業生,會投入國內或國外的研究所深造,大部分的畢業生會在住院醫師第三年後再投入研究。但若是要投入基礎研究,其實early exposure非常重要,可塑性更強,optimal的timing應該是畢業應屆投入最好。
將來希望推動二階段學程6+2制度,讓整個制度更有彈性,醫學系的學生可以在四年級結束後投入MD-PhD program,先行做研究再回來完成醫學系訓練。也可以在畢業後直接出國或唸研究所,好處在於有醫師證書,可有彈性回到臨床工作。6+2制度,其實也是為了培育更多醫師科學家,理由在於六年級畢業拿到證書,2年一般醫學訓練,在台灣社會比較可行,因為許多家長對於學生要pursue MD-PhD會hesitate,學生走入基礎訓練會更踏實,比較沒有後顧之憂。
現行制度中基因體醫學研究中心每年提供20-30個名額,有計劃給學生研究訓練,在進行三個月研究訓練後,舉辦研究成果報告,而許多學生之後還會和實驗室有connection。事實上early exposure和學習如何設計實驗等是很重要的,基因體醫學中心的program,是一個很好的program,歡迎同學們的參與!

撰文 | 蘇俊翰(臺灣大學)

From 臺灣醫學生研究通訊 No.01

About the author

Avatar

Investigator團隊

2013年,憑著一股對學術研究的熱忱,一群海內外學生與社會新鮮人成立了「The Investigator Taiwan 臺灣生物科學研發策進社群」。幾年來社群持續成長,到現在成員超過百名,背景橫跨基礎研究、臨床、產業各領域。我們透過經營平台、生醫報導與活動交流、協助媒合學習對象等多元面向,為臺灣的生醫領域創造了許多正面價值。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