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膜作為細胞與周圍環境接觸的介面,能直接與細胞外的物質進行交互作用,進一步將訊號傳遞到細胞內,影響細胞的功能。而細胞膜的特性也因此成為影響細胞功能的重要因素。舉例來說:細胞膜流動性在細胞的生理機能...
分類 -生物化學
NanoDeep — 利用 DNA 定序辨認膜蛋白的空間分布
在醫療、生理、病理等領域的研究中,探究細胞的訊息傳遞途徑是相當重要的環節。其中,細胞藉由細胞膜上的受體接收外研究中經常會涵蓋的範圍。受體的蛋白質奈米環境(protein...
透過 RNA ─ 脂質交互作用調控核酶活性
RNA 在細胞中扮演許多的角色,不僅是作為 DNA 表現成蛋白質之間的橋樑,其中具有酵素活性的 RNA ,又稱為核酶(ribozyme),更能夠催化反應的進行。在 RNA...
身段柔軟的微脂體與腫瘤選擇性藥物遞送
微脂體(liposome)等利用脂質膜包覆的奈米劑型是近年熱門的藥物遞送方式之一,其主要特點在於優秀的生物相容性、減低藥物毒性、可改變藥物在體內的分布等。然而不加修飾的奈米顆粒容易被網狀內皮系統(r...
五月小新聞主題──膜生物學
細胞膜作為細胞最外層的結構,需要在外界不斷改變的狀態下,仍能提供內部一個穩定的環境,讓複雜的化學反應得以運作。它也必須擔任內部與外部溝通的橋樑,讓外界的訊息可以傳遞到細胞內部。它還要能篩選進出細胞的...
抗衰老解密:晝夜週期與粒線體代謝的關聯
細胞中的生物鐘是自主性的,並且與每日晝夜和進食週期相互調節,在數千個基因功能及表現產生大約 24 小時的振盪。實驗動物模型和流行病學數據表明,慢性的晝夜節律紊亂會使代謝疾病的風險增加...
晝夜節律調控大腦清除廢物的機制
人生大約有三分之一時間在睡覺,這件表面上看似有點浪費時間的事,卻不僅僅是讓身體休息而已。事實上,在我們睡覺時,大腦中負責清除廢物的機制正開始活絡運作,幫助我們清除大腦中的有害代謝物,例如與神經退化性...
血腦障壁中也有生物時鐘?
賓夕法尼亞大學 Amita Sehgal 教授和他的研究團隊們們利用黑腹果蠅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進行實驗,他們將一種化學螢光物質 rhodamine b (RHB)...
老化影響巨噬細胞晝夜節律的分子機制
近年來,生物內的生理時鐘 (circadian clock) 被廣泛認為與行為及生理有緊密的關聯,並屬於一種內源性的機制,這樣的內源性機制在不同的細胞類型及組織中也普遍存在...
植物晝夜節律震盪 – 機制介紹與近期研究發展
2017 年的諾貝爾生理醫學獎頒發給 Jeff Hall、 Michael Rosbach 及 Mike Young...
植物生理時鐘與環境壓力 — LHY 與 ABA 之間的交響曲
據預測,至西元 2100 年,全世界人口數將會達到 96 億 ~ 123 億。然而,隨著極端天氣、乾旱和水災的影響,農作物損失預計將在 2050 年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