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性的細胞去除(cell...
分類 -生物技術
細胞界的破壞死光:光感物質選擇性的誘導細胞凋亡
腫瘤壞死因子阻斷劑:從對抗發炎到最大的蛋白質藥物市場
查爾斯.迪納雷羅 (Charles Dinarello)、馬克.費爾德曼 (Marc Feldmann) 與岸本忠三 (Tadamitsu Kishimoto) 分別以研究 TNF 、 IL-1...
2016 年唐獎回顧報導 - CRISPR-Cas 的研究發展與創新應用
CRISPR 可說是近十年來最熱門的研究課題,原本是細菌用來抵禦外來基因的免疫機制,後來發現 CRISPR...
12月結尾文-類器官 Organoids 的研究發展與應用
第一篇類器官研究發表後 [1],開啟了器官層級基礎研究的新篇章,過去十年更是延伸出不同生物技術與臨床醫療的應用。本月份 Investigator...
大腦類器官的里程碑
近年來類器官的技術興起,科學家將具有再生潛能的細胞懸浮培養於搖瓶中,能產生自我組織形成三維結構的「類器官」,並再現器官早期胞芽發育的進程。相較於二維組織細胞培養,此技術產生的樣本更為複雜且貼近真實體...
以人類血管類器官模擬糖尿病血管病變
糖尿病 (Diabetes) 影響全球 4.2 億人。許多糖尿病症狀是血管變化的結果,血管變化導致血液循環障礙和組織供氧不足。儘管流行病學上常見,但對糖尿病引起的血管病變...
肝臟修復的開關
當肝臟受損時,會啟動一連串的機制修補受損的區域,此作用讓原本較不活化的肝臟細胞開始啟動生長的能力。然而,到底是何種機制讓肝臟細胞從休眠狀態走向分化的命運?肝臟組織中的管道細胞 (Ductal...
晶片模擬肝臟測試藥物毒性,準確又減少生命犧牲
為了確認即將上架的藥物不會產生毒性,世界上大多數國家要求候選藥物通過嚙齒動物及非嚙齒動物的試驗;這種傳統藥理學的模型中,必須犧牲無數的大鼠和狗,而且一項分析顯示,動物試驗只正確地預測了 150...
12月主題介紹-類器官的研究發展與應用
2009 年春天,一篇發表於 Nature 雜誌的創新研究開啟近十年類器官 (Organoid) 的序幕,Hans Clevers 團隊發現成人的腸道幹細胞 (Intestinal 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