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s 人物訪談 青年學者

林慧觀教授訪談|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

linhk林慧觀教授畢業於台大藥學系及藥理學研究所,博士班赴美國羅徹斯特大學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專攻癌症生物學 (cancer biology),畢業後至紐約史隆基達靈紀念癌症中心 (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 Pier Paolo Pandolfi 教授的實驗室擔任博士後研究員。目前於美國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 擔任教授。這次的專訪我們非常榮幸的能邀請到林教授為大家分享求學及研究的心路歷程,希望藉由林教授的經驗分享,帶給將來有志出國念博士班或從事學術研究工作的學生們一些收穫。相信大家會喜歡這篇專訪的!

大學及研究所時期

林老師大學聯考的時候,本來是希望考上醫學系將來當職業醫師,但放榜後發現,聯考成績未如自己預期,填選志願後考上「台大藥學系」。當林老師得知放榜的消息後便萌生了一個想法-既然無法當醫師,因為自己對於作研究 (Research) 一直很有興趣,那就努力讀書往博士學位邁進吧!於是,林老師修完大一大二的基礎課程後,在大三的時候就積極的利用暑假期間,找尋台大合適的實驗室跟實驗,為自己未來讀研究所和博士班打下深厚的基礎。林老師當時選擇進入台大醫學院的生化所當暑期研究生 (summer student),並進入林仁混 教授 (現為中央研究院院士) 的實驗室作研究,也在林仁混教授的指導薰陶下發現,確實作研究就和自己想像的差不多,因此更加強了自己往研究之路前進的動力。
大四畢業前,當時許多藥學系的同學會選擇先進入醫院當藥師,但對於林老師而言,相較於藥師的工作,林老師更希望追求多變且充滿挑戰性的研究環境,因此,林老師決定大學一畢業就先考研究所,後來也順利考上台大藥理所,進入黃德富  教授實驗室當研究生。兩年的碩士生活現在回想起來,林老師說其除了睡眠和運動外,幾乎每天所有的時間都花在作實驗和讀paper上面。但林老師其實在研究上剛開始並不順遂,時常遇到瓶頸,但林老師強調:「遇到瓶頸不見得是壞事,他可以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且幫助思考」。林老師也逐漸發現自己熱愛研究的個性。碩士班畢業後,林老師先去當兵,剛好被分配到金門當預官,主要在藥局從事藥師的工作。

博士班時期

由於林老師希望將往研究領域發展,所以勢必要取得博士學位。因此,林老師決定出國念博士班。林老師當時的想法是,如果留在台灣念博士班,國內也有世界一流的研究學者,進入這些實驗室相信訓練也很扎實,將來畢業也相當具有競爭力。但林老師更希望有到國外體驗不同研究環境和文化的機會,另一方面更是希望在博士班期間增進英文溝通能力,因此,最終還是決定出國攻讀博士班。林老師也建議未來打算念博士班的學生,應該先問問自己想在博士班期間得到什麼?念博士班的目的是什麼?再決定該在國外還在國內就讀。另外,不論是在國內或國外念博士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增強自身的英語能力!因為研究做得好,還必須講得出來,才可以跟別人解釋。另外,林老師也強調,出國念博士班,托福等考試成績一定要考高分,如此才有機會申請到世界一流大學的博士班。後來林老師也順利申請上位於美國紐約州西部的羅徹斯特大學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的博士班,專攻癌症生物學 (cancer biology)。老師謙虛的說,成為羅徹斯特大學博士班學生後,因為當時也沒有女朋友,羅徹斯特大學附近又有點荒涼,所以休息時間也只能去打打球,因此,每天除了吃飯和睡覺外,一天至少花12個小時專注於實驗研究上,六日也幾乎都待在實驗室,是一個超級超級認真的博士班學生。

博士後研究時期

林老師順利取得羅徹斯特大學的博士學位後,接下來就進入位於美國紐約史隆基達靈紀念癌症中心 (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 Pier Paolo Pandolfi 教授的實驗室擔任博士後研究員。Pier Paolo Pandolfi 教授是全球研究血癌 (leukemia) 的頂尖科學家,長期研究血癌發生的分子機轉。林老師強調,如果你將來有想要往學術領域發展,不論是在美國或台灣,博士後研究時期的paper發表反而比你在博士班時的表現更為重要!這代表了你是否具有獨立思考並完成一個project的能力。另外,也可以從指導教授身上學習將來當一位教授,該如何運作好一個實驗團隊。此外,也必須訓練出好的口頭報告能力 (presentation skill) 和寫科學論文的能力 (scientific writing skill)。由於林老師在博士後的研究表現極佳,因此,後來順利應徵進入美國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 擔任教職。

完成一篇「高點數」研究必須有的條件

  1. 選擇一個適合的研究環境-包含充足的軟、硬體設備,所以不論是讀博士班或博士後研究,都必須慎選實驗室。並且有一個不錯的研究方向與想法,且要對你在進行的研究有興趣,力量才會持久。
  2. 足夠的知識背景-這就必須要多看paper,將自己想探討的問題和研究主題,建立在前人已知的研究基礎上,如此才能找到新的方向,且要作詳細的機制探討。
  3. 對不同研究領域的了解-除了自身的研究領域知識外,還必須充足其他相關領域的知識,林老師建議可以多去參加各種的seminar或conference,以擴充知識。另外,也要培養和訓練快速閱讀paper的能力,以加速新知的吸收。
  4. 投入對的研究領域-在作研究之前,必須對某個特定領域有充足的了解,如此才曉得還有哪些重要的問題尚未解決!再以解決這個問題為研究目標前進。
  5. 找到好的、互補的合作對象-林老師強調,必須找到合適的合作對象,組成一個team work,截長補短、相互合作,才有機會作好研究工作。例如:癌症研究就必須同時結合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兩者,基礎醫學研究者才曉得目前臨床面臨的問題為何;臨床醫學研究亦需倚賴基礎研究,才可作更深入的探討。
  6. 學會「包裝」研究成果-實驗結果出來後,要懂得用文字作「包裝」。因此,scientific writing skill非常重要。要將你的研究成果依邏輯性寫成一個清彩的故事。
  7. 好的口頭報告技巧
  8. 充足的研究經費- 林老師開玩笑的說:「其他沒有都還沒關係,這點最重要」。這部分除了自己爭取外,相互合作也是一種方法。
  9. 努力工作、充滿對研究的熱情。林老師強調,研究是「三分天才,七分努力」。想要作好研究就必須投入時間。

未來Cancer Biology趨勢解析

  1. 人類基因體定序 (Human Genome Sequencing) 雖然已經解碼完成,但如何整合這些大量的生物資訊,進而找出有用的訊息。例如:Cancer的driver mutation。因此,未來研究結合「生物資訊學」將是一種趨勢。
  2. 將來可能找尋到合適的癌症生物標記 (cancer biomarker),使得癌症可以作早期診斷 (Cancer Early Detection),或是將病人分群,搭配合適治療藥物。
  3. 由於腫瘤具有高度異質性 (Heterogeneous),加上可能發生的基因突變實在太多了,因此,我們只能盡量找尋出合適的癌症標靶 (Target) 進行治療,解決癌症部分的問題。
  4. 新穎的藥物傳輸系統 (Drug Delivery System) 的出現。例如: 以奈米粒子 (Nanoparticle) 攜帶藥物至癌細胞,而增加藥物專一性的毒殺效果。

Skype訪談時與林慧觀教授之合影。

linhk

訪問|余玟萱、魏子堂
撰稿|魏子堂
編輯|黃翊柔

About the author

Avatar

Investigator團隊

2013年,憑著一股對學術研究的熱忱,一群海內外學生與社會新鮮人成立了「The Investigator Taiwan 臺灣生物科學研發策進社群」。幾年來社群持續成長,到現在成員超過百名,背景橫跨基礎研究、臨床、產業各領域。我們透過經營平台、生醫報導與活動交流、協助媒合學習對象等多元面向,為臺灣的生醫領域創造了許多正面價值。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