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s 人物訪談 大師專訪 臺灣醫學生研究通訊

張美惠教授專訪|台大醫院

changmh

研究其實是一件很快樂的事-要多認識自己,培養好奇  

本期專題很榮幸訪問到國際知名的小兒肝炎學者-張美惠教授。張教授為人非常和藹可親,訪問的過程如沐春風,有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的風範。張教授希望藉由這次的訪談跟大家分享研究的快樂層面。張教授鼓勵有志於研究的同學能做好 Self-training,主要是加強 Oral presentation 以及 Writing skill。俗語說Practice makes perfect,張教授也分享一些私藏的「小撇步」供大家參考。


現職
台大醫院肝炎研究中心主任
台大醫學院小兒科教授
台大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

專長
小兒肝臟學
小兒胃腸學
肝炎、肝癌、癌症預防

張美惠教授的學思歷程

大學時代

大家在抉擇人生的道路上,總會駐足觀望、百般思量,考慮著興趣、志向與社會期望。高中畢業的張美惠教授因興趣之故本要選讀化學系,但自幼失怙,含辛茹苦、獨自拉拔張教授長大的母親,卻希望女兒能讀醫學院、當醫生。醫學院時代,張教授特別喜歡普通化學與有機化學,並且發現醫學上很多東西與化學有相關性。當時學校規定醫學生要想畢業,必須做研究、寫論文,所以每位同學都得去找老師指導。張教授選擇跟生理學科的研究,覺得興味盎然。對科學本身的興趣與好奇心在學生時期便有了良好的啟發與培養。

住院醫師時期

張美惠教授根據興趣選擇了小兒科做為自己的志業。當時台大小兒科的老師們,非常鼓勵年輕住院醫師做研究。在如此的氛圍下,張教授接受陳森輝教授的指導,研究高膽紅素血症(hyperbilirubinemia)。該成果發表在台灣兒科醫學會雜誌,並得到了最佳住院醫師論文獎。

張教授表示:「做甚麼樣的研究是基於對病人的好奇心,因為覺得問題沒有辦法解決!」在R1 的下半年,張教授照顧了一位肚子大的像青蛙的小病人,當年沒甚麼檢查儀器,沒有CT、沒有echo、更沒有MRI,凡事都得靠理學檢查。不過當時婦產科已經開始有簡單的黑白超音波檢查。張教授細心診查了病人,覺得小病人大大的肚子好像孕婦,靈光一閃覺得也許可以做做超音波,看看這個abdominal tumor of unknown 能否被解答。就這樣,張教授率先將超音波應用於腹部診察之上,開啟了小兒腹部超音波檢查的先河。在小R1 的時候,張教授就開始研究超音波,當年還有個有趣的小插曲,足以顯示台大小兒科教學相長、氣氛融洽──張教授用超音波跟李慶雲教授做理學檢查來比賽診斷的準確度。雖然張教授去婦產部研究超音波時,有主治醫師勸退,他認為:「只是個小住院醫師,也不是主治大夫,學這個也不見得能留台大。」但不屈不撓,富有研究精神的張教授認為:「東西學了就是我的,覺得很有趣,就是很想學,無關留台大的問題。」

到了R3 的時候,張教授希望能到國外學習更先進的超音波。當時處於戒嚴時期,出國需要有人做擔保。在張教授拜託下,時任小兒科主任的李延堅教授成了保證人。於是,張教授自費負笈日本順天堂大學學習超音波(後來台大醫學系六年級赴外見習學校名單裡有順天堂大學,便是由於這個機緣)。那時世界先進的的超音波還占一個房間大,但是不像台灣還是黑白超音波,為類似現在bed-side 常用real-time 且灰階的echo,可以輕易的分辨tumor 或充滿水的cyst。張教授回國後把兒童腹部超音波檢查結果寫成論文。這篇文章與上述高膽紅素血症之論文後來都發在台灣兒科醫學會雜誌,並且得到了最佳住院醫師論文獎一、二名。更令人欽佩的是,這兩篇論文的完成是在張教授懷孕的時候,無怪乎師丈戲稱張教授為「苦行僧」!很好奇、很努力,再加上老師的肯定,張教授感覺很快樂。住院醫師時期,張教授即發表了7 篇論文。

留台大、做研究

張美惠教授接受完住院醫師訓練之後,因台大主治醫師缺額有限,小兒科主任及老師推薦張教授去署立桃園醫院或美國海軍第二研究所任職。但師丈鼓勵張教授留台大,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幸運的是,在領了幾次2000 元的月薪後,張教授成為了台大醫院兒科的主治醫師。經過多方考量,張教授決定研究小兒消化學──這是一個當時還沒有的次專科、一個全新的領域。秉著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精神,張教授憑藉著一本師長餽贈的小兒消化學教科書、向科部申請購買小腸切片機、到內科觀摩學習內視鏡學、再加上自己本來就在鑽研的腹部超音波,就這般一步步地建構起小兒消化學。張教授在主治醫師任上拿到了獎學金,於是負笈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深造一年,學習一些新的技術。這個寶貴的學習經驗對從小住在家裡的張教授,不只是智識層面的學術成長,同時也是進行國際交流,建立自信心的時機。

張教授起先從事有關消化道的研究,後來才專注於研究肝炎肝癌等較具台灣特色的疾病。肝炎肝癌一直是東亞極為盛行的地方病,主要跟B 型肝炎的母嬰傳染有關。成人的肝炎肝癌研究有許多進展,但在兒童方面的卻闕如,然而肝炎在台灣地區是從新生兒時期就開始的。1980年代,張教授從美國海軍第二研究所學習到建立血庫與組織庫對於研究疾病自然史的重要性。世界上很少有學者像張教授這般,有完整的肝炎血清庫並長期追蹤20 到30 年。於是兒童到成人這塊肝炎自然史的知識空白,就慢慢的填起來了。除了發現兒童B 肝自然史,張教授的團隊還找到了解釋肝癌好發於男性之新的致癌基因(oncogene)。1997年,張教授用台灣的證據向世界證明:利用疫苗可以預防癌症,該研究發表在NEJM,為一項重要的觀念突破,後來的人類乳突病毒(HPV)疫苗預防子宮頸癌即為相同概念的應用。張教授還跟很多醫生合作,建立嬰兒大便卡的全國性screening program。藉由早期發現,提升了新生兒膽道閉鎖的存活率。後來很多國家希望借重台灣經驗,都來跟張教授要嬰兒大便卡呢!做為兒科醫師,張教授對胚胎學也很有興趣,並從事了一些肝膽幹細胞的研究。同時張教授積極參與國際學術活動,目前擔任世界小兒胃腸肝膽營養學聯盟[Federation of International Societies of Pediatric Gastroenterology, Hepatology, and Nutrition (FISPGHAN)]的主席,2012 年的世界小兒胃腸肝臟營養學會議將在台北舉辦!

對醫學研究的看法

張教授鼓勵學生如果有興趣可以往基礎研究發展──這是讀醫科的好處,出入很寬廣,不一定要當醫生。習臨床也有其好處,可以看到人類健康最重要的問題所在,有的人做了許多基礎研究,但對生命之衝擊或意義有限。臨床與基礎只是方法與訓練上的不同,最重要的都是要發現核心問題並解決它。張教授認為基礎與臨床為解決醫學問題的

不同途徑,需要好好合作,才能有好的研究結果,貢獻人類健康。例如流行病學及臨床研究有助於了解問題之所在,但無法直接解決B型肝炎相關的肝癌問題。利用基礎研究方法研發出疫苗則可以預防B肝,再藉流行病學及臨床研究進而證明B肝疫苗可以減少肝癌的發生率,其概念甚至可以應用到以人類乳突病毒疫苗預防子宮頸癌上。張教授希望讓同學感到做醫學研究是快樂的,要堅持自己的理想,不要半途而廢。

給醫學生的建議

終身學習

張教授鼓勵大家在學生時代要多方嘗試,探究自己的興趣,但是也不要勉強自己做不喜歡的事情,很事情都是要試過才會了解的。張教授認為學生時代不要把自己限制住,學的要很廣很寬,思考才不會狹隘。醫學發展到後來有極限,現在成功的研究常常都是跨領域的,要跟別人合作,例如骨科跟物理或工程界合作。此外,要有永續學習甚至終身學習的精神,學校的課程常常只是介紹基礎概念,真正要應用還有很多東西在畢業後要繼續學。如果對研究有興趣,在學校上實驗課就要多做,暑假跟老師學也可以。學生時代沒有實驗室經驗也沒關係,人常常是因為需要才去學,即使臨床工作再累,有需要還是得花時間去學,比方說讀博士班等等。但是越年輕學東西越快,臨床醫師蠟燭兩頭燒是非常辛苦的。真的要從事研究的時候,因資源跟時間都是有限的,所以要會選擇題目。開始時題目做小一點沒關係,以後再拓寬就行了。但是要能夠用小題目回答大問題,例如以肝癌入手,但回答的是很多癌症共同的問題。要想想看自己的專長是甚麼,想不通的時候可以去找Mentor 幫助決策思考。

訓練表達能力

決定好要走的路以後,就不要後悔,一路走下去,並且進行自我訓練。做實驗如果有好的成果,就一定要好好發表出來讓大家都知道,不然非常可惜。張教授認為學生時代就要開始用心訓練表達能力,尤其是口頭報告與書面報告的能力(oral presentation and written presentation)。

口頭報告是訓練出來的!張教授自嘲大四的時候,藥理專題報告時聲音一直在發抖,而現在擔任兒科醫學會理事長、國際兒科消化肝臟營養協會的世界主席等,常常必須發表演講。這些是怎麼辦到的呢?除了充分的準備外,俗話說得好:「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長期的口頭報告練習是其背後成功的原因。常常進行練習,原先不擅長發言,也會漸漸變得口若懸河。張教授表示,其實每天的晨會都是讓大家練習口頭報告的好機會。有時晨會準備的時間非常短,也有助於訓練思考速度以及短期內彙整大量資料的能力。書面報告的能力則是藉由勤寫文章慢慢磨練出來。如長庚的廖運範教授時常筆耕非常愛寫文章,最近還在整理台灣肝炎研究的文獻歷史,看看台灣研究對世界科學的影響!此外,英文能力也非常重要!張教授覺得現在學生的英文能力非常兩極,有機會就要好好加強自己的英文能力。

多發問,培養對事物的好奇心

張教授表示:「要有發現問題的心!」有好的問題才有好的研究,對科學現狀不滿、問題沒辦法解決,才會有研究的動力。在台灣,老師上課問學生有沒有問題,常常台下一片死寂,反觀美國學生常發問。問問題是對老師的尊重與回饋,問問題的能力,也是慢慢培養、練習出來的!張教授有過去聽演講常會刻意找問題,同時也強迫自己在國際學會發問,一開始需要做小抄,後來就不必了!張教授鼓勵大家舉手發問不要怕同學笑,如果怕上課公開問,就下課私下問。張教授很珍惜遇到的好問題,甚至會把它們用心記錄下來。會問問題後,再來就是要訓練特長,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結語

本次的專訪,張美惠教授希望能傳達做研究歡喜的一面給大家。台灣國家小再加上天然資源不足,要多加強研究才會有競爭力。張教授勉勵我們年輕的一代要多加油,如此才能迎接全球化後世界各地人才的挑戰!

撰文|蕭家杰(台灣大學)
審校|張美惠教授

From 臺灣醫學生研究通訊 No.13

About the author

Avatar

Investigator團隊

2013年,憑著一股對學術研究的熱忱,一群海內外學生與社會新鮮人成立了「The Investigator Taiwan 臺灣生物科學研發策進社群」。幾年來社群持續成長,到現在成員超過百名,背景橫跨基礎研究、臨床、產業各領域。我們透過經營平台、生醫報導與活動交流、協助媒合學習對象等多元面向,為臺灣的生醫領域創造了許多正面價值。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