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訪談 海外求職 臺灣醫學生研究通訊

陳映嘉學姊專訪

chenyc

當前社會越來越強調跨領域的重要性,而兼具兩種以上的背景知識和專業能力、打破領域界限的人才,更是目前科學界進展的重要推手。這次的專訪我們很榮幸地訪問到了目前正在美國生物科技公司 Pronutria擔任 Scientist的陳映嘉學姊。映嘉學姊在大學時就讀台大電機,博士班就讀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SD)生物工程所,並在麻省理工學院(MIT)生物工程所從事博士後研究。期間運用了熱力學解決了生物學的問題並發表於期刊 Nature Method。

映嘉學姊會在這篇專訪中與我們分享跨領域之旅的心路歷程,同時也提供一個經驗參考給將來有志走入生技產業的研究學生。此外,本篇專訪特別採訪到關於映嘉學姊與其先生主辦的 Boston Taiwanese Biotechnology Association (BTBA) 的心得分享。相信大家會喜歡這篇專訪!

 


陳映嘉學姊的學思歷程

高中大學階段

陳映嘉學姊對於生物科學的研究興趣很早就開始萌芽。高中就讀於北一女中數理資優班時,便參與中研院高中生命科學人才培育計劃,進入鍾邦柱老師實驗室研究轉錄因子 SF1 進入細胞核的機轉,因而對生物研究有了初步的認識。但映嘉學姊最擅長的科目其實是數學,在選擇大學科系時,因為受到父親電機系背景、以及剛崛起的生物資訊學的影響,便決定進入未來擁有多元發展性的台大電機系就讀。

學姊認為電機系大學部的課程,對於不是走入電子科技領域的人來說,仍然是相當好的訓練,尤其是數學、物理、化學和程式設計的基礎課程。其中數學與程式設計是兩套重要的工具,可以量化且有系統的處理複雜問題。物理與化學則是必備的概念,讓生物學家對於自然界的運作法則有一套基本架構。這些基礎課學如果學得好,之後不論朝哪個領域發展,都會少掉很多阻礙。

像大多數的同學一樣,學姊在大學時也有從事專題研究。被酷炫的雷射所吸引,因此進入中研院汪治平老師的實驗室,在李超煌老師的指導下,利用飛秒雷射製做奈米元件,並且在學術會議上發表研究成果。

申請留學階段

大三暑假時,學姊在吳健雄科學營擔任輔導員,也因此改變了學姊往後的學術方向。該年吳健雄科學營邀請到生物工程之父馮元楨、系統生物學的先驅 Eric H. Davidson 等知名學者,讓學姊又重新燃起對生物科學的興趣,並且了解到自己的背景在生物科學領域的利基,遂在往後投入生物工程、系統生物學研究。

申請國外研究所時, 學姊同時申請了電機資訊(Electric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與生物工程(Bioengineering)兩大類的研究所,並在最後進入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UCSD)的生物工程研究所就讀。學姊透露 UCSD 的生物工程研究所對國外申請者來說相當競爭,每年 20 幾個學生中只收 1 個外國人,但是因為該研究所 20 幾個老師中就有 3 位是台灣人,因此對台灣學生特別友善,有興趣的學弟妹可以試試看。

博士研究時期

學姊認為博士班時要從電機領域轉入生物領域,其實是相對容易的。其實當時的生物工程研究所中,只有兩三個學生是純粹生物背景,其他都是工程背景跨過來的(但現在美國大學部越來越流行生物工程主修,因此情況可能有些改變,但從工程跨進來的人仍然不少),而且研究所中工程課程的入門門檻比生物課程還要高,因此生物背景的人反而更為辛苦。學姊介紹說 UCSD 的生物工程研究所其實是全美國最早成立的生物工程研究所,當時以生物力學(Biomechanics)起家,但慢慢多了組織工程(Tissue Engineering)以及系統生物學(Systems Biology),成為該研究所的三大次領域。

學姊博士班起步時並不是很順遂,一開始輪轉(rotation)的兩間實驗室,都並不是很有動力投入,一直到一年半後進入黃曉華老師(Dr. Xiaohua Huang)的實驗室,才確立了博士研究的方向。學姊被吸引的原因,是因為當時適逢人類基因組計劃(Human Genome Project)完成,次世代定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尚未出現的時候,而該實驗室正是要開發新的 DNA 定序技術。學姊當時新開發的技術是 Sequencing by Denaturation,與現在主流的次世代定序技術不同,但共通點是都要在晶片上做定序,以解決傳統 Sanger Sequencing 所需空間太大的問題,而能在晶片上同時完成數億個基因定序。

學姊一開始研究進行得相當順利,歸功於大學專題時常操作 LabVIEW 軟體,因此在程式控制和儀器操作上很快進入狀況。但是在博士班第三年時逐漸遇到瓶頸,學姊回憶時說,因為自己是老師的第一個學生,一開始除了老師之外很少跟其他人討論,雖然自己很有毅力的一直做下去,但常無法得到新的想法激盪。因此學姊建議各位學弟妹在研究遇到瓶頸時,要盡量找不同的人討論,得到新的發想才能找到突破點。

博士後研究時期

博士班畢業後,學姊同時嘗試了學界與業界的機會。在學界申請過做生物資訊學(Bioinformatics)、系統生物學(Systems Biology)與合成生物學(Synthetic Biology)的實驗室。在業界也有找過以 DNA 定序或生物工程為主要工作的研究員(Scientist)職位。但考慮了回台灣發展的可能性,因而選擇對學術經驗較有幫助的博士後研究(Post-doctoral Research)。

學姊最後進入了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生物工程研究所 Dr. Christopher Voigt 的實驗室。學姊笑著說,其實會受到老師的青睞,並不是因為博士班的論文題目,而是當主要題目做不出來時,自己一些邊外計劃所做的熱力學模型(thermodynamic models)。學姊一開始被老師指派去研究各種終止子的特性(terminator characterization),經過兩年多的時間,學姊研究了 200 多個內生性終止子(intrinsic terminators),並且透過改變序列結構的方式設計了另外 400 多個合成終止子(synthetic terminators),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在 Nature Method 期刊上發表。

在 Chris Voigt 的實驗室,學姊學到了老闆紮實且仔細的個性。每次實驗的數據必須要很確實:要能夠在不同的日子被重複,而且一定要畫出誤差槓(error bar)。每次的投影片都必須要做得很精美:圖片一定要是正方形,字體一定要一樣大。學姊說做研究重要的不光是你在實驗室的成果,跟別人報告時也很重要,要學習精緻的表達方式,展現出你做的研究的重要性。

新創公司時期

Chris Voigt 實驗室有和 Life Technologies 公司的合作計劃,學姊也因此有機會和業界的人產生連結。兩年的博士後研究結束後,便在老闆的推薦下進入 Pronutria 擔任 Scientist。 Pronutria 是一家以微生物科技來高效率製造蛋白質營養必需品的新創公司,學姊說前陣子公司才經歷過一次大轉變,但目前已經逐漸步上軌道,進入公司半年以來,學姊也慢慢開始適應業界的生態。


給學弟妹的建議

跨領域的優勢

身為一個跨領域的研究者,學姊認為跨領域的優勢在於與不同背景者的溝通能力。學姊舉例說有電機系的老師發現控制領域在生物上應用,但是因為生物領域的背景知識太過單薄,而且跟生科系老師也因為科學語言不通無法合作,這個時候就很需要擁有兩個背景的人來作為溝通合作的橋梁。

然而跨領域者的困難,則是因為時間有限,要對兩個領域都有深入地瞭解並不容易,而深入瞭解一個領域卻又是研究者的必備能力,因此在研究初期會比較辛苦。此外,找工作時往往不容易找到一個專門給跨領域背景的職缺,可以的話最好精擅先其中一個領域,再把其他領域作為自己的優勢。

培養業界能力

學姊說美國的生技產業和台灣不同,需要相當多的博士班畢業生投入研發部門,因此在教職有限的情形下,美國有高於90%的生物博班畢業生會投入業界。學姊在念博士班時,身邊有很多同學就是以進入業界為目標在累積自己,甚至有人是進入業界數年後,深感博士學歷的重要性才會來攻讀博士班。

此外,學姊說自己待過的幾所學校,都有設置生技創業的課程給研究生,透過解 case、分組做 project、寫 business plan 的方式訓練商業能力,並且找真正的投資人擔任期末報告的評審,而其中有些人的 project 是真的會拿去開公司的!

學姊說自己會進入新創公司工作,有一部分也是受到 Chris Voigt 實驗室同期四個學生的影響,他們兩個一組分別創了兩間公司,身邊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台灣在這方面是相對落後的,學姊建議有志朝這方面發展的人,平時可以多涉略商業、法規、智財等領域,並且要多和不同領域的人交談。

積極參加會議

學姊覺得積極參加會議,也是身為研究者很重要的一個習慣。參加會議可以幫助自己快速進入不同的圈子,知道哪些團隊正在從事怎麼樣的計劃,如果想要合作的話應該找誰。開會時可以得到很多第一手資訊,如果要等期刊發表後才知道,那在資訊上就已經落後別人一年了。


Boston Taiwanese Biotechnology Association (BTBA)

甫於今年六月在波士頓成功舉辦的 Boston Taiwanese Biotechnology Symposium(伴隨研討會成立的學術社群稱作 Boston Taiwanese Biotechnology Association, BTBA),邀請到中研院院長翁啓惠、麻省理工學院 Picower Institute of Learning and Memory 的 Director 蔡立慧院士來擔任主題講者,旨在增進大波市頓地區台灣生物科學研究者的交流,並互相媒合就業機會。而該會議正是在陳昇宏學長(映嘉學姊的先生)與映嘉學姊的領導下所促成。

關於 BTBA 成立的過程,昇宏學長與映嘉學姊提到,波士頓地區有這麼多台灣人在做生物科學的研究,為什麼不能舉辦一個活動,把大家聚集起來,互相交流自己在做的東西,也可以互相分享一些資訊,建立一個有力的學術聯結呢?於是經過幾次聚餐的共鳴後,昇宏學長與映嘉學姊就召集了有相同願景的朋友們,展開一系列的籌備活動。

由於第一次的研討會成功凝聚了三百人共襄盛舉,BTBA 並計畫每月舉辦數場學術專題演講以及就業講座,繼續加強這個團體中成員的交流,並建立與臺灣的連結,讓大家共同提升實力,並早日為臺灣的生技領域效力。

除了 BTBA 外,昇宏學長與映嘉學姊也推動了 iHut 系列演講。iHut 是一個讓大波士頓區的台灣人,可以輪流分享自己專業領域的地方。iHut 會輪流在幾個朋友的家中舉行,讓大家可以在閒適的氣氛中以文會友,建立該地台灣人的學術聯結。

其實小編認為,一個優秀的研究者不能光只是自己埋首於實驗室,而是應該俱備圓融的學術社交能力,並多方聆聽各領域的近況與趨勢,才能有開闊的視野,且瞭解學術生涯的更多可能性。這點 BTBA 推動得很成功,也是我們 Investigator 正在積極努力的目標。


相關連結

映嘉學姊的個人網頁|http://web.mit.edu/yingja/www/
中研院高中生命科學人才培育計劃|http://proj1.sinica.edu.tw/~hispj/
吳健雄學術基金會|http://www.wcs.org.tw/
Pronutria|http://www.pronutria.com/
Boston Taiwanese Biotechnology Association|http://btbatw.org/

About the author

Avatar

Investigator團隊

2013年,憑著一股對學術研究的熱忱,一群海內外學生與社會新鮮人成立了「The Investigator Taiwan 臺灣生物科學研發策進社群」。幾年來社群持續成長,到現在成員超過百名,背景橫跨基礎研究、臨床、產業各領域。我們透過經營平台、生醫報導與活動交流、協助媒合學習對象等多元面向,為臺灣的生醫領域創造了許多正面價值。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