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1977 年,Sanger 改進了定序並發明了為人稱道的 Sanger sequencing,到 1990 年代,次世代定序逐漸嶄露頭角,再到 2010...
分類 -科學報導
第三屆唐獎生技醫藥獎特別報導 – 癌症標靶治療領航者的故事
癌症曾經是不治之症,世人無不聞之色變,但仰賴近代生物醫學研究的蓬勃發展,科學家們找出了能治療癌症的妙計,其中一個對策就是準確地阻斷致癌的萬惡開端。在歷經數十年的研究成果後,我們在臨床上能看見許多獲得...
第三代定序 — SMRT 技術及原理
由太平洋生物科學公司 (Pacific BioSciences) 所開發的第三代定序技術 PacBio sequencing 亦可稱為 single-molecule real-time...
#NEWS 蚊子的正確裝填方法!?
你知道每立方公方最多可以裝填多少隻蚊子,而蚊子仍能保有高存活率嗎?科學家告訴你,答案是 240 隻!...
表觀遺傳藥物和癌症免疫反應之間的交互作用
大多數癌症細胞都有特定的基因突變,但在基因序列之外,癌細胞中也會出現不正常的表觀遺傳標記,例如整體 DNA 低度甲基化(global DNA hypomethylation),且局部 DNA...
針對癌細胞 DNA 受損的表觀遺傳學機制
癌症形成的原因複雜,大多都是由於基因突變使得細胞失去正常功能而轉變為癌細胞...
古生物學─月末結尾文
本月份的古生物學系列報導帶我們認識整合性的自然史研究領域,主題囊括大尺度的生物多樣性與物種分佈、個體的生理機能與行為、到挖掘化石的個案研究。古生物學家結合新穎科學方法與演化理論研究不同尺度的生物演化...
11月主題介紹 – 第三代定序 (Third Generation Sequencing): 快速發展之新一代定序技術
本月份的主題再次回來探討定序技術,我們將焦點放在近幾年逐漸從理論走向實用的第三代定序(長片段定序 third generation sequencing, long read...
絕處逢生─大滅絕後的物種再生
古生物史上曾發生大大小小的物種滅絕事件,其中較嚴重的共有五次大滅絕事件,分別發生在古生代、古生代與中生代交界點,以及中生代與新生代交界點。其中最廣為人知的大滅絕事件則是發生在六千五百萬年前,中生代末...
更新維管植物演化史的化石證據
陸生維管束植物的演化是地球自然史的重要篇章,大型維管束植物在陸地上形成新的生態系並改變大氣組成,科學家目前認定原始維管束植物開始出現於大約四億年前的志留紀而後開始發達於泥盆紀,然而這些早期植物之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