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咬傷是全球公共衛生領域中經常被忽視的危機。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每年約有 540 萬人遭蛇咬傷,主要發生在非洲、亞洲及拉丁美洲的熱帶與亞熱帶地區,其中以農村居民受害最深...
分類 -生物物理與結構生物學
深度學習輔助抗蛇毒研究:設計新型抗蛇毒蛋白
通用型生物分子結構預測與設計:RoseTTAFold All-Atom
在結構生物學領域中,蛋白質等生物分子的結構目前主要可以由三種實驗方法得到:X-ray...
【諾貝爾獎主題月】蛋白結構的革命性突破
化學獎:蛋白結構設計及預測 2024 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美國華盛頓大學的貝克(David Baker)與 DeepMind 的哈薩比斯(Demis Hassabis)和強普(John M...
透過電位響應表面靈活控制細胞的貼附、脫離與分化
細胞行為經常會受到周圍細胞外基質(extracellular matrix, ECM)的物理特性所影響...
揭開樹突細胞遷移的未解之謎:細胞感知型變機制
免疫細胞的分化與遷移是個複雜且精密的過程,在成人體內,免疫細胞數量約為 1.8×1012,因此如何調控不同的免疫細胞遷移至適當的組織或器官執行其相對應的功能也成為免疫學家研究的主要問題之一...
陳壁彰副研究員專訪|中央研究院 應用科學研究中心
陳壁彰老師學經歷 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 / 學士 (1997-2001) 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 / 碩士 (2001-2003)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2024 人物採訪 | 劉又萱
Investigator 採訪了目前正在中研院物理所擔任研究助理的劉又萱。又萱自進入高中起便加入實驗室開啟她的研究生涯,目前已申請上劍橋大學的博士班,一起來聽聽她的研究經歷吧! 研究之始...
【斷尾重生?斑馬魚尾鰭截斷後再生的偵測與機械訊號傳遞】
* 本篇特別邀請原文通訊作者陳振輝老師審稿 在動物界中,表皮細胞的集體細胞遷移(collective cell...
【核力覺醒-細胞核感應外力,調控核內外物質運輸】
細胞,組成生物體的基本單元,不僅含有遺傳物質,也含有各種胞器組成的空間以進行物質交換。在真核細胞中,當要進行不同的基因表現或蛋白質製造,首要任務便是將各種材料以及控制基因表現起始的轉錄因子,運送到染...
【五月小新聞主題:細胞生物物理】
在生物物理的領域中,物理學家擅長利用公式或定理以化簡的方式描述萬物,但生物體本身是一個複雜系統,而且充滿了例外,因此也要由生物學家透過呈現影像、晶體、以及量化數據並從中細細地觀察。不論是調整物理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