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病原體(細菌、病毒、寄生蟲)感染人體時,宿主的先天和後天免疫反應和病原體的致病因子抗爭,抗爭的結果會決定宿主預後的好壞。宿主完全康復代表宿主重新達到生理和免疫的恆定,康復的時間則取決於感染的種類和...
分類 -微生物學
病毒與癌化間的糾葛-人類皰疹病毒於癌化現象中的角色
癌化現象 ( Canceration ) 的成因除了來自細胞內基因或蛋白調控異常外,病毒感染也是造成細胞癌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1],因此可以造成細胞癌化的病毒被稱為致癌病毒 ( oncogenic...
路西法的明與暗:腸道微生物菌叢對於 p53 突變生物功能的調節作用
過往四十年間,編碼了 p53 蛋白的 TP53 基因,因為與多種疾病及癌症關係密切而受到廣泛的研究。科學家陸續在小鼠腫瘤、人類細胞株與人類大腸癌的樣本中,發現 p53 蛋白具有抑癌的作用...
環境地形對細胞運動的影響─利用不對稱奈米結構操縱細胞移動方向
細胞是如何感知外在環境的訊號,而朝著某個特定的目標前進或者是遠離,對科學家來說,已經是一個存在相當久的謎團。早在一個世紀前就已經開始研究化學物質如何趨使細胞進行指向性的運動,但是直到最近十年因為科技...
Mutanofactin-697:一種可促進牙齒侵蝕的細菌次級代謝物
齲齒 (dental...
轉化利用溫室氣體的一線曙光:人造合成嗜甲醇菌
中研院院長廖俊智院士的研究團隊,利用合成生物學的技術將大腸桿菌改造,透過精準調控關鍵酵素表現,成功人造出合成嗜甲醇菌,有助於將溫室氣體轉化而成的甲醇更進一步有效利用,減緩氣候變遷並產出高價值的含碳化...
廣效流感疫苗行不行?
A型流感病毒以膜上的紅血球凝集素(hemagglutinin, HA)以及神經胺酸酶(neuraminidase...
電腦選的潛力藥物-藥物網絡分析以尋找 2019-新型冠狀病毒解藥
因應全球流行中的人類冠狀病毒疾病2019 (COVID-19) 其病原2019新型冠狀病毒/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病毒2 (2019-nCoV/SARS-CoV...
老藥新用 – 奎寧能否阻擋 SARS-CoV-2,成為治療 COVID-19 的潛在藥物?
*奎寧類藥物為處方用藥,具有一定的副作用,未經醫師指示,請民眾勿自行服藥。 因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病毒 2(SARS-CoV-2)引起的冠狀病毒疾病 2019(COVID...
巨噬細胞的奮力一搏-HIV 感染後的抗病毒基因表現
引起人類後天免疫缺症候群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的病毒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換你上場了-冠狀病毒上場,絲狀病毒悄悄退場?
2020 年 1 月 30 日,世界衛生組織 (WHO) 宣布將 COVID-19 疫情列為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of ...