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s 人物訪談 海外留學與實習 臺灣醫學生研究通訊

蔣學聖學長專訪

chianghs跨越興趣的門檻,化個人志向為動力續航研究路。
本次邀請到陽明畢業,現在在美國攻讀 Ph. D 的蔣學聖學長撰稿,強調以「實踐」跨越單純的興趣,以過來人身分和大家分享一路走來的心得。 有興趣的讀者請趕緊翻閱內文。

簡歷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士
Sapporo Medical University (札幌醫科大學) Research exchange, Department of Pathology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Dallas (德州大學達拉斯分校) PhD in Cognition and Neuroscience

研究興趣的初萌

在當兵之前我從來沒有對出國念書有所規劃,但對研究方面總有點興趣。大三暑假利用暑期研究的機會,我到了北榮周德盈老師的實驗室,當時做的是肺癌細胞基因的表現。這是我第一次在學校課程以外,每天朝九晚五地到實驗室報到,按表操課,完成了點成果。大四暑假則透過國際醫學生會議安排到了日本札幌醫科大學做研究交換,主題是做cell apoptosis中的幾個蛋白質表現。一個月短短的時間,我依循著某位博士生的研究路線,學著解讀細胞中的訊息。 從這些經驗中,我體驗到了一種既單調又規律的秩序美,以及判讀結果時那一瞬間喜悅與哀愁。現在回想,兩個暑假的時間其實很短,尤其是在做bench work,到了對幾項技術漸漸感到悉後,又得回到學校。若是當時能下定決心,利用課餘時間繼續做實驗,也許能累積出更多有機會發表的成果。

確定方向,大步邁進逐夢去

關於出國的念頭,是在當intern時才漸漸萌生的。因為從大學以來,就一直對腦方面的研究心生嚮往(最早也是因為讀了Oliver Sacks的書)。陽明當時在這方面已經有很好的資源,可是因為醫學系的課程幾乎把週間排滿了,無法修習生命科學院有關neuroscience的課程。雖然後來有機會修到洪裕宏老師的科學哲學課程,接觸了點philosophy of mind的領域,但現在看來,當時的熱情只停留在興趣的階段,並未認真思考如何將這點興趣放入生涯規畫中、並且付諸實行(譬如尋覓相關研究的實驗機會)。
感謝當時一位同學,和我一同修了那堂課,並不斷刺激我的思考,出國留學的想法最初也是他先跟我提起的。這鼓影響斷斷續續,卻一直持續到了intern階段。當時他找到Michael Gazzaniga編輯的大部頭書(Cognitive Neuroscience),於是我們如獲至寶,組了一個兩人讀書會,訂了計畫,硬是啃起了這本書。最後雖只討論了幾個章節(也感到背景知識的確太欠缺),但也大開了眼界,原來世界上還有做這些研究的領域。這是我之前從未有過的體驗。我開始思考,是否能夠將這方面的興趣結合於臨床工作之中,甚至有了出國留學的念頭。但說實在,當時的我還沒有結論,直到當兵期間。
那時我開始和家人討論出國留學的可能性,並利用閒暇時找了許多相關領域的外文書來讀,大多是以一般大眾為對象的科普書為主。我驚奇地發現原來外國不乏具備醫師背景的腦認知研究學者,有名的像是Vilayanur V. Ramachandran、Antonio Damasio等等,他們的書都有相當的啟發性。見賢思齊,我在想,是不是也能夠像他們一樣。在一連串嘗試中,我考了陽明中央聯合系統的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讀了從來沒仔細接觸過的實驗心理學及認知科學課本。同時也開始搜集留學資訊、準備GRE考試。慢慢地也跟家人達成共識,出國留學成為生涯規畫的選項之一。最後順利申請上了學校。目前我在讀第二年博士班,主要用EEG和fMRI研究腦部處理和儲存knowledge(semantic memory)的機轉, 接觸的受試者包括年輕人、老年人和諸種腦部疾病之病人(包括dementia等等),希望能藉由不同的model來試探記憶組成的生物基礎,甚而對臨床病人的診斷及評估有所助益。
回頭來看,我能申請到學校是一件很幸運的事。一方面家裡能夠傾力支持,另一方面學校也有教授對我有興趣。畢竟以客觀條件而言,我對相關領域的研究經驗缺乏,也沒有publication,第一年很可能會全軍覆沒。但我也想過了,如果沒辦法出國,台灣這方面的資源也越來越豐富,我亦能試著在臨床工作之外,積極尋找研究機會。然則,我並非年輕就立志要做科學的人,但對某些事情一直抱持著好奇心。現在回想,在求學某個時期,其實就在下意識中做了決定,迂迂迴迴都朝著研究這個方向,同時又有幸交了一位摯友兼益友,成為相當大的助力!

結語

若以今日之我對昨日之我建言,我會說,有想法,就去實踐,困難會有,但不要覺得不可能。這個道理易懂難行,我花了好久才擺脫自己習慣(或社會環境加諸)的思維。
此外,從頭到尾我提到興趣這兩個字的次數很多,但讓我深刻領悟、如棒打腦門的警醒之語,卻是從某位老師口中說出來的:「只有興趣什麼都做不了。」當跨過興趣的門檻,嚴肅思考生涯志向及支持自己的動力來源,才能夠一路堅持下去。如果可以,越早跨過那一步,越能有所成就,這是我寫這篇心得時的感想。

撰文|蔣學聖
編輯|蔡辰葳(陽明大學)

From 臺灣醫學生研究通訊 No.12

About the author

Avatar

Investigator團隊

2013年,憑著一股對學術研究的熱忱,一群海內外學生與社會新鮮人成立了「The Investigator Taiwan 臺灣生物科學研發策進社群」。幾年來社群持續成長,到現在成員超過百名,背景橫跨基礎研究、臨床、產業各領域。我們透過經營平台、生醫報導與活動交流、協助媒合學習對象等多元面向,為臺灣的生醫領域創造了許多正面價值。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